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26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37
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气缸、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台和上模板,上模板安装在上模台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连接;下模包括下模台和下模具,下模台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下模具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定位槽的槽底设有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弹性触发柱,弹性触发柱的上端能够伸出通孔外面或缩回到通孔中;所述压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升降气缸的气路通断的控制阀门、以及响应于弹性触发柱上端缩回到通孔中以打开控制阀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控制阀门电连接。这种压铆装置能够避免在漏放铆接螺母的情况下进行压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的误启动。

A press riveting device to avoid missing rive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座椅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压铆装置对钣金工件进行加工,将铆接螺母铆接在钣金工件的安装孔中。现有的一种压铆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气缸、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台和上模板,上模板安装在上模台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连接;下模设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包括下模台和下模具,下模台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下模具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工作时,将铆接螺母放置在下模具顶面的定位槽中,再将钣金工件装在下模具上实现定位(此时钣金工件上的安装孔与定位槽中的铆接螺母位置相对应);随后操作人员按下开始按钮,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降,使上模板与下模具实现合模,将铆接螺母铆接在钣金工件的安装孔中。目前,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因定位槽中漏放铆接螺母而导致钣金工件漏铆的情况,这些漏铆的钣金工件如果流入客户总装车间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汽车装配,甚至影响汽车的总体性能。而目前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对于铆接螺母的漏放进行监控,但是,由于操作员工的疲劳程度与注意力集中在工作过程中会慢慢减弱,导致操作人员误启动的情形还是时有发生,无法完全保证钣金工件产出质量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这种压铆装置能够避免在漏放铆接螺母的情况下进行压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的误启动,从而保证钣金工件产出质量的合格率。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气缸、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台和上模板,上模板安装在上模台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连接;下模设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包括下模台和下模具,下模台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下模具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有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弹性触发柱,弹性触发柱的上端能够伸出通孔外面或缩回到通孔中;所述压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路通断的控制阀门、以及响应于弹性触发柱上端缩回到通孔中以打开控制阀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控制阀门电连接。通常,上述控制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当控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升降气缸的气路处于断开状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无法做伸缩动作,操作人员无法通过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做升降运动。当控制阀门处于打开状态时,升降气缸的气路处于畅通状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可自由伸缩,操作人员能够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做升降运动。工作时,将铆接螺母放入下模具顶面的定位槽中,再将钣金工件装在下模具上实现定位,此时定位槽中的铆接螺母受到钣金工件施加的作用力下移,在与相应的弹性触发柱上端接触后继续推动弹性触发柱向下移动,直至弹性触发柱上端完全缩回到相应的通孔中,使控制装置发生响应以打开控制阀门,使升降气缸的气路保持通畅,操作人员便可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降,使上模板与下模具实现合模,将铆接螺母铆接在钣金工件的安装孔中。当有定位槽未放入铆接螺母时,该定位槽中的弹性触发柱上端伸出通孔外面,此时控制装置没有发生响应,控制阀门保持关闭状态,升降气缸的气路处于断开状态,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无法作伸缩动作;操作人员便无法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做升降运动,这样能够避免在漏放铆接螺母的情况下进行压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的误启动,从而保证钣金工件产出质量的合格率。一种具体方案中,上述下模具的顶面上设置有并排设置的两个定位槽;相应地,所述通孔、弹性触发柱的数量均为两个。当且仅当两个弹性触发柱的上端均缩回到通孔中时,控制装置发生响应以打开控制阀门,使升降气缸的气路保持通畅,操作人员便可控制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降,使下模板与下模具实现合模,将铆接螺母铆接在钣金工件的安装孔中。优选方案中,上述弹性触发柱包括触发杆和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套接在触发杆外面,拉伸弹簧上端与所述下模具或下模台连接,拉伸弹簧下端与触发杆的下部连接。当将钣金工件装在下模具上实现定位时,定位槽中的铆接螺母受到钣金工件施加的作用力发生下移,在与触发杆的上端接触后继续推动触发杆向下移动,直至触发杆上部完全缩回到通孔中,此时拉伸弹簧处于受拉伸状态;当将铆接好的钣金工件从下模具上取下时,触发杆在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优选方案中,上述控制阀门为电磁阀,电磁阀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的进气口、出气口上;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电磁继电器、第二电源模块和至少一个点触开关,点触开关与所述弹性触发柱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点触开关处在弹性触发柱的正下方,第一电源模块、各个点触开关、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依次电连接构成控制回路,第二电源模块、电磁继电器的一对触点、电磁阀依次电连接构成供电回路。通常,上述电磁阀为常闭式电磁阀,电磁阀通电时打开;上述电磁继电器的一对触点是一对常开触点。当各个弹性触发柱上端均缩回到相应的通孔中时,各个弹性触发柱的下端分别与相应的点触开关接触,使各个点触开关闭合,此时第一电源模块向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供电,使电磁继电器的该对常开触点闭合,第二电源模块向电磁阀供电,使得电磁阀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能够打开,以使升降气缸能够正常进气、排气,实现正常伸缩动作。当有弹性触发柱的上端伸出通孔的外面时,与其相应的点触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没有通电,该对常开触点保持断开,电磁阀没有通电,即使向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电磁阀也不会响应,升降气缸无法正常进气、排气,无法实现伸缩动作。优选方案中,上述定位槽的槽底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处在定位槽的中间位置;所述上模板的底面上设有可供定位柱上端插入的插孔。采用这种结构,将铆接螺母套在定位柱上并放入定位槽中以实现准确定位,使操作更方便。当升降气缸驱动上模下降时,定位柱上端插入上模板底面的插孔中,不影响上模的下移。优选方案中,上述上模台上设有多个上下走向的导向柱;所述下模台上设有多个导向套,导向套与导向柱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导向柱处在相应的导向套中。这样,可通过各个导向柱与各个导向套之间的配合,使上模的升降更加平稳,并且可确保上模板与下模具能够顺利实现合模。本技术的压铆装置通过升降气缸、上模、下模、弹性触发柱、控制阀门和控制装置之间的配合,能够避免在漏放铆接螺母的情况下进行压铆,可有效减少或避免操作人员的误启动,从而保证钣金工件产出质量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压铆装置中控制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这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包括机架1、升降气缸2、上模3和下模4;上模3包括上模台31和上模板32,上模板32安装在上模台31上;升降气缸2的缸体安装在机架1上,升降气缸2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31连接;下模4设于上模3的正下方,下模4包括下模台41和下模具42,下模台41安装在机架1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41上,下模具42的顶面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气缸、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台和上模板,上模板安装在上模台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连接;下模设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包括下模台和下模具,下模台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下模具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有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弹性触发柱,弹性触发柱的上端能够伸出通孔外面或缩回到通孔中;所述压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路通断的控制阀门、以及响应于弹性触发柱上端缩回到通孔中以打开控制阀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控制阀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包括机架、升降气缸、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台和上模板,上模板安装在上模台上;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机架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模台连接;下模设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包括下模台和下模具,下模台安装在机架上,下模具安装在下模台上,下模具的顶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设有上下走向的通孔,通孔中安装有弹性触发柱,弹性触发柱的上端能够伸出通孔外面或缩回到通孔中;所述压铆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气缸的气路通断的控制阀门、以及响应于弹性触发柱上端缩回到通孔中以打开控制阀门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控制阀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避免漏铆的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触发柱包括触发杆和拉伸弹簧,拉伸弹簧套接在触发杆外面,拉伸弹簧上端与所述下模具或下模台连接,拉伸弹簧下端与触发杆的下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瑞祥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