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与系统及算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7523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教学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与系统及算法,通过对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教学活动进行编码,并能够根据师生互动频率高低来调节师生互动的权重,能够帮助教育评价人员直观地分析与评价课堂的师生互动情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自动评价提供依据。

Scale invariant S-T interactive coding method, system and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time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与系统及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教学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与系统及算法。
技术介绍
S-T分析方法是目前课堂教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对于传统的S-T分析方法而言,尽管30秒编一个码可以大大压缩手工编码的工作量,但对于师生互动频繁的课堂教学而言,固定30秒采样时长难于对时长较短的师生对话这样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编码,也就是说传统的S-T分析难以对互动频繁的教学活动进行描述,这一点确实不如FIAC的3秒一个编码来得准确。由于30秒采样时长会屏蔽掉很多快速的师生互动活动,所以传统S-T分析,由于编码的问题获得的师生互动率Ch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与系统及算法,通过对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教学活动进行编码,能够根据师生互动频率高低来调节师生互动的权重。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根据课堂教学日志中的教学记录分别对课堂上教师说话信息和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进行编码并生S-T行为编码序列A,对教师说话信息和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的起始时间进行记录,其中,教师说话信息标记为T行为,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标记为S行为;/n步骤2,采用浮动采样时长方法对S-T行为编码序列A进行加密细分采样,以获得变时长S-T行为细分编码序列B;/n步骤3,根据变时长S-T行为细分编码序列B,按顺序检测出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时刻和无互动时刻分别进行IA编码和NI编码,按开始时刻对IA编码和NI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课堂教学日志中的教学记录分别对课堂上教师说话信息和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进行编码并生S-T行为编码序列A,对教师说话信息和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的起始时间进行记录,其中,教师说话信息标记为T行为,学生说话信息或无人说话信息标记为S行为;
步骤2,采用浮动采样时长方法对S-T行为编码序列A进行加密细分采样,以获得变时长S-T行为细分编码序列B;
步骤3,根据变时长S-T行为细分编码序列B,按顺序检测出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时刻和无互动时刻分别进行IA编码和NI编码,按开始时刻对IA编码和NI编码进行重排序并赋值,IA编码作为有互动的S-T互动编码赋值为1,NI编码作为无互动的S-T互动编码赋值为0,同时记录每个互动编码的开始时刻ts和持续时长t,生成一个面向师生互动的S-T互动编码序列C,其中每个互动编码的持续时长t就是其权重,其中,互动编码包括IA编码和NI编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浮动采样时长方法取S-T行为编码序列A的平均时长与30S中的数值小者,作为浮动采样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尺度不变性的变时长S-T互动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密细分采样是对T行为和S行为中超过教学记录平均时长的信息进行再次细分,通过:T行为或S行为/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祖莹赵琦琦赵萃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