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735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提取溶剂能将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充分提取出来,净化过程所用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和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相互配合,进行分散固相萃取,能够将杂质去除,且不吸附目标物黄曲霉毒素B1,所得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的量保留比较完整,可直接外标法定量。

A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flatoxin B1 in Pu'er te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和集蜂曲霉(A.nonius)等菌株产生,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强致癌物质之一,是一种剧毒物质。AFT对人和多种动物表现出毒性,且有明显致癌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所以,食品中若有黄曲霉毒素存在,就极大地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储存条件不当造成的,如仓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透气条件不良等。由于普洱茶的发酵和仓储存在高温、高湿的特殊性,人们对普洱茶是否会受到黄曲霉污染并产生致癌物质存有疑虑。而“普洱茶产黄曲霉致癌说”让消费者对普洱茶安全性引发争议,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普洱茶生产、消费和管理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最新的GB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主要涉及三种方法:酶联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其中,酶联免疫法容易出现假阳性,只能作为筛查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需要柱前或柱后衍生,柱前衍生形成的副产物可能对色谱分离造成较大困难,在衍生化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或干扰峰,或使样品损失,柱后衍生对于一定的溶剂和有限的反应时间来说,所供选择的反应条件有限,容易造成反应不充分,或者反应副产物过多,而且柱后衍生需要额外的设备,反应器可造成峰展宽,降低分辨率,最终不但会影响定量结果,而且会对仪器带来污染;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同时也是公认的定性定量最为准确的方法,但是此方法前处理步骤比较复杂,需要使用到多功能进化柱、免疫亲和柱进行两次净化,并且要添加内标物进行定量,此外,国标中涉及的样品类型基质比较简单,通过两次净化,基本能去除杂质,但对于基质复杂的普洱茶而言,简单的两次净化,是很难去除多余杂质的,杂质过多,质谱分析时基质效应就会更为明显,最终定量也会不准确,所以此方法不适合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日常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处理方法简单,且用于液相色谱-质谱法时,可实现快速高通量的普洱茶黄曲霉毒素B1的精确定量。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优选地,所述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5.0~5.5:1,所述提取溶剂与普洱茶样品的用量比为2~10mL:1g。优选地,所述提取包括如下步骤:将提取溶剂和普洱茶样品的混合物依次进行超声、振摇和离心,所述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提取液。优选地,所述提取过程中超声的功率为100~150W,时间为20~60min。优选地,所述提取过程中振摇的转速为300~500rpm,时间为30~60min。优选地,所述提取过程中离心的转速为3500~4500rpm,时间为5~20min。优选地,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的用量比为1mL:1~5mg:10~20mg:1~5mg。优选地,所述净化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的混合液进行振摇后,将所得混合液进行离心,将离心所得上清液过滤,得到待测样品。优选地,所述净化过程中的振摇的转速为300~500rpm,时间为2~5min;所述净化过程中的离心的转速为3000~4500rpm,时间为5~10mi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制备待测样品;将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其中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为:色谱柱:填料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和流动相B,流动相A:0.1%甲酸+5m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甲醇,其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40:60,等度洗脱,流速为0.35~0.45mL/min;柱温:27~29℃;质谱的检测条件为:扫描方式: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气帘气压力:19~21psi;雾化气压力:49~51psi;辅助加热气压力:59~61psi;电喷雾电压:4490~4510V;离子源温度:423~427℃;黄曲霉毒素B1离子选择参数:母离子312.2,子离子241.0和258.0,碰撞能为52和27;根据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所得结果和标准曲线,计算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本专利技术所用提取溶剂能够将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充分提取出来,净化过程所用的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和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相互配合,进行分散固相萃取,能够将杂质去除,且不会吸附目标物黄曲霉毒素B1,最终所得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的量保留比较完整,所以在前处理的时候不需要加入内标物来辅助定量,可直接外标法定量,节省了内标物质的购买,同时分散固相萃取还大大简化了前处理步骤,缩短了前处理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此外,相对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黄曲霉毒素B1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不需要专门的净化柱和免疫亲和柱,提取、净化操作简单,所需试剂容易购买,且处理过程不需要特殊装置,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控制,适合普及推广。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所得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原理为:普洱茶样品经过提取溶剂提取后,大量的水溶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n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用提取溶剂对普洱茶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所述提取溶剂为乙腈和水的混合液;
将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混合,进行净化,得到待测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腈和水的体积比为5.0~5.5:1,所述提取溶剂与普洱茶样品的用量比为2~10mL:1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包括如下步骤:
将提取溶剂和普洱茶样品的混合物依次进行超声、振摇和离心,所述离心得到的上清液为提取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过程中超声的功率为100~150W,时间为20~6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过程中振摇的转速为300~500rpm,时间为30~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过程中离心的转速为3500~4500rpm,时间为5~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液与石墨化炭黑、多壁炭纳米管、N-丙基乙二胺固相吸附剂的用量比为1mL:1~5mg:10~20mg:1~5mg。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旭东车涛毛静春刘新月谭文涵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