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安琪专利>正文

一种液化气钢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7005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化气钢瓶。它由阀门2、瓶体1组成,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一个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打开阀门2后,瓶体1内的液化气中的气态烃类产生一定压力,经导管3带出在瓶体1底部的不易气化烃类,供给燃烧,使液化气用完后,瓶体1内不再存有液化气残液,解决了因瓶体1内的液化气残液而带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容积的液化气钢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钢瓶。现有的液化气钢瓶,为一瓶体,瓶体上部设置一个阀门,打开阀门,液化气从瓶中逸出,供给燃烧。由于液化气是由气态烃类和不易气化烃类组成,打开阀门后,气态烃类首先从钢瓶中逸出,而不易气化烃类则以液态形式残存于瓶底,形成液化气残液。液化气残液不但浪费能源,而且给液化气重新装瓶带来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留残液的液化气钢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为它由瓶体1和阀门2组成,在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一个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由于在瓶体内的阀门2上,连接了一个通向钢瓶底部的导管,打开阀门2后,液化气中的气态烃类经导管3从下向上逸出,供给燃烧,在此过程中。气态烃类向下流入导管3时,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带出在钢瓶底部的不易气化烃类,供给燃烧,使液化气用完后,钢瓶内不再存有液化气残液,解决了因钢瓶内的液化气残液带来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透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液化气钢瓶由瓶体1、阀门2、导管3组成,在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导管3与阀门2之间,用一连接件4连接。当打开阀门时,液化气经导管3逸出,在此过程中,液化气中气态烃类产生一定压力,从而带出部份在瓶体1底部的不易气化烃类,供给燃烧。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容积的液化气钢瓶。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钢瓶,它由瓶体(1)和阀门(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一个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专利摘要一种液化气钢瓶。它由阀门2、瓶体1组成,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一个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打开阀门2后,瓶体1内的液化气中的气态烃类产生一定压力,经导管3带出在瓶体1底部的不易气化烃类,供给燃烧,使液化气用完后,瓶体1内不再存有液化气残液,解决了因瓶体1内的液化气残液而带来的问题,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容积的液化气钢瓶。文档编号F17C13/00GK2241812SQ95238010公开日1996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朱安琪, 昌干 申请人:朱安琪, 昌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化气钢瓶,它由瓶体(1)和阀门(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瓶体(1)内的阀门(2)上,连接一个通向瓶体(1)底部的导管(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安琪昌干
申请(专利权)人:朱安琪昌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