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97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变色粉体包含聚烯烃、光致变色染料、抗氧化剂、紫外吸收剂和增感剂,通过熔融的方式将上述物质均匀混合,然后低温粉碎、筛分,获得所需粒径的变色粉体,该种方法制备的变色粉体适用于各种光致变色染料,适用性广,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有良好的变色和显色效果,较长的使用寿命,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lor changing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致变色物质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光照条件变化而显示不同颜色,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包括无机类和有机类两大类,在安全防伪、服装面料、军事伪装等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其中,有机类光致变色物质由于品种多样,颜色多彩被广泛应用。有机类光致变色物质的显色能力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外界环境中氧气等活性物质也会使其失去变色能力,从而影响光致变色物质的使用寿命。目前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微胶囊技术,将光致变色物质包覆在高分子壳层中,同时加入各种助剂,来隔绝外界环境对光致变色物质的影响,为光致变色物质提供稳定的显色环境,提升其变色寿命。但该种方法基本为乳液聚合,还需要过滤、干燥等过程才可得到粉体,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污水排放,生产过程对环境不友好。此外,如果获得的微胶囊粉体胶囊壁柔性较好,则在后续应用加工中容易发生破损泄漏;如果获得的胶囊壁刚性较好,在应用加工中,对应用体系的相容性较差,影响产品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变色粉体生产工艺复杂、环境不友好、后续纤维制备加工配合性差等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低分子量聚烯烃与光致变色染料和助剂,在150~250℃范围内熔融混合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低温粉碎、筛分,获得的变色粉体。所述的低分子量聚烯烃为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1-戊烯、聚1-己烯、聚1-辛烯中的一种,粘均分子量范围为7000~30000。所述的光致变色染料包括螺噁嗪类、螺吡喃类、二芳基乙烯类、螺唔嗓类、俘精酸醉类、偶氮苯类、磷钼酸异烟酸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所述的变色粉体添加的助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增感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抗氧化剂包括叔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没食子酸丙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4-己基间苯二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感剂包括芳香族或脂肪族的酯类,具体为1-羟基-2萘甲酸苯酯、乙二酸二苄酯、对苄基联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各组分占低分子量聚烯烃的质量比为:光致变色染料0.1~55%、紫外线吸收剂0.5~45%、抗氧化剂0.01~1%、增感剂0.1~4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利用低分子量聚烯烃与光变染料熔融共混,操作简单,粒径可控,对环境无污染,且聚烯烃的分子结构单元简单,无极性基团,不会影响光致变色染料变色过程中分子构型的改变,为光致变色染料提供了稳定的变色环境,保证染料的正常显色,同时所用聚烯烃的分子链为柔性链,为光致变色染料变色过程中分子构型改变提供充足的空间,保证了变色速度,上述优点均保证光致变色染料在多种体系中良好的变色和显色效果。2、使用的聚烯烃的分子量较低,同时使用低温粉碎设备,增加聚烯烃的脆性,方便粉碎筛分,减少对设备的损耗。3、聚烯烃具有常温具有韧性,高温具有良好的柔性,在多种领域的应用加工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配合加工过程,避免破损泄漏并减小对产品机械性能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粘均分子量为7000的聚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0.1%光致变色染料,0.1%紫外线吸收剂、0.01%抗氧化剂、0.1%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50℃熔融造粒,制得聚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2粘均分子量为10000的聚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5%光致变色染料,5%紫外线吸收剂、0.3%抗氧化剂、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50℃熔融造粒,制得聚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3粘均分子量为15000的聚1-丁烯,按照质量比加入15%光致变色染料,10%紫外线吸收剂、0.5%抗氧化剂、1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80℃熔融造粒,制得聚1-丁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4粘均分子量为15000的聚1-丁烯,按照质量比加入30%光致变色染料,25%紫外线吸收剂、0.7%抗氧化剂、10%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80℃熔融造粒,制得聚1-丁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5粘均分子量为20000的聚1-戊烯,按照质量比加入40%光致变色染料,35%紫外线吸收剂、0.9%抗氧化剂、2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80℃熔融造粒,制得聚1-戊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6粘均分子量为25000的聚1-己烯,按照质量比加入50%光致变色染料,45%紫外线吸收剂、1%抗氧化剂、4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20℃熔融造粒,制得聚1-己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7粘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1-辛烯,按照质量比加入10%光致变色染料,0.05%抗氧化剂、8%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50℃熔融造粒,制得聚1-辛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8粘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25%光致变色染料,15%紫外线吸收剂、0.1%抗氧化剂、20%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50℃熔融造粒,制得聚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9粘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55%光致变色染料,1%抗氧化剂、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40℃熔融造粒,制得聚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10粘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1%光致变色染料,2%紫外线吸收剂、0.03%抗氧化剂、2%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30℃熔融造粒,制得聚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11粘均分子量为20000的聚1-己烯,按照质量比加入8%光致变色染料,6%紫外线吸收剂、0.5%抗氧化剂、2%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85℃熔融造粒,制得聚1-己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12粘均分子量为10000的聚乙烯,按照质量比加入5%光致变色染料,5%紫外线吸收剂、0.1%抗氧化剂、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150℃熔融造粒,制得聚乙烯光致变色母粒,将该母粒低温粉碎、筛分,获得变色粉体。实施例13粘均分子量为30000的聚1-戊烯,按照质量比加入15%光致变色染料,10%紫外线吸收剂、0.5%抗氧化剂、5%增感剂,混合均匀后在250℃熔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低分子量聚烯烃与光致变色染料和助剂,在150~250℃范围内熔融混合均匀;/n2)将上述混合物低温粉碎、筛分,获得的变色粉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低分子量聚烯烃与光致变色染料和助剂,在150~250℃范围内熔融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物低温粉碎、筛分,获得的变色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分子量聚烯烃为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1-戊烯、聚1-己烯、聚1-辛烯中的至少一种,粘均分子量范围为7000~3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致变色染料包括螺噁嗪类,螺吡喃类,二芳基乙烯类,螺唔嗓类、俘精酸醉类、偶氮苯类、磷钼酸异烟酸类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色粉体添加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迪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