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样、研磨、过滤、离心、去除杂质及收集淀粉等步骤,以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或者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采摘后立即冷冻保存的样品作为提取材料,以0.1%的NaOH溶液作为提取介质,依次采用100目和200目的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控制离心转速为6000g,并且每次离心去除上清后均刮除杂质,清洗后烘干收集淀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快速且节约成本,提取效率高,成本低,获得的淀粉纯度高,且不会被损害,适合于甘薯的叶片、叶柄及茎秆淀粉的提取,有利于充分地利用甘薯地上部的淀粉资源。
A method of extracting starch from sweet pota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淀粉提取加工
,涉及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甘薯(Ipomoeabatatas(L.)Lam.)具有投入低、产量高及适应性强等优点。甘薯块根是贮藏养分的主要器官,地上部资源也十分丰富,产量与块根基本相当,二者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甘薯的生长过程中,地下部的块根和地上部的叶片、叶柄及茎秆等部位均会进行淀粉的合成。光合产物在甘薯生长前期主要用于地上部植株形态的构建,在黑暗条件下或者后期块根膨大时干物质不断向地下部分转移。因此地上部淀粉属于临时性淀粉,而块根淀粉属于贮藏性淀粉,地上部淀粉的合成和特性能够对块根淀粉产生影响。但是地上部与块根不同,淀粉含量较低,难以进行分离,因此现阶段对于甘薯地上部淀粉的特性研究仍较为匮乏。同时在实际生产中,甘薯地上部通常会被舍弃,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有效分离和提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关于提取甘薯茎叶淀粉方法的研究未见报道,已有的关于其他植物叶片淀粉提取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①对于马铃薯、玉米和拟南芥叶片淀粉的提取,常规的方法是将丙磺酸、EDTA和乙二醇按比例混合作为提取液(MOPS缓冲液),这种方法能够较好的保护淀粉,但是这些试剂价格较高,且配制过程较为繁冗,不利于生产实际中的大量投入使用;另外提取出的淀粉所含杂质较多,纯度不高,容易对后续的实验产生影响;②超声的方法能够用来对烟叶淀粉进行提纯,但是超声过程通常会对淀粉粒表面造成破坏;③pH较低的NaOH水溶液(pH为8~1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烟叶的细胞结构释放出淀粉,但是该方法应用于甘薯等其他植物时,提取效率不高;④甘薯的叶柄和茎秆中纤维素含量较高,较难进行彻底研磨,常规方法中细胞结构破坏不充分,给淀粉的提取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亟需对已有的叶片淀粉提取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针对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提取方法,有利于对甘薯地上及地下部淀粉的合成和特性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已有的叶片淀粉提取方法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提取效率和纯度均更高,同时耗费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包括取样、研磨、过滤、离心、去除杂质及收集淀粉等步骤,以新鲜样品作为提取材料,选用0.1%的NaOH溶液(pH约为12.4)作为提取介质,选择100目和200目的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离心转速为6000g,每次离心去除上清后均刮除杂质,具体步骤如下:(1)取样:将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或者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采摘后立即冷冻保存(-20℃)的样品作为提取原料;(2)研磨:将提取原料置于家用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间断研磨5~10次,共计研磨2~5min,保证样品得到充分研磨和破碎,得到浆料;(3)过滤:首先选择100目的尼龙纱网布(平均孔径为150μm)对浆料进行挤压过滤;残渣进一步放回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研磨2~3min后再用100目的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最后使用200目的尼龙纱网布(平均孔径为75μm)对所有浆液进行挤压过滤后收集得到粗淀粉浆;(4)离心及去除杂质:将粗淀粉浆分装后在6000g转速下离心5~6min,去除上清,使用药匙将沉淀表层的深绿色杂质刮除;再使用0.1%的NaOH溶液清洗,每次离心并倒去上清后均刮除沉淀表面的深绿色杂质,确保沉淀表面无明显杂质;(5)收集淀粉:使用过量蒸馏水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悬浮并清洗,去除沉淀中残留的NaOH;再使用过量无水乙醇对沉淀进行清洗,彻底脱水后40℃烘干;将烘干的淀粉样品过100目筛网,收集淀粉。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提取原料的质量与0.1%的NaOH溶液的体积比为4~5:20~30,g:mL。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0.1%的NaOH溶液的清洗次数为2~3次。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的清洗次数为2~3次。与现有的叶片淀粉提取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选择新鲜甘薯地上部或者采摘后立即冷冻保存的样品进行淀粉提取,避免了普通提取方法的加热过程造成淀粉的损耗,提高淀粉的回收率,节约提取时间;(2)使用低浓度的NaOH水溶液(pH约为12.4)进行淀粉提取,能够充分破坏细胞结构释放淀粉,同时不破坏淀粉结构;(3)选择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可以挤压粗淀粉浆,更加省时;(4)将悬浮起来的粗淀粉浆全部分装于多个离心管中进行离心,每个离心管内都可进行淀粉的收集,从而提高淀粉的回收效率;此外离心转速设定为6000g,离心时间为5~6min,能够较好地分离淀粉与杂质,同时节省时间;在离心后使用药匙刮除沉淀表面的杂质,保证收集获得的淀粉纯度更高;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提取方法,分离效率和纯度均更高,淀粉粒完整,表面未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淀粉型甘薯徐薯18插苗后80天叶片淀粉粒的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2是淀粉型甘薯徐薯18插苗后80天叶柄淀粉粒的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图3是淀粉型甘薯徐薯18插苗后80天茎秆淀粉粒的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表1是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叶片淀粉提取方法的改进和提取效果的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甘薯叶片淀粉的分离提取:(1)取样:取新鲜的甘薯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直接进行淀粉的提取。(2)研磨:称取40g新鲜甘薯叶片,置于家用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200mL0.1%的NaOH溶液,间断研磨5次,共计研磨2min,保证样品得到充分研磨和破碎。(3)过滤:①首先选择100目的尼龙纱网布(平均孔径为150μm)对浆料进行挤压过滤;②残渣进一步放回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再加入100mL0.1%的NaOH溶液进一步研磨2min;③用100目的尼龙纱网布再次进行挤压过滤;④进一步使用200目的尼龙纱网布(平均孔径为75μm)对上述步骤获得的浆液进行挤压过滤后收集获得粗淀粉浆。(4)离心及去除杂质:①将收集获得的粗淀粉浆平均地转移到8个50mL离心管中,配平,6000g离心5min后倒去上清;②使用药匙将沉淀表层的深绿色杂质尽量刮除;③再使用0.1%的NaOH溶液将离心管中的沉淀混匀,配平,6000g离心5min后倒去上清;④重复清洗约2次,每次离心并倒去上清后均尽量刮除沉淀表面的深绿色杂质,确保沉淀表面无明显杂质。(5)收集淀粉:①每个离心管中加入40mL蒸馏水将沉淀悬浮起来,配平后6000g离心5min,倒去上清,该步骤重复2次,彻底替换掉沉淀中残留的NaOH成分;②再在每个离心管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将沉淀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取样:将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或者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采摘后立即冷冻保存的样品作为提取原料;/n(2)研磨:将提取原料置于家用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间断研磨5~10次,共计研磨2~5min,保证样品得到充分研磨和破碎,得到浆料;/n(3)过滤:首先选择100目的尼龙纱网布对浆料进行挤压过滤;残渣进一步放回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研磨2~3min后再用100目的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最后使用200目的尼龙纱网布对所有浆液进行挤压过滤后收集得到粗淀粉浆;/n(4)离心及去除杂质:将粗淀粉浆分装后在6000g转速下离心5~6min,去除上清,使用药匙将沉淀表层的深绿色杂质刮除;再使用0.1%的NaOH溶液清洗,每次离心并倒去上清后均刮除沉淀表面的深绿色杂质,确保沉淀表面无明显杂质;/n(5)收集淀粉:使用过量蒸馏水将步骤(4)得到的沉淀悬浮并清洗,去除沉淀中残留的NaOH;再使用过量无水乙醇对沉淀进行清洗,彻底脱水后40℃烘干;将烘干的淀粉样品过100目筛网,收集淀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甘薯地上部淀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取样:将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或者新鲜的甘薯叶片、叶柄或茎秆采摘后立即冷冻保存的样品作为提取原料;
(2)研磨:将提取原料置于家用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间断研磨5~10次,共计研磨2~5min,保证样品得到充分研磨和破碎,得到浆料;
(3)过滤:首先选择100目的尼龙纱网布对浆料进行挤压过滤;残渣进一步放回搅拌机的研磨杯中,加入0.1%的NaOH溶液研磨2~3min后再用100目的尼龙纱网布进行过滤;最后使用200目的尼龙纱网布对所有浆液进行挤压过滤后收集得到粗淀粉浆;
(4)离心及去除杂质:将粗淀粉浆分装后在6000g转速下离心5~6min,去除上清,使用药匙将沉淀表层的深绿色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凌霄,曹清河,戴习彬,邓逸烔,周志林,赵冬兰,张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