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大学专利>正文

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2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轻链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可变区序列制备得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能够与CD97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与CD97表达量过量、失控等有关的疾病(如脑瘤)治疗药物的制备。

Anti-cd97 monoclonal antibody, its variable and constant region sequ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具有特异性结合CD97生物活性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抗脑瘤的应用。
技术介绍
恶性脑胶质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脑部肿瘤,其发病率在脑部肿瘤中高达60%。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恶性脑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我国的恶性脑胶质瘤发病率为1-4/100。脑胶质瘤干细胞(GSC)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性,即自我更新能力、可分化性,其在脑胶质瘤的侵袭、耐药、放射线抵抗性等中扮演决定性的作用。CD97是一种含有七次跨膜结构的二聚体糖蛋白,其分子量在75~85kDa之间,主要在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表面持续表达,而其他血液细胞中尚未发现高表达。CD97的生物学功能,主要集中在类风湿滑膜中导致炎症发生(ArthritisandRheumatism,1999,42(4):650-658.)、作为甲状腺癌去分化指标(CancerResearch,1997,57(9):1798-1806.)、调控表皮细胞粘附性和侵袭性(Blood,2005,105(7):2836-2844.)等。根据临床样本分析,在脑胶质瘤中,CD97高表达能够显著性增强其侵袭性、降低患者生存率(PloSOne,2013,8(4):e62765.),显示出其作为脑胶质瘤干细胞潜在生物靶标的特性。抗体是一种由淋巴B细胞分泌的蛋白分子,由两条相同的重链、轻链所组成,轻链和重链又包含可变区和恒定区。通过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可以实现抗原分子的活性中和、最终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但目前并没有一种具有治疗性质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变区序列制备得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能够与CD97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与CD97表达量过量、失控等有关的疾病(如脑瘤)治疗药物的制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所述可变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轻链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恒定区序列,所述恒定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轻链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的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所述CD97-scfv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优选的是,所述CD97-scfv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的T淋巴细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定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制备得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定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T淋巴细胞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单克隆抗体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由CD97表达过量、失控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优选的是,所述疾病包括脑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CD97单克隆抗体恒定区、可变区序列。CD97,相比其他传统生物学靶点,其与脑胶质瘤侵袭性密切相关的特异性生物学靶点,通过抑制其活性,能够降低脑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性、抑制肿瘤增殖并提高患者生存率。本专利技术所述可变区序列制备得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能够与CD97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与CD97表达量过量、失控等有关的疾病(如脑瘤)治疗药物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干扰或者沉默CD97蛋白能够显著性抑制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图3)。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D97单克隆抗体轻链、重链质粒示意图;其中,图1-1为CD97单克隆抗体轻链示意图,图1-2为CD97单克隆抗体重链质粒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CD97抗体与CD97蛋白结合力测试结果图;其中,图2-1为抗原-抗体结合力测试结果,图2-2为抗原-抗体结合力测试拟合结果;图3为沉默CD97后胶质瘤干细胞系的增殖被显著性地抑制;其中,图3A为流式细胞术表征CD97干扰RNA转染至脑胶质瘤干细胞系83中效率图;图3B为蛋白印迹(WB)结果;图3C为蛋白印迹(WB)结果;图3D为CD97被沉默对脑胶质瘤干细胞系83的增殖抑制结果;图3E为CD97被沉默对脑胶质瘤干细胞系CSC2的增殖抑制结果;图3F为CD97被沉默对脑胶质瘤干细胞系528的增殖抑制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所述可变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轻链序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恒定区序列,所述恒定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轻链序列。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pUC质粒进行轻链和重链的表达,如图1所示,pUC质粒JK4-P-L(图1-1)表达抗体轻链片段,表达位点从KnpI(1486)至XbaI(2193)。pUC质粒JK4-P-H(图1-2)表达抗体重链片段,表达位点从KnpI(1486)至XbaI(288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的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所述CD97-scfv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其中,前部分加下划线的(第1到第321位)为轻链可变区,非倾斜无下划线的(第322到第375位)为linker,倾斜且加下划线的(第376到第735位)为重链可变区。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D97-scfv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6所示的序列。其中,前部分加下划线的(第1到第107位)为轻链可变区,非倾斜无下划线的(第108到第125位)为linker,倾斜且加下划线的(第126到第245位)为重链可变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的T淋巴细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定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制备得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恒定区序列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T淋巴细胞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抗CD97单克隆抗体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由CD97表达过量、失控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疾病包括脑瘤。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CD97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与恒定区序列及应用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轻链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轻链序列。


2.抗CD97单克隆抗体的恒定区序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区序列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的重链和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的轻链序列。


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可变区序列的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其特征在于,所述CD97-scfv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5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CD97嵌合抗原受体CD97-scfv,其特征在于,所述CD97-scfv的氨基酸序列如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金龙师冰洋吴海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