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91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23
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及其在应用,属于光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分子结构为以四苯基乙烯、三苯胺和螺吡喃为基本结构单元,通过酯化反应合成的一类不对称光致变色材料。在固体状态下经过365nm的紫外灯照射前后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或)荧光发射光谱的双重颜色变化。在经过可见光长时间照射之后,发生变化的材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或)荧光发射光谱会可逆复原为初始的颜色及状态,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性、稳定性和可逆性。该材料可以单独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涂抹使用,可以掺杂进聚合物中通过静电纺丝和铺膜等方式做成复合材料,作为光可逆材料应用在防伪、颜色可逆聚合物薄膜等领域。

A fluorescent material with reversible stimulus respons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致变色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及其在防伪、颜色可逆聚合物薄膜等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光致变色材料是指某一特定的材料,在某一特定波长的光的照射下其结构发生转变,并且伴随着紫外-可见吸收或发生光谱的变化;在另一特定波长的光的照射或加热处理时其结构又可以变为原来状态。基于其优秀的性质,光致变色材料在光能记忆、涂料、信息储存和防伪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螺吡喃(SP)分子为一经典光致变色分子,其在逻辑门、多重刺激响应等领域均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该分子只在溶液状态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在聚集状态下由于分子堆积紧密导致无法实现光致变色性质,这极大的限制了其实际应用(Adv,Mater.2017,29,1605271)。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发现解决了荧光材料在聚集状态下荧光淬灭(ACQ)问题,这类材料本身具有较为扭曲的结构,在单分子状态下由于分子内振转运动导致不发或发出较为微弱的荧光,但在聚集之后分子内振转运动受到限制,因此会发出明亮的荧光,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其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料,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H、CH3、OCH3或N(CH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可逆刺激响应荧光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杨闰清田文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