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88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1:17
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2mm的强力胶层;步骤二,待强力胶层干燥后,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红漆;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并具有一定亮度的荔枝面。

A kind of granite with red and black litchi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花岗石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家居、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装修行业对建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希望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石材,然而一般国内的花岗岩石的颜色都是白色和暗灰色,一般经人工加工过的石板材的颜色也只有红色和黄色,颜色比较单调,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2mm的强力胶层;步骤二,待强力胶层干燥后,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红漆;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荔枝面;强力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80份、聚乙二醇15-20份、碳酸氢钠12-15份、硬脂酸6-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焦磷酸钠1-3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2份、消泡剂1-2份、固化剂0.5-0.8份。进一步的,所述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25-35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5-20份、乙二醇15-18份、乙酸丁酯10-15份、碳酸钙9-12份、石英粉6-8份、膨润土3-5份、三聚磷酸钠1-3份、正辛醇1-2份、氧化铁红颜料3-5份。进一步的,所述红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容器中加入丙烯酸乳液、羟基丙烯酸树脂、乙二醇和乙酸丁酯,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石英粉和三聚磷酸钠,继续搅拌90-120min;步骤二,往容器中继续加入氧化铁颜料,继续搅拌40-50min,然后送入研磨机中研磨4-5h;步骤三,往研磨后的浆液中先加入碳酸钙,搅拌10-15min后,加入膨润土,继续搅拌20-30min,再加入正辛醇,搅拌10-15min,过滤,制得红漆。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搅拌的速度为140-160r/min;所述步骤二中,搅拌的速度为180-200r/min;所述步骤三中,搅拌的速度为240-260r/min。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强力胶层的干燥环境为:在20-25℃的温度下干燥24h以上。进一步的,所述红漆的厚度为1-2mm。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花岗岩表面涂布强力胶层,利用强力胶层的粘性让花岗岩表面稳定性比较差的物质,随着强力胶层的撕离,一起脱离花岗岩,使花岗岩表面形成荔枝面,然后对荔枝面上红漆,再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去除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最后形成荔枝面,具有红黑相间的颜色并具有一定的亮度;强力胶以环氧树脂为主原料,聚乙二醇、碳酸氢钠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配合可提高强力胶的粘性,硬脂酸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配合可增强强力胶的稳定性,焦磷酸钠作为稳定剂,可使各物质分散均匀;红漆中以丙烯酸乳液、羟基丙烯酸树脂和乙二醇为主原料,碳酸钙、石英粉与膨润土配合可提高红漆与花岗石的粘结性,使红漆15-20年不掉落,增加花岗石的使用寿命,乙酸丁酯与三聚磷酸钠可促进各物质分散、混合均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2mm的强力胶层;步骤二,将涂布强力胶层的黑花岗石置于20-25℃的温度下干燥24h以上,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厚度为1-2mm的红漆;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荔枝面。具体的,强力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80份、聚乙二醇15-20份、碳酸氢钠12-15份、硬脂酸6-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焦磷酸钠1-3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2份、有机硅1-2份、六亚甲基四胺0.5-0.8份。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25-35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5-20份、乙二醇15-18份、乙酸丁酯10-15份、碳酸钙9-12份、石英粉6-8份、膨润土3-5份、三聚磷酸钠1-3份、正辛醇1-2份、氧化铁红颜料3-5份。红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容器中加入丙烯酸乳液、羟基丙烯酸树脂、乙二醇和乙酸丁酯,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石英粉和三聚磷酸钠,以140-16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90-120min;步骤二,往容器中继续加入氧化铁颜料,以180-20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40-50min,然后送入研磨机中以160-180r/min的速度研磨4-5h;步骤三,往研磨后的浆液中先加入碳酸钙,以240-26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0-15min后,加入膨润土,继续搅拌20-30min,再加入正辛醇,搅拌10-15min,过滤,制得红漆。实施例1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mm的强力胶层;步骤二,将涂布强力胶层的黑花岗石置于25℃的温度下干燥24h以上,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厚度为2mm的红漆;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荔枝面。具体的,强力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份、聚乙二醇20份、碳酸氢钠12份、硬脂酸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焦磷酸钠3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份、有机硅2份、六亚甲基四胺0.5份。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35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5份、乙二醇18份、乙酸丁酯10份、碳酸钙12份、石英粉6份、膨润土5份、三聚磷酸钠1份、正辛醇1份、氧化铁红颜料5份。红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容器中加入丙烯酸乳液、羟基丙烯酸树脂、乙二醇和乙酸丁酯,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石英粉和三聚磷酸钠,以14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120min;步骤二,往容器中继续加入氧化铁颜料,以180r/min的搅拌速度继续搅拌40min,然后送入研磨机中以180r/min的速度研磨4h;步骤三,往研磨后的浆液中先加入碳酸钙,以24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15min后,加入膨润土,继续搅拌20min,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2mm的强力胶层;/n步骤二,待强力胶层干燥后,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n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红漆;/n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荔枝面;/n强力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80份、聚乙二醇15-20份、碳酸氢钠12-15份、硬脂酸6-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焦磷酸钠1-3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2份、消泡剂1-2份、固化剂0.5-0.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黑花岗石的表面涂布一层1-2mm的强力胶层;
步骤二,待强力胶层干燥后,剥离强力胶层,使花岗石表面形成荔枝面;
步骤三,在形成的荔枝面表面涂布红漆;
步骤四,待红漆干燥后,对荔枝面表面的凸出部分进行打磨、抛光,除掉凸出部分表面的红漆,使花岗石表面形成红黑相间的荔枝面;
强力胶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70-80份、聚乙二醇15-20份、碳酸氢钠12-15份、硬脂酸6-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份、焦磷酸钠1-3份、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1-2份、消泡剂1-2份、固化剂0.5-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丙烯酸乳液25-35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5-20份、乙二醇15-18份、乙酸丁酯10-15份、碳酸钙9-12份、石英粉6-8份、膨润土3-5份、三聚磷酸钠1-3份、正辛醇1-2份、氧化铁红颜料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红黑荔枝面的花岗石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容器中加入丙烯酸乳液、羟基丙烯酸树脂、乙二醇和乙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市儒逸堂石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