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68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包括用于支撑构架的支撑定位座和用于支撑一系弹性装置的可移动升降车;每个可移动升降车可将一个一系弹性装置支撑在定位柱的下方;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上端设置有可对应插入螺纹盲孔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底部设置有沿转向架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还包括一方框状的钢簧压缩机构;所述钢簧压缩机构的上边框位于构架上方,并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往复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的活塞杆向构架上表面施加作用力,用于压缩一系钢簧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直接正位组装,不需装夹翻转构架,简化了装配作业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对安装空间要求小,安全性能高。

A kind of alignment assembly tooling for bogie frame and primary elast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钳工装配用工装,特别涉及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一种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一系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构架下方的定位转臂和一系钢簧组;所述定位转臂的内端设置有橡胶节点;所述橡胶节点包括从定位转臂左右两侧凸出的定位块;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竖直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嵌入固定在竖直定位槽内;所述一系钢簧组以竖直压缩状态安装在构架与定位转臂之间,用于构架与定位转臂的减振;所述构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一系钢簧组的定位柱;定位转臂外端通过吊耳与提吊圆销间垫放工艺垫块限位。一系弹性装置与构架装配传统方法是采用反位组装的作业方式,此类作业方式需要使用翻转机将构架翻转,再依次在构架上装配上一系钢簧组和定位转臂,然后采用专用压缩机将钢簧压缩(大约需60~80KN)到合适位置(压缩量约40mm)后,再在定位转臂外端插入提吊圆销、工艺垫块,内端紧固橡胶节点嵌入固定在竖直定位槽完成装配;所有一系弹性装置装配完成后,再采用翻转机将构架翻转成正位状态,完成作业。此作业方法需要翻转两次构架,存在着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现场资源占用高、调整维修复杂,且构架在翻转机上滑落的风险,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直接正位组装,不需装夹翻转构架,简化了装配作业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对安装空间要求小,安全性能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所述一系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构架下方的定位转臂和一系钢簧组;所述定位转臂的内端设置有橡胶节点;所述橡胶节点包括从定位转臂左右两侧凸出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竖直定位槽,所述竖直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螺纹盲孔;所述一系钢簧组位于定位转臂的外端,以竖直压缩状态安装在构架与定位转臂之间,用于构架与定位转臂的减振;所述构架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一系钢簧组的定位柱;所述工装包括用于支撑构架的支撑定位座和用于支撑一系弹性装置的可移动升降车;所述可移动升降车与定位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可移动升降车可将一个一系弹性装置支撑在定位柱的下方;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上端设置有可对应插入螺纹盲孔的第一定位杆;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底部设置有沿转向架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所述可移动升降车可沿第一直线滑轨移动至构架外周的区域;还包括一方框状的钢簧压缩机构;所述钢簧压缩机构的上边框位于构架上方,并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往复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的活塞杆向构架上表面施加作用力,用于压缩一系钢簧组;所述钢簧压缩机构的下边框可插入可移动升降车的上端面与定位转臂的底部之间,并位于一系钢簧组的正下方。进一步,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上端面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定位转臂的外端底部。进一步,所述定位转臂的外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装配轴箱夹紧箍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定位杆。进一步,所述可移动升降车的上端还设置有沿转向架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滑轨;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支撑板可沿第二直线滑轨移动。进一步,每个所述支撑定位座上均设置有位于构架外周的构架定位止挡;所述构架定位止挡用于限定构架沿转向架左右方向的位置。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靠近构架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轨道定位止挡;当沿第一直线滑轨移动的可移动升降车移动至轨道定位止挡并停止时,定位块位于竖直定位槽的正下方。进一步,所述定位转臂的底部设置有位于一系弹性装置正下方的凹槽;所述钢簧压缩机构的下边框上设置有可嵌入凹槽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位于压缩机构的正下方。进一步,所述可移动升降车上螺纹连接有转动丝杆;所述转动丝杆平行于第一直线滑轨,并安装在固定轴承座上,通过螺纹作用力驱动可移动升降车沿第一直线滑轨移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将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直接正位组装,不需装夹翻转构架,简化了装配作业过程,提升工作效率,对安装空间要求小,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为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局部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钢簧压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的转向架包括构架与四个一系弹性装置,每个所述一系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构架1下方的定位转臂2和一系钢簧组3;所述定位转臂2的内端设置有橡胶节点;所述橡胶节点包括从定位转臂2左右两侧凸出的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竖直定位槽5,所述竖直定位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螺纹盲孔。定位转臂2与构架1装配连接状态下,定位块4嵌入竖直定位槽5内,并通过螺栓旋入螺纹盲孔内将定位块4压紧固定在竖直定位槽5内。所述定位转臂2的外端设置有吊耳8,构架1上设置有提吊销9;转向架正常使用时,一系钢簧组3处于压缩状态,吊耳8位于提吊销9的正上方,并有一定间隙。所述一系钢簧组3位于定位转臂2的外端,以竖直压缩状态安装在构架1与定位转臂2之间,用于构架1与定位转臂2的减振;所述构架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一系钢簧组3的定位柱6。如图5,本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支撑构架1的四个支撑定位座101和用于支撑一系弹性装置的可移动升降车201;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与定位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可移动升降车201可将一个一系弹性装置支撑在定位柱6的下方。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所述支撑定位座101上均设置有位于构架1外周的构架定位止挡102;所述构架定位止挡102用于限定构架1沿转向架左右方向的位置。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设置有可对应插入螺纹盲孔的第一定位杆202。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面还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用于支撑定位转臂2的外端底部;所述定位转臂2的外端底部设置有用于装配轴箱夹紧箍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板204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二定位杆205。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还设置有沿转向架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滑轨206;所述第一定位杆202和支撑板204可沿第二直线滑轨206移动。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底部设置有沿转向架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203,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可沿第一直线滑轨203移动至构架1外周的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直线滑轨203靠近构架1中心的一端设置有轨道定位止挡207;当可移动升降车201沿第一直线滑轨203移动至轨道定位止挡207并停止时,定位块4位于竖直定位槽的正下方。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上螺纹连接有转动丝杆208;所述转动丝杆208平行于第一直线滑轨203,并安装在固定轴承座209上,通过螺纹作用力驱动可移动升降车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所述一系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构架(1)下方的定位转臂(2)和一系钢簧组(3);所述定位转臂(2)的内端设置有橡胶节点;所述橡胶节点包括从定位转臂(2)左右两侧凸出的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竖直定位槽(5),所述竖直定位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螺纹盲孔;/n所述一系钢簧组(3)位于定位转臂(2)的外端,以竖直压缩状态安装在构架(1)与定位转臂(2)之间,用于构架(1)与定位转臂(2)的减振;所述构架(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一系钢簧组(3)的定位柱(6);/n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构架(1)的支撑定位座(101)和用于支撑一系弹性装置的可移动升降车(201);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与定位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可移动升降车(201)可将一个一系弹性装置支撑在定位柱(6)的下方;/n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设置有可对应插入螺纹盲孔的第一定位杆(202);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底部设置有沿转向架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203),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可沿第一直线滑轨(203)移动至构架(1)外周的区域;/n还包括一方框状的钢簧压缩机构(301);所述钢簧压缩机构(301)的上边框位于构架上方,并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往复的压缩机构(302),所述压缩机构(302)的活塞杆向构架(1)上表面施加作用力,用于压缩一系钢簧组(3);所述钢簧压缩机构(301)的下边框可插入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面与定位转臂(2)的底部之间,并位于一系钢簧组(3)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所述一系弹性装置包括位于构架(1)下方的定位转臂(2)和一系钢簧组(3);所述定位转臂(2)的内端设置有橡胶节点;所述橡胶节点包括从定位转臂(2)左右两侧凸出的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上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构架上设置有与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竖直定位槽(5),所述竖直定位槽(5)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螺纹盲孔;
所述一系钢簧组(3)位于定位转臂(2)的外端,以竖直压缩状态安装在构架(1)与定位转臂(2)之间,用于构架(1)与定位转臂(2)的减振;所述构架(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安装一系钢簧组(3)的定位柱(6);
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构架(1)的支撑定位座(101)和用于支撑一系弹性装置的可移动升降车(201);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与定位柱一一对应,且每个可移动升降车(201)可将一个一系弹性装置支撑在定位柱(6)的下方;
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设置有可对应插入螺纹盲孔的第一定位杆(202);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底部设置有沿转向架左右方向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203),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可沿第一直线滑轨(203)移动至构架(1)外周的区域;
还包括一方框状的钢簧压缩机构(301);所述钢簧压缩机构(301)的上边框位于构架上方,并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往复的压缩机构(302),所述压缩机构(302)的活塞杆向构架(1)上表面施加作用力,用于压缩一系钢簧组(3);所述钢簧压缩机构(301)的下边框可插入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面与定位转臂(2)的底部之间,并位于一系钢簧组(3)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的构架与一系弹性装置的正位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升降车(201)的上端面设置有可升降的支撑板(204);所述支撑板(204)用于支撑定位转臂(2)的外端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谢莹莹张龙波刘美凤王超卞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