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6686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0:31
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属于材料表面抛光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先将不同粒度级别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制成磨料,后将此混合磨料放入到喷砂机内,在一定喷射压力、喷射角度和喷射距离的条件下对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进行磨料气射流加工,去除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其中,抛光磨料由具有中等硬度、多面体棱角状结构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混合而成。通过此种磨料气射流加工方法对飞机内饰件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涂层进行去除加工后,涂层去除效果良好,加工表面无涂层残留,且加工表面未发现明显损伤及磨料残留等现象。使用后的氨基模塑料磨料可回收利用。

A method of removing the surface coating of aircraft interior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结构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尤其是一种飞机内饰件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的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蜂窝板(上、下层机织玻璃纤维/酚醛树脂板及中间夹芯层芳纶纤维纸蜂窝经胶粘而成)因密度小、抗失稳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压缩性、一定的刚度和较好强度以及吸音、隔音、隔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在飞机天花板和侧壁板等内饰件领域,可有效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机航程。为提高飞机天花板和侧壁板等内饰件表面耐磨性和抗污性等特性,其表面通常需涂敷涂层。但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磨损,加之涂层涂敷工艺等原因,部分涂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或脱落。一旦涂层产生磨损或脱落,需及时对涂层进行去除及再涂覆,以保证飞机内饰件表面整体安全性及内饰件的美观性。目前,针对飞机内饰件复合材料表面涂层去除方法主要为机械打磨或机械喷丸。机械打磨去除涂层效率较低、稳定性差,其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一旦打磨不当,极易对飞机内饰件表面造成损伤,尤其是复合材料蜂窝板的内饰件,极易造成局部(尤其在弧面和侧边处)破损等损伤缺陷;一旦局部产生破损,将导致蜂窝板结构件整体报废,造成较大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常采用机械喷丸技术对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进行去除。其虽可显著降低加工表面损伤,但因使用磨料多为软质磨料(碳酸氢钠(NaHCO3)磨料或植物性磨料(如山核桃壳)等),涂层去除效果不理想。如NaHCO3磨料,其突出问题是磨料硬度较低(磨粒莫氏硬度仅为2.5),磨粒在撞击工件表面后瞬间破碎成细小粉尘,加工稳定性较差;且因细小粉尘极易积聚在加工表面造成表面磨料残留,其残留磨料不易清理,故不宜于涂层的重新涂覆。而植物性磨料如山核桃壳,因其原料获取量有限且磨料多为一次性使用,较难满足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连续去除对磨料数量的需求;且磨料自身具有油性,一旦附着于加工表面将不利于涂层重新涂覆。为此,亟需研究并开发一种新型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其在对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的同时,保证内饰件基体不产生损伤;且磨料使用率高,无表面磨料残留,并易于涂层重新涂覆。研究发现采用氨基模塑料磨料的磨料气射流加工(AbrasiveAirJetMachining,AAJM)可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效率低、稳定性差、易导致基体表面产生损伤,且加工表面因磨料残留而不宜于涂层重新涂覆等突出问题,专利技术一种使用氨基模塑料磨料对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进行去除的磨料气射流加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机械打磨方法去除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时涂层去除效率低、稳定性差、易导致基体表面损伤,以及机械喷丸方法所用磨料使用率偏低,加工表面有磨料残留不易于涂层重新涂覆等难题;且磨料使用率高,实现了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高效无损去除。它尤其适用于大型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氨基模塑料磨料制备和表面涂层去除处理两部分。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的制备是指:将粒度级别为为30-40目、40-50目和50-60目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按一定质量百分比(30-40目颗粒45-50%,40-50目颗粒45-50%,50-60目颗粒≤10%)放入到球磨机内搅拌均匀,得到氨基模塑料磨料。所述的表面涂层去除处理是指:将所得氨基模塑料磨料放入到喷砂机内,将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试样居中平放于喷砂机工作台上方,采用直径为Ø4.0-8.0mm的碳化硼喷嘴在喷射压力为0.1-0.56MPa,喷射角度为50º-90º,喷射距离为50-200mm的条件下对飞机内饰件表面进行气射流喷射7-60秒。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颗粒密度1.4-1.6g/cm3,莫氏硬度为4.0-4.5。所述的飞机内饰件基体为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其由上、下层机织玻璃纤维/酚醛树脂板及中间夹芯层芳纶纤维纸蜂窝经胶粘而成;上、下层机织玻璃纤维/酚醛树脂板厚度为0.2-0.4mm。所述的机织玻璃纤维/酚醛树脂板中的玻璃纤维为棒状圆柱形玻璃纤维,纤维直径为Ф10-18μm,线密度为1000-2400g/km。所述的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厚度为0.2-0.6mm。所述的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试样采用3点支撑法进行定位,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试样底面到工作台的距离为100-200mm。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使用次数为10-20次;所述方法也可用于飞机其它复合材料构件表面涂层的去除。本专利技术的基理是:利用氨基模塑料磨料与高压空气混合产成的高速喷射流,经喷嘴高速射向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涂层,在不产生表面损伤的条件下对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涂层进行去除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在不损伤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基体的条件下去除表面涂层,是一个工艺简单,经济高效、可控性强的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工艺。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氨基模塑料磨料可循环使用,可显著提高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效率。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氨基模塑料磨料对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后不产生磨料残留,有利于涂层的重新涂覆。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中软性氨基模塑料磨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毒性,且具有环保,抗磨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等优点。使用后的氨基模塑料磨料可回收利用。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涂层去除方法不仅适用于飞机内饰件用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涂层去除,也可适用于飞机其它复合材料构件表面涂层的去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例1经粉碎后的30-50目氨基模塑料磨料微观形貌图及其X射线能谱(EDS)分析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例1经喷射后的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微观形貌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例2经喷射后的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表面X射线能谱(EDS)分析结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所使用的部分设备有振动筛、球磨机、碳化硼喷嘴、喷砂机等这些设备均为市场所售的常规产品。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由上下两层机织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和中间层Nomex蜂窝芯材用高性能胶粘剂制成。磨料为氨基模塑料磨料,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N和O。具体包括氨基模塑料磨料制备和表面涂层去除处理两部分。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的制备是指::将粒度级别为为30-40目、40-50目和50-60目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按一定质量百分比放入到球磨机内搅拌均匀,得到氨基模塑料磨料,选用的氨基模塑料颗粒的密度为1.4-1.6g/cm3,莫氏硬度为4.0-4.5,三种粒度的氨基模塑料颗粒的质量面分比分别为:30-40目颗粒45-50%,40-50目颗粒45-50%,50-60目颗粒≤10%,各组份之和为100%。所述的表面涂层去除处理是指:将所得氨基模塑料磨料放入到喷砂机内,将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试样居中平放于喷砂机工作台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氨基模塑料磨料制备和表面涂层去除处理两部分;/n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的制备是指:/n将粒度级别为30-40目、40-50目和50-60目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按质量百分比:30-40目颗粒45-50%,40-50目颗粒45-50%,50-60目颗粒≤10%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放入到球磨机内搅拌均匀,得到氨基模塑料磨料;/n所述的表面涂层去除处理是指:/n将所得氨基模塑料磨料放入到喷砂机内,将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试样居中平放于喷砂机工作台上方,采用直径为Ø4.0-8.0mm的碳化硼喷嘴在喷射压力为0.1-0.56MPa,喷射角度为50º-90º,喷射距离为50-200mm的条件下对飞机内饰件表面进行气射流喷射7-60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内饰件表面涂层去除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氨基模塑料磨料制备和表面涂层去除处理两部分;
所述的氨基模塑料磨料的制备是指:
将粒度级别为30-40目、40-50目和50-60目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按质量百分比:30-40目颗粒45-50%,40-50目颗粒45-50%,50-60目颗粒≤10%的氨基模塑料颗粒放入到球磨机内搅拌均匀,得到氨基模塑料磨料;
所述的表面涂层去除处理是指:
将所得氨基模塑料磨料放入到喷砂机内,将轻质复合材料蜂窝板试样居中平放于喷砂机工作台上方,采用直径为Ø4.0-8.0mm的碳化硼喷嘴在喷射压力为0.1-0.56MPa,喷射角度为50º-90º,喷射距离为50-200mm的条件下对飞机内饰件表面进行气射流喷射7-60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氨基模塑料颗粒的密度为1.4-1.6g/cm3,颗粒莫氏硬度为4.0-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松肖和平周如东卢文壮曹大伟左敦稳武俊殷宇轩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常州乔尔塑料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