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磷矿废弃地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磷矿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二位。目前磷矿主要采取钻井式开采方法,产生的大量废渣堆积形成磷矿废弃地。然而大部分矿区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磷矿废弃地进行治理,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矿区生物多样性因此降低。近年来随着开采力度的加大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磷矿废弃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迫在眉睫。磷矿废弃地往往伴随着水土流失,大量的磷元素不断流失到水体中,对该地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了一定影响。研究发现磷矿废弃地土壤全磷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地,较高的含磷量使其在雨水冲刷下极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当水体中含氮充分时,磷浓度只要高于0.015mg/L就可能引起“水华”。另外,磷矿废弃地矿渣中的磷含量也远远高于能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阈值,因此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不容忽视。开展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生态修复研究,对磷矿采选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磷矿废弃地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a)磷矿废弃地土壤经筛选、活化和富集培养,得到土著解磷微生物;/n(b)从磷矿废弃地植被中筛选出土著磷超富集植物;/n(c)将步骤(b)所得土著磷超富集植物移栽到磷矿废弃地,接着将步骤(a)所得土著解磷微生物接种到土著磷超富集植物根际土壤中,修复一段时间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土著微生物和植物联合修复磷矿废弃地过量磷污染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磷矿废弃地土壤经筛选、活化和富集培养,得到土著解磷微生物;
(b)从磷矿废弃地植被中筛选出土著磷超富集植物;
(c)将步骤(b)所得土著磷超富集植物移栽到磷矿废弃地,接着将步骤(a)所得土著解磷微生物接种到土著磷超富集植物根际土壤中,修复一段时间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从磷矿废弃地土壤中筛选土著解磷微生物的过程具体如下:
将磷矿废弃地土壤与无菌水按照50-100g:1L的比例混合,所得混合物置于摇瓶中,利用恒温摇床振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混匀,摇床温度控制在28-35℃,静置沉淀所得上清液即为菌悬液;
按照1:3-5的重量比将菌悬液与微生物培养基混合均匀,所得混合物置于摇瓶中,利用恒温摇床振荡培养3-5天,摇床温度控制在28-35℃,得到培养好的解磷微生物悬液;
将培养好的解磷微生物悬液接种至微生物固体培养基上,于28-35℃下培养2-4天,挑选单一菌落在同样条件下用微生物固体培养基传代培养3-5次,得到纯化的解磷微生物菌株;
将纯化的解磷微生物菌株接种至含低品位磷矿粉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利用恒温摇床于28-35℃、120-170r/min条件下培养5-7天;然后取适量培养液离心过滤后测定上清液磷含量,以含量的高低为依据筛选出高效土著解磷微生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土著解磷微生物的活化过程具体如下:将筛选出的高效土著解磷微生物接种至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得混合物置于摇瓶中利用恒温摇床振荡培养得到活化菌液,其中摇床转速120-170r/min,振荡培养温度28-35℃,培养时间2-4天;将活化菌液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按照同样的方法振荡培养得到二次活化菌液;反复接种和振荡培养3-5次后,得到高效解磷微生物活化菌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土著解磷微生物的富集过程具体如下:将高效解磷微生物活化菌液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得混合物置于摇瓶中利用恒温摇床振荡培养,摇床转速120-170r/min,振荡培养温度28-35℃,培养时间2-4天;培养完成后将菌液浓度调节至(1-2)×108个/mL备用。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桥,冯波,张华香,池汝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