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26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多个收容孔上下贯穿本体,多个端子对应收容于收容孔内,该端子具有一接触部,自接触部向下延伸一固持部用于将端子固定于收容孔,接触部包括一头部,一颈部与一基部,基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头部的宽度,基部上设有一接触臂,头部两侧向下各延伸一夹持部,当芯片模块插入时,夹持部与接触臂共同接触芯片模块的插脚。该设计的端子的基部提供了足够的宽度用于冲压形成接触臂,增大了基部的强度,避免了冲压过程中造成基部的损坏,节约了成本。

Electrica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与芯片模块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提高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而且还需要提高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现已知的一种与芯片模块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多个收容孔贯通本体的上下表面,多个端子对应安装于多个收容孔内,端子具有一顶部,自顶部两侧向前且再向下延伸有二夹持部,进一部再由顶部向下延伸一比顶部窄的基部,在基部上朝前冲压形成一接触臂,使该接触臂位于二夹持部之间并与二夹持部共同接触芯片模块的插脚。此基部窄于顶部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端子与插脚对接时基部能够拥有一定的弹性,但由于端子基部宽度较窄,容易在基部冲压形成接触臂的过程中,造成接触臂两侧材料太少而发生断裂,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在使用时,由于芯片模块的插入,芯片模块的插脚与端子接触受力,该端子基部因受力容易发生损坏,影响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多个插脚的一芯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本体,用于向上承载所述芯片模块,所述本体设有多个收容孔上下贯穿所述本体;/n多个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孔,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固持部用于将所述端子固定在所述收容孔内,所述固持部向上延伸一接触部仅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不与所述收容孔壁面接触,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向上依次延伸一基部、一颈部以及一头部,所述颈部比所述头部窄,所述基部大于或等于所述头部的宽度,所述基部上设有一接触臂,所述头部两侧向下延伸二夹持部,当所述插脚进入对应的所述收容孔,所述二夹持部与所述接触臂共同夹持对应的所述插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17 CN 2018213303896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具有多个插脚的一芯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用于向上承载所述芯片模块,所述本体设有多个收容孔上下贯穿所述本体;
多个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孔,每一所述端子具有一固持部用于将所述端子固定在所述收容孔内,所述固持部向上延伸一接触部仅收容于所述收容孔内且不与所述收容孔壁面接触,所述接触部包括自所述固持部向上依次延伸一基部、一颈部以及一头部,所述颈部比所述头部窄,所述基部大于或等于所述头部的宽度,所述基部上设有一接触臂,所述头部两侧向下延伸二夹持部,当所述插脚进入对应的所述收容孔,所述二夹持部与所述接触臂共同夹持对应的所述插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定义一竖直平面使所述本体分为一第一安装区域与一第二安装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内的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朝所述竖直平面的方向延伸,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内的所述端子的所述接触臂朝所述竖直平面的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域内的所述端子与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区域内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