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609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能够准确的对垃圾站产生的混合气体实时监测。该装置包括传感器组件、监测本体和封装监测本体的壳体;壳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进气筒、排气筒和排气口,进气筒和排气筒可拆卸连接形成监测腔室,监测腔室的内径大于进气口的口径及排气口的口径;监测本体包括颗粒过滤罩、吸气泵、分流部、带状加热器、排气泵、处理器和用于在气体浓度超标时警报的报警器;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监测腔室内的气体传感器以及用于可拆卸安装气体传感器的多端口底座,处理器的一端与多端口底座连接,处理器的另一端分别与吸气泵、带状加热器、排气泵和报警器连接。

A mixed gas monitoring device for garbage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居住密度程度越来越高,一个小型城市每天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以千顿级来计算。这些生活垃圾在转运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恶臭气体,例如像硫化氢H2S、氨气NH3、甲硫醇CH3SH、有机挥发物VOCS等有害气体,也有像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易燃气体,这些气体不仅会污染大气环境,而且会对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和垃圾站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垃圾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连续检测监控是很有必要的,进而为下一步处理有害气体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能够准确的对垃圾站产生的混合气体实时监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包括传感器组件、监测本体和封装所述监测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进气筒、排气筒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筒和所述排气筒可拆卸连接形成监测腔室,所述监测腔室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口径及所述排气口的口径;所述监测本体包括颗粒过滤罩、吸气泵、分流部、带状加热器、排气泵、处理器和用于在气体浓度超标时警报的报警器,所述颗粒过滤罩与所述进气口的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气泵设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分流部设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监测腔室之间,所述带状加热器分布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监测腔室和所述排气口的内壁,所述排气泵设在所述排气口中;>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监测腔室内的气体传感器以及用于可拆卸安装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多端口底座,所述处理器的一端与所述多端口底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吸气泵、所述带状加热器、所述排气泵和所述报警器连接。优选地,所述监测本体还包括设在所述分流部与所述气体传感器之间的均流部,以及设在所述分流部与所述均流部之间的缓流部;所述均流部具有多个均流通道,所述均流通道设置为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均流通道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缓流部具有多个缓流通道,所述缓流通道设置为蜿蜒状结构,多个所述缓流通道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分流部由多个蜂窝状管道构成,且所述蜂窝状管道的截面面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逐渐增加。较佳地,所述进气筒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为进气空间,所述进气空间设置为顶点靠近所述进气口的缩口形,所述分流部设置在所述进气空间的内部,所述分流部设置为缩口形,所述分流部的侧壁和所述进气筒贴合。可选地,所述壳体内附有保温膜,所述壳体外附有防水膜。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测风仪、温湿度感测器、视频云台以及用于显示采集信息的显示屏,还包括用于装配所述壳体的可拆卸式封装壳,所述测风仪、温湿度感测器和所述视频云台固定在所述可拆卸式封装壳上,所述显示屏嵌设在所述可拆卸式封装壳表面,所述显示屏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显示屏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优选地,所述带状加热器为恒温加热带,所述恒温加热带依次沿所述进气口、所述监测腔室和所述排气口的内壁均匀缠绕。较佳地,所述进气筒和所述排气筒采用螺纹连接,且所述进气筒和所述排气筒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恒温加热带的可拆卸卡口。优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报警电路和扬声器,所述报警电路的电路结构包括:语音报警芯片U1,所述语音报警芯片U1的电源正端分别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语音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3的一端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语音报警芯片U1的接地端相连后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串接电容C2后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串接二极管D2后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语音报警芯片U1的输出正端与扬声器的电源正端相连,所述语音报警芯片U1的输出负端与扬声器的电源负端相连。示例性地,所述气体传感器包括VOC传感器、SF6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NO2传感器、H2S传感器、NH3传感器、CH3SH传感器、CH4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GPS模块和信号收发器,以及包括与所述信号收发器远程联网的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实时接收信号收发器转发的采集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中,采用进气筒与排气筒可拆卸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传感器组件在监测腔室内的装配,由于传感器组件采用多端口底座与气体传感器组装的形式,因此用户可根据检测需求搭配任意功能的气体传感器一一对应的安装在端口上,实现对混合气体的检测功能,如若在使用过程中还有其他气体检测的需求,只需拆卸进气筒与排气筒,并在多端口底座上预留的端口中安装好对应功能的气体传感器即可,整个拆卸及安装的过程方便快捷。另外,通过将颗粒过滤罩安装在进气口位置处,能够过滤掉气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保证了待检测气体的纯度,而在进气口设置吸气泵、出气口设置排气泵是为了加快待测气体的流通,确保有足够量的待测气体能够被传感器充分检测,提高了气体检测结果的可参考性,分流部的设置是为了使监测腔室内的气体分布均匀性,通过将带状加热器分布设置在进气口、监测腔室和排气口的内壁,不仅可以去除待测气体中的水分,而且能够使不同来源的混合气体趋于恒温,保证了混合气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通过处理器和报警器的设置可以将检测到的多种气体浓度数据与对应预设的阈值做比较,并在超出阈值时及时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针对现场环境中的超标气体做进一步的防护或处理,保证现场的空气处于无害、环保的状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的壳体结构的一种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的壳体结构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的可拆卸式封装壳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中电子器件连接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报警器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1-进气口,12-进气筒;13-排气筒,14-排气口;21-颗粒过滤罩,22-吸气泵;23-分流部,24-缓流部;25-均流部,26-监测腔室;27-排气泵,31-气体传感器;32-多端口底座,41-显示屏;42-连接轴承;43-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件、监测本体和封装所述监测本体的壳体;/n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进气筒、排气筒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筒和所述排气筒可拆卸连接形成监测腔室,所述监测腔室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口径及所述排气口的口径;/n所述监测本体包括颗粒过滤罩、吸气泵、分流部、带状加热器、排气泵、处理器和用于在气体浓度超标时警报的报警器,所述颗粒过滤罩与所述进气口的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气泵设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分流部设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监测腔室之间,所述带状加热器分布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监测腔室和所述排气口的内壁,所述排气泵设在所述排气口中;/n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监测腔室内的气体传感器以及用于可拆卸安装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多端口底座,所述处理器的一端与所述多端口底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吸气泵、所述带状加热器、所述排气泵和所述报警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件、监测本体和封装所述监测本体的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口、进气筒、排气筒和排气口,所述进气筒和所述排气筒可拆卸连接形成监测腔室,所述监测腔室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气口的口径及所述排气口的口径;
所述监测本体包括颗粒过滤罩、吸气泵、分流部、带状加热器、排气泵、处理器和用于在气体浓度超标时警报的报警器,所述颗粒过滤罩与所述进气口的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气泵设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分流部设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监测腔室之间,所述带状加热器分布于所述进气口、所述监测腔室和所述排气口的内壁,所述排气泵设在所述排气口中;
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位于所述监测腔室内的气体传感器以及用于可拆卸安装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多端口底座,所述处理器的一端与所述多端口底座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吸气泵、所述带状加热器、所述排气泵和所述报警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本体还包括设在所述分流部与所述气体传感器之间的均流部,以及设在所述分流部与所述均流部之间的缓流部;
所述均流部具有多个均流通道,所述均流通道设置为板状结构,多个所述均流通道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缓流部具有多个缓流通道,所述缓流通道设置为蜿蜒状结构,多个所述缓流通道之间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分流部由多个蜂窝状管道构成,且所述蜂窝状管道的截面面积朝向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筒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为进气空间,所述进气空间设置为顶点靠近所述进气口的缩口形,所述分流部设置在所述进气空间的内部,所述分流部设置为缩口形,所述分流部的侧壁和所述进气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附有保温膜,所述壳体外附有防水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站的混合气体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测风仪、温湿度感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八方互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