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609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一端的进气口和设置在本体另一端的排气口,还包括设置在本体内的气体管道、设置在气体管道上的流量计和若干个气体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本体内的微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气体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流量计、气体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温室气体检测设备成本高、可检测出的气体种类不全、还存在误差,不适用于设备众多的企业使用。

A greenhouse gas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涉及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比如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土地沙漠化、缺氧等等,因此,为减缓温室气体对人们乃以生存的地球造成更多破坏,增长地球寿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尤其重要的一项措施。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使用的设备排放的气体中是否有温室气体,而对于企业来说,控制设备排放气体的根本不是不生产,而是根据设备的排放气体的浓度,调整设备或生产流程。很多企业在检测排放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使,一般采用专业的气体设备进行检测,但是,目前很多气体检测设备的成本都比较高,而很多企业内的设备种类多,购买多种专业气体检测设备成本太大,不适用,而小型检测装置又不适用于企业生产的设备,检测出的气体种类不全,还存在误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温室气体检测设备成本高、可检测出的气体种类不全、还存在误差,不适用于设备众多的企业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一端的进气口和设置在本体另一端的排气口,还包括设置在本体内的气体管道、设置在气体管道上的流量计和若干个气体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本体内的微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气体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流量计、气体传感器、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与进气口和排气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本体对立的两侧面。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网。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与微控制器控制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气体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检测管和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吸气泵连接,所述流量计设置在进气管上,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检测管上,所述排气管直接与排气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为可拆卸的锂电池或干电池,设置在本体的端部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终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本体棱边上或顶点处的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连接的挂钩。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下端设置有开关。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分别与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流量计和若干个气体传感器检测气体管道内的待检测气体,多个气体传感器可全面待检测气体中温室气体的成分和浓度,检测的气体种类更齐全,再由微控制器和数据采集模块进行转换和采集后输出,数据信息显示更直观、更方便。2.本技术中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本体对立的两侧面,可防止检测后的气体与待检测气体发生混乱,避免待检测气体与实际待检测气体存在误差。3.本技术中所述进气口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网,防止其他颗粒或杂物进入气体管道,影响设备运行,避免造成设备故障。4.本技术中所述进气口与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与微控制器控制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使气体吸收更迅速,防止待检测气体从排放的管道流出后,大量待检测气体直接绕过进气口,避免检测不全面的情况发生。5.本技术中所述本体内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终端连接,方便将装置固定好后,不再移动,但随时可以远程控制和查看数据,了解监测的气体中温室气体的成分和浓度,适合大部分工业用设备的气体排放检测,满足企业内不同设备或不同排放口的温室气体检测,还可以防止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6.本技术中所述本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下端设置有开关;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显示屏,适合手持,可以便携式移动,适合偶尔需要检测时使用,不必固定在某一处,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图1是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本体、101.固定环、102.挂钩、103.把手、104.开关、2.进气口、201.过滤网、3.排气口、4.吸气泵、401.进气管、402.检测管、403.排气管、5.流量计、6.气体传感器、7.微控制器、8.数据采集模块、9.无线传输模块、10.锂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描述和附图中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温室气体检测设备成本高、可检测出的气体种类不全、还存在误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一端的进气口(2)和设置在本体(1)另一端的排气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内的气体管道、设置在气体管道上的流量计(5)和若干个气体传感器(6),以及设置在本体(1)内的微控制器(7)、数据采集模块(8)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7)分别与流量计(5)、气体传感器(6)和数据采集模块(8)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流量计(5)、气体传感器(6)、微控制器(7)和数据采集模块(8)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与进气口(2)和排气口(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一端的进气口(2)和设置在本体(1)另一端的排气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内的气体管道、设置在气体管道上的流量计(5)和若干个气体传感器(6),以及设置在本体(1)内的微控制器(7)、数据采集模块(8)和电源模块;所述微控制器(7)分别与流量计(5)、气体传感器(6)和数据采集模块(8)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流量计(5)、气体传感器(6)、微控制器(7)和数据采集模块(8)连接,所述气体管道与进气口(2)和排气口(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和排气口(3)位于本体(1)对立的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的口部设置有过滤网(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2)与气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吸气泵(4),所述吸气泵(4)与微控制器(7)控制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室气体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环境能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