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07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包括外壳、过滤筛、收集瓶和出料管;所述外壳为无顶面的圆柱形壳体,且内腔上部下凹一个深度为18cm的圆锥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土壤分样器实现了土壤的快速分样,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其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土壤分样器采用透明硬质材料,便于实验人员观察土壤的分样情况,能够方便实验人员根据实时的土壤分样状况更改分样操作,适用性强。

A multifunctional soil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
本技术涉及土壤分样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
技术介绍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6.2.3.2中的规定,在采集混合样时如样品量较多,将各分点混匀后用四分法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多余部分弃去。目前的方法是,用手或木铲去除石块,植物的大的根系等,充分混合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取其中的对角的两份,弃另外两份。如果所得的土壤样品仍然很多,可反复进行,最后将土壤样品控制在1Kg左右。土壤样品袋可以选用干净结实的塑料袋。同时填写好土壤调查表以及做好标签放入土壤中。目前,现有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需要人工用手或木铲去除石块,植物的大的根系等,人工充分混合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取其中的对角的两份,弃另外两份,这种土壤分样法加大了现场采样的工作量和分样时间。2、对角线法如果现场不能准确的铺成四方形,并准确的划分对角线,会影响数据的有效性。根据这些监测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状况,一些厂商生产的十字分样器,对分样时准确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场的增加的工作量和分样时间没有解决,人工铺成四方形的准确性也没有解决,另外十字分样器的大小规格不同,现需要根据样品量选取,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实现土壤的快速过筛、混合和自动分样。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包括外壳、过滤筛、收集瓶和出料管;所述外壳为无顶面的圆柱形壳体,且内腔上部下凹一个深度为18cm的圆锥腔;所述过滤筛为漏斗形结构,且顶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卡扣,所述过滤筛内腔底部安装有滤径为8mm的滤网;所述过滤筛插装在所述圆锥腔内,所述外壳顶面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且所述卡扣插装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外壳底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插孔,所述收集瓶为无顶面的壳体结构,且俯视轮廓为90°扇形,四个所述收集瓶分别插装在四个所述插孔内;四个所述出料管沿所述圆锥腔周向均匀安装在所述圆锥腔底部,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圆锥腔连通;所述出料管出口对准所述收集瓶。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外壳外径为18cm,高度为50cm。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过滤筛上直径为16cm,下直径为8cm。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出料管为外径为4cm、长度为3cm的空心圆管,且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圆锥腔连接处与所述过滤筛顶面之间的距离为16cm。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出料管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且所述出料管靠近所述过滤筛一端高度高于远离所述过滤筛一端高度。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收集瓶高度为30cm。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收集瓶外周壁安装有把手。上述的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中,所述外壳、过滤筛、出料管和收集瓶由透明硬质塑料材料制成。3.综上所述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土壤分样器实现了土壤的快速分样,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2)本技术的土壤分样器采用透明硬质材料,便于实验人员观察土壤的分样情况,能够方便实验人员根据实时的土壤分样状况更改分样操作,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包括外壳1、过滤筛2、收集瓶3和出料管4;所述外壳1为无顶面的圆柱形壳体,且内腔上部下凹一个深度为18cm的圆锥腔101;所述过滤筛2为漏斗形结构,且顶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卡扣201,所述过滤筛2内腔底部安装有滤径为8mm的滤网5;所述过滤筛2插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内,所述外壳1顶面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201相适配的卡槽102,且所述卡扣201插装在所述卡槽102内;所述外壳1底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插孔103,所述收集瓶3为无顶面的壳体结构,且俯视轮廓为90°扇形,四个所述收集瓶3分别插装在四个所述插孔103内;四个所述出料管4沿所述圆锥腔101周向均匀安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底部,且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圆锥腔101连通;所述出料管4出口对准所述收集瓶3。所述外壳1外径为18cm,高度为50cm,所述外壳1主要起到支撑所述过滤筛2和收集瓶3的作用,其次,起到安装所述出料管3的作用。所述过滤筛2上直径为16cm,下直径为8cm。所述出料管4为外径为4cm、长度为3cm的空心圆管,且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圆锥腔101连接处与所述过滤筛2顶面之间的距离为16cm。所述出料管4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且所述出料管4靠近所述过滤筛2一端高度高于远离所述过滤筛2一端高度,使得从所述滤网5流出的滤液能够在自重作用下从所述出料管4流入所述收集瓶3。所述收集瓶3高度为30cm。所述收集瓶3外周壁安装有把手301,方便拿取所述收集瓶3。所述外壳1、过滤筛2、出料管4和收集瓶3由透明硬质塑料材料制成,便于实验人员对滤液的流动情况和样品分样情况进行观察。使用方法:分样时将采集的混合样倒入所述外壳1上方的所述过滤筛2中,所述过滤筛2初步滤去较大石头和植物根系,拉动所述过滤筛2两侧的所述卡扣201可加快过滤速度,土壤通过所述滤网5后流入所述外壳1上方的所述圆锥腔101下方,并通过所述圆锥101下方的四个倾角为60度的所述出料管4流出,流出的土壤重力沉降到四个扇形样品的收集瓶3中,所述收集瓶3中套入土壤采样袋(塑料袋或布袋),取出对角线的两个所述收集瓶3将土壤采样袋取出,采样完毕。如采样样品仍难过多,将一组对角线样品剔除,另外一组对角线的样品再次放入,再次分样,直至样品接近所需测试重量。注意分样器必须与地面垂直,并保持装置清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筛(2)、收集瓶(3)和出料管(4);所述外壳(1)为无顶面的圆柱形壳体,且内腔上部下凹一个深度为18cm的圆锥腔(101);所述过滤筛(2)为漏斗形结构,且顶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卡扣(201),所述过滤筛(2)内腔底部安装有滤径为8mm的滤网(5);所述过滤筛(2)插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内,所述外壳(1)顶面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201)相适配的卡槽(102),且所述卡扣(201)插装在所述卡槽(102)内;所述外壳(1)底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插孔(103),所述收集瓶(3)为无顶面的壳体结构,且俯视轮廓为90°扇形,四个所述收集瓶(3)分别插装在四个所述插孔(103)内;四个所述出料管(4)沿所述圆锥腔(101)周向均匀安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底部,且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圆锥腔(101)连通;所述出料管(4)出口对准所述收集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过滤筛(2)、收集瓶(3)和出料管(4);所述外壳(1)为无顶面的圆柱形壳体,且内腔上部下凹一个深度为18cm的圆锥腔(101);所述过滤筛(2)为漏斗形结构,且顶部沿直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卡扣(201),所述过滤筛(2)内腔底部安装有滤径为8mm的滤网(5);所述过滤筛(2)插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内,所述外壳(1)顶面周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扣(201)相适配的卡槽(102),且所述卡扣(201)插装在所述卡槽(102)内;所述外壳(1)底面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四个插孔(103),所述收集瓶(3)为无顶面的壳体结构,且俯视轮廓为90°扇形,四个所述收集瓶(3)分别插装在四个所述插孔(103)内;四个所述出料管(4)沿所述圆锥腔(101)周向均匀安装在所述圆锥腔(101)底部,且所述出料管(4)与所述圆锥腔(101)连通;所述出料管(4)出口对准所述收集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土壤分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径为18cm,高度为5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花黄振荣钱玉亭黄红奚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环境监测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