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601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和支脚,塔体内固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固设有上输出轴与下输出轴,上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一扇叶,下输出轴上设有转动盒,转动盒的侧壁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设有小风机,塔体的底端设有集水管,集水管的一端固设有集水盒,集水盒内设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导管,导管的侧壁上插接有布水管,布水管的侧壁固设有若干喷雾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电机带动第一扇叶和转动盒转动,小风机和第一扇叶共同作用,使冷却塔内的空气流动,加速冷却塔内部的冷却;喷雾头内喷出水雾,对冷却塔内部进行冷却,使冷却塔能快速将位于冷却塔内的原料进行冷却。

An efficient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现有装置冷却塔冷却速度慢,不能够满足现有需求。并且,冷却塔内的空气流动方向较单一,普通的冷却塔只设有一个风机,在冷却时,空气只会向一个方向流动,对原料的冷区较慢。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冷却塔,具有冷却塔内设有多个风机,能够从四周对冷却塔内的原料进行吹风,使原料能够与快速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快速冷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和支脚,所述支脚位于塔体的底部,且与塔体固定连接,所述塔体内固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塔体的一端固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设有上输出轴与下输出轴,所述上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一扇叶,所述下输出轴上套设有转动盒,所述转动盒的上方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位于转动盒内,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顶部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冷却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盒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轴远离转动盒的一端固设有小风机,所述小风机的外侧固设有风机壳,所述塔体内壁设有环槽,所述风机壳位于环槽内,所述塔体内设有填料,所述填料的下方设有消音网,所述塔体的下端固设有进风段,所述进风段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塔体的底端固设有底盘,所述底盘呈漏斗形,所述底盘的中心处设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远离底盘的一端固设有集水盒,所述集水盒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塔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侧壁上插接有两层环形的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位于塔体内,所述布水管的侧壁固设有若干喷雾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一扇叶转动,使第一扇叶带动塔体内的空气向上流动,转动盒带动第二锥齿轮绕着第一锥齿轮转动,使第二锥齿轮与转动轴开始转动,使转动轴带动小风机开始运转,小风机从四周向原料吹风,使原料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转动盒会带动转动轴,绕着下输出轴转动,使小风机沿着环槽移动,对原料的各个方向进行吹风,使原料的冷却更加快速;布水管内的水会通过喷雾头喷到原料上,对原料进行冷却降温,使冷却塔能对原料进行快速冷却。作为优选,所述集水盒位于地底以下,所述集水盒内设有过滤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底的温度较低,可以使集水盒内的水冷却,使喷雾头喷出的水雾的温度较低,有利于原料的降温冷却。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凹陷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开口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卡在固定槽内,使转动轴不能脱离转动盒,使转动轴能够绕着下输出轴转动,实现转动轴带动小风机在环槽内移动。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的侧壁上固设有扁平状的第二扇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扇叶能够绕着转动轴转动,对原料进行吹风,使原料能够更快冷却。作为优选,所述风机壳的一侧与环槽的侧壁贴合,所述风机壳的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风机转动时空气会冲通风口进入,使小风机能够正常运转,对原料进行吹风作业,使原料能够快速冷却。作为优选,所述风机壳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嵌设有球形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轮能够使风机壳的移动更加顺畅,减轻双轴电机的压力,使风机壳能带着小风机沿着环槽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塔体的外侧固设有扶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扶梯爬到冷却塔上,方便工作人员对冷却塔内的清理与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拎一个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区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区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塔体;11、支架;12、双轴电机;121、上输出轴;122、下输出轴;123、第一扇叶;124、转动盒;125、第一锥齿轮;126、安装架;127、开口;13、转动轴;131、第二锥齿轮;132、固定槽;133、第二扇叶;14、环槽;15、填料;151、消音网;16、进风段;161、进风孔;162、底盘;2、支脚;3、小风机;31、风机壳;311、通风口;312、球形轮;4、集水管;41、集水盒;411、过滤网;42、水泵;43、导管;44、布水管;441、喷雾头;5、扶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支脚2。支脚2位于塔体1的底部,且与塔体1固定连接。塔体1的外侧固设有扶梯5。塔体1的下端固设有一圈支脚2,支脚2远离塔体1的一端插接在地面上,将塔体1固定。扶梯5的下端插接在底面上,上端与塔体1的侧壁固定,使工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爬到塔体1的上端,对冷却塔进行检修和维护。如图2和图3所示,塔体1内固设有支架11,支架11远离塔体1的一端固设有双轴电机12。双轴电机12固设有上输出轴121与下输出轴122。上输出轴121上固设有第一扇叶123。双轴电机12启动,上输出轴121带动第一扇叶123转动,使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与原料进行热交换,将原料内的热量带走,使原料降温冷却。如图2和图4所示,下输出轴122上套设有转动盒124,转动盒124的上方设有第一锥齿轮125。第一锥齿轮125位于转动盒124内,第一锥齿轮125的顶部设有安装架126,安装架126与冷却塔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盒12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开口127,开口127内设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侧壁上固设有扁平状的第二扇叶133。转动轴13上设有凹陷的固定槽132,固定槽132与开口127配合。转动轴13的一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131,第二锥齿轮131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如图2和图5所示,转动轴13远离转动盒124的一端固设有小风机3。小风机3的外侧固设有风机壳31。塔体1内壁设有环槽14,风机壳31位于环槽14内。风机壳3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均嵌设有球形轮312。风机壳31的一侧与环槽14的侧壁贴合,风机壳31的两侧的侧壁开设有若干通风口311。下输出轴122带动转动盒124转动,使转动盒124带动转动轴13,绕着下输出轴122为圆心,开始转动,二号锥齿轮在一号锥齿轮表面滚动,使二号锥齿轮带动转动轴13自身开始转动。转动轴13自身转动会带着小风机3开始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支脚(2),所述支脚(2)位于塔体(1)的底部,且与塔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固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远离塔体(1)的一端固设有双轴电机(12),所述双轴电机(12)固设有上输出轴(121)与下输出轴(122),所述上输出轴(121)上固设有第一扇叶(123),所述下输出轴(122)上套设有转动盒(124),所述转动盒(124)的上方设有第一锥齿轮(125),所述第一锥齿轮(125)位于转动盒(124)内,所述第一锥齿轮(125)的顶部设有安装架(126),所述安装架(126)与冷却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盒(12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开口(127),所述开口(127)内设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一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131),所述第二锥齿轮(131)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所述转动轴(13)远离转动盒(124)的一端固设有小风机(3),所述小风机(3)的外侧固设有风机壳(31),所述塔体(1)内壁设有环槽(14),所述风机壳(31)位于环槽(14)内,所述塔体(1)内设有填料(15),所述填料(15)的下方设有消音网(151),所述塔体(1)的下端固设有进风段(16),所述进风段(16)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161),所述塔体(1)的底端固设有底盘(162),所述底盘(162)呈漏斗形,所述底盘(162)的中心处设有集水管(4),所述集水管(4)远离底盘(162)的一端固设有集水盒(41),所述集水盒(41)内设有水泵(42),所述水泵(42)的输出端上连接有导管(43),所述导管(43)远离水泵(42)的一端与塔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43)的侧壁上插接有两层环形的布水管(44),所述布水管(44)位于塔体(1)内,所述布水管(44)的侧壁固设有若干喷雾头(4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冷却塔,包括塔体(1)和支脚(2),所述支脚(2)位于塔体(1)的底部,且与塔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内固设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远离塔体(1)的一端固设有双轴电机(12),所述双轴电机(12)固设有上输出轴(121)与下输出轴(122),所述上输出轴(121)上固设有第一扇叶(123),所述下输出轴(122)上套设有转动盒(124),所述转动盒(124)的上方设有第一锥齿轮(125),所述第一锥齿轮(125)位于转动盒(124)内,所述第一锥齿轮(125)的顶部设有安装架(126),所述安装架(126)与冷却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盒(12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开口(127),所述开口(127)内设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一端固设有第二锥齿轮(131),所述第二锥齿轮(131)与第一锥齿轮(125)啮合,所述转动轴(13)远离转动盒(124)的一端固设有小风机(3),所述小风机(3)的外侧固设有风机壳(31),所述塔体(1)内壁设有环槽(14),所述风机壳(31)位于环槽(14)内,所述塔体(1)内设有填料(15),所述填料(15)的下方设有消音网(151),所述塔体(1)的下端固设有进风段(16),所述进风段(16)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161),所述塔体(1)的底端固设有底盘(162),所述底盘(162)呈漏斗形,所述底盘(162)的中心处设有集水管(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众鑫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