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继旭专利>正文

点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954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点火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火器。本点火器包括供人手部握持的握把,握把的顶端面处凹设有可供打火机底部由上而下插入的凹槽;在凹槽的打火机按压部所在侧的外壁处设置有可沿凹槽凹设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滑板,且滑板长度方向平行凹槽凹设方向;滑板的底端形成可供手指施力的按压操作端,且滑板的顶端向凹槽槽腔上方延伸有可由上而下的下压打火机按压部的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打火机的点火部能远离操作者手部,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点火操作。

Ign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点火器
本技术属于点火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火器。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用点火工具进行点火,如点蜡烛时、生柴火时、点酒精灶时甚至是点燃气灶时等等。专用的点火工具应用领域较窄,而且相对于普通塑料打火机而言价格也相对高昂,因此应用较少,绝大多数还是使用价格低廉且随处可得的普通打火机。然而,实际使用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酒精灶、燃气灶点火还是点蜡烛、生柴火,由于打火机的点火部与打火机按压部基本平齐,同时普通打火机的火苗长度又有限,不仅某些已架有锅具的燃气灶等逼仄环境中无法使用普通打火机点火,只能先挪开灶台上的锅具后方可进行后续点火操作,同时直接按压打火机点火时也容易发生烧到手或烫到手的情况,使用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而使用可靠便捷的点火器,其基于目前普通打火机的基础上,可使得打火机的点火部能远离操作者手部,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点火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本点火器包括供人手部握持的握把,握把的顶端面处凹设有可供打火机底部由上而下插入的凹槽;在凹槽的打火机按压部所在侧的外壁处设置有可沿凹槽凹设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滑板,且滑板长度方向平行凹槽凹设方向;滑板的底端形成可供手指施力的按压操作端,且滑板的顶端向凹槽槽腔上方延伸有可由上而下的下压打火机按压部的压板。优选的,所述握把处横向贯穿设置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内布置轴线与凹槽凹设方向同向设置的回转螺母,回转螺母通过回转座而回转配合于操作孔的底部孔壁处预留的回转孔处;本点火器还包括用于由下而上的顶升打火机的顶杆,顶杆底部设置外螺纹从而与回转螺母间构成螺纹配合,顶杆的顶部由下而上的贯穿操作孔的顶部孔壁处预设的安装孔从而抵紧于打火机底部处。优选的,所述顶杆的位于凹槽槽腔内的顶端设置有抵紧板,所述抵紧板板面垂直凹槽凹设方向。优选的,所述回转孔外形呈开口小而底部大的二段式的缩紧式阶梯孔状,回转座外形呈直圆柱状且回转座的底端与回转孔的大孔径段间构成轴承配合;回转座的用于固接回转螺母的顶端面处还凹设有用于避让顶杆动作路径的避让孔。优选的,滑板的上升动作以布置于凹槽的打火机按压部所在侧的外壁处的限位块来限定,而滑板的往复直线动作则以滑轨来实现导向目的,滑轨布置于凹槽的打火机按压部所在侧的外壁处并与限位块彼此避让;本点火器还包括确保滑板复位的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一端固接滑板而另一端沿凹槽凹设方向向上延伸并固定于握把处。优选的,压板与滑板间彼此垂直设置,而滑板的底端向外凸设有凸台部以便形成所述按压操作端。优选的,所述压板内板面与滑板内板面之间还设置有衔接彼此的三角板,三角板板面垂直压板及滑板板面,且三角板布置位置与打火机间彼此空间避让。优选的,所述凸台部外形呈梯形块状,且凸台部的朝向打火机所在侧的梯形斜面外形呈内凹的弧面状,在该弧面状的梯形斜面上设置用于增加摩擦力的摩擦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针对目前普通打火机的操作局限性,本技术另辟蹊径的设计了专用于传统打火机的点火器。通过握持握把,并将打火机底部插入凹槽内以便固定,此时操作滑板下拉,即可通过压板相对打火机按压部的下压力而使得打火机点火。上述操作流程,可使得操作者手部远离打火机按压部及点火部,变向的延长了打火机的点火范围,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点火操作。2)、实际操作时,即使是普通的塑料打火机,也不可避免存在诸多型号,而不同型号往往又尺寸各不相同。有鉴于此,本技术在凹槽槽底处布置抵紧板,并通过回转螺母相对顶杆的螺旋作用,以使得顶杆可控的产生升降动作,进而实现对不同型号打火机同步固定效果。打火机由下而上顶动,而压板由上而下的下压,两者结合即可确保打火机的使用位置的恒定性。更具体而言,滑板的升程范围通过限位块的设置而被限定,因此无法持续产生上升动作;当顶杆持续上升从而顶动打火机时,在确保打火机的点火部不工作的前提下,打火机会因压板对打火机按压部的下压力和抵紧板相对打火机底部的上顶力的联合作用下而被固定,以便随时使用。当打火机寿命到期后,则可通过回转螺母的存在而松开顶杆处抵紧板,可极为方便的更换新的打火机。3)、滑板在实际使用时,优选使用滑轨来实现其往复行进动作;此时,可将滑板看作为滑块,从而使其与滑轨间形成导轨滑块配合结构。滑板一方面通过限位块而限定自身上行动作,另一方面则通过拉伸弹簧来保证自身的复位性,其使用极为便捷。4)、三角板的设置,目的在于保护相对脆弱配合的压板与滑板,从而以三角板形成的三角支撑体系,使得压板与滑板间配合更为稳固。凸台部则采用梯形块状,以利用弧面状的梯形斜面来实现便捷化的下压施力目的。摩擦棱则用于进一步提升凸台部与手指间的摩擦力,以进一步实现其便捷化操作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图2为闲置状态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顶杆作上升动作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打火机按压部10-握把11-凹槽12-操作孔13-回转孔14-安装孔15-限位块20-滑板21-压板22-凸台部22a-摩擦棱30-回转螺母31-回转座32-避让孔40-顶杆41-抵紧板50-拉伸弹簧60-三角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1-4,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其主要结构包括握把10、滑板20、带有回转座31的回转螺母30以及带有抵紧板41的顶杆40。其中:握把10外形可参照图1-3所示,其目的在于供人们手握,以便于施力。握把10上可参照图1所示的设置镂空孔,以便于手指勾取或者悬挂。握把10的顶端面处凹设凹槽11,用于供打火机的底部插入,插入状态参照图1所示。凹槽11的槽底处铅垂贯穿设置安装孔14,安装孔14连通握把10处的操作孔12。顶杆40底端由上而下的经由凹槽11而插入操作孔12内,并与位于操作孔12内的回转螺母30间形成螺纹配合。而回转螺母30则依靠回转座31而与回转孔13间形成轴承配合,以实现回转螺母30的空转动作。实际操作时,依靠回转螺母30的自身回转特性,可驱使顶杆40产生可控的升降动作,进而也就能推动打火机产生升降动作。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滑板20通过握把10处预设的滑轨而可产生升降动作。滑板20的顶端横向延伸有如图2-3所示的压板21,而压板21再通过三角板60而与滑板20间形成更为稳固的三角配合。握把10左侧外壁处凸设有限位块15,从而限定滑板20的最大升程,搭配由下而上动作的顶杆40,可彼此配合而如图1所示的卡紧打火机。同时,如图3-4所示,拉伸弹簧50的设置,使得当滑板20被下压而控制打火机点火时,松开滑板20即可利用拉伸弹簧50的复位性而使得滑板20复位,以提升其操作可靠性。滑板20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本点火器包括供人手部握持的握把(10),握把(10)的顶端面处凹设有可供打火机底部由上而下插入的凹槽(11);在凹槽(11)的打火机按压部(a)所在侧的外壁处设置有可沿凹槽(11)凹设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滑板(20),且滑板(20)长度方向平行凹槽(11)凹设方向;滑板(20)的底端形成可供手指施力的按压操作端,且滑板(20)的顶端向凹槽(11)槽腔上方延伸有可由上而下的下压打火机按压部(a)的压板(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本点火器包括供人手部握持的握把(10),握把(10)的顶端面处凹设有可供打火机底部由上而下插入的凹槽(11);在凹槽(11)的打火机按压部(a)所在侧的外壁处设置有可沿凹槽(11)凹设方向作往复直线动作的滑板(20),且滑板(20)长度方向平行凹槽(11)凹设方向;滑板(20)的底端形成可供手指施力的按压操作端,且滑板(20)的顶端向凹槽(11)槽腔上方延伸有可由上而下的下压打火机按压部(a)的压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0)处横向贯穿设置有操作孔(12),所述操作孔(12)内布置轴线与凹槽(11)凹设方向同向设置的回转螺母(30),回转螺母(30)通过回转座(31)而回转配合于操作孔(12)的底部孔壁处预留的回转孔(13)处;本点火器还包括用于由下而上的顶升打火机的顶杆(40),顶杆(40)底部设置外螺纹从而与回转螺母(30)间构成螺纹配合,顶杆(40)的顶部由下而上的贯穿操作孔(12)的顶部孔壁处预设的安装孔(14)从而抵紧于打火机底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0)的位于凹槽(11)槽腔内的顶端设置有抵紧板(41),所述抵紧板(41)板面垂直凹槽(11)凹设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孔(13)外形呈开口小而底部大的二段式的缩紧式阶梯孔状,回转座(31)外形呈直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继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