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8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包括底座组件、旋转中框组件、顶部组件、伸缩杆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顶部组件上;底座组件上安装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滑块以可前后滑动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滑动组件的滑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展开和收合更方便快捷,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属于帐篷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的逐渐普及,人们对自驾游的热情逐年升温,不少旅行发烧友喜欢追寻那些人迹罕至的美景,乐于享受户外露营的快乐。户外露营,帐篷成为首选。车顶帐篷是将帐篷安置在汽车的车顶上,区别于户外露营时在地面上扎置的帐篷,车顶帐篷的安装和使用都非常便捷,而且远离地面,不受地气、湿气的侵入,更为舒适,被誉为“车顶上的家”。目前,市面上的车顶帐篷各式各样,依据展开和收合的操作方式来分,大致有手动式、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三种。但是,各种车顶帐篷的支架结构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安装和收合操作较不方便,使用便利性较差,确实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结构简单,展开和收合更方便快捷,成本相对较低,使用更为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包括底座组件、旋转中框组件、顶部组件、伸缩杆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顶部组件上;底座组件上安装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滑块以可前后滑动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滑动组件的滑块上。所述底座组件具有下盖和垫子,下盖形成凹槽,滑动组件安装在凹槽中。所述滑动组件具有驱动电机、推杆、滑块和轨道,驱动电机和轨道安装在底座组件上,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轨道上,驱动电机通过推杆传动于滑块,使滑块在轨道上滑移。所述滑动组件具有驱动电机、丝杆和滑块,驱动电机和丝杆安装在底座组件上,滑块上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驱动电机传动于丝杆,丝杆带动滑块在丝杆上滑移。所述顶部组件具有上盖,底座组件具有下盖,上盖的后端内部和下盖的前端内部分别安装旋转座,旋转座由两个块件扣合在一起锁固而成,两个块件之间形成穿孔供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框杆和后端框杆穿过,使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的前端内部,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的后端内部。所述底座组件的下盖具有一圈下凸垣,顶部组件的上盖具有一圈上凸垣,且上凸垣的深度大于下凸垣,上凸垣的外轮廓大于下凸垣,旋转中框组件的外轮廓小于下凸垣,使帐篷收合时旋转中框组件容纳在底座组件的下盖中而底座组件容纳在顶部组件的上盖中。所述伸缩杆组件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伸缩杆组件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和顶部组件的两侧内部;所述支撑杆组件也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支撑杆组件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和底座组件的两侧内部。所述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分别安装枢接座,枢接座由两个块件扣合在一起锁固而成,两个块件之间形成穿孔供旋转中框组件的侧边框杆穿过,伸缩杆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枢接在枢接座上。所述伸缩杆组件为伸缩气弹簧。所述顶部组件和底座组件在前端和后端都设有活动锁扣,用于固定收合后的帐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滑动组件的滑动对支撑杆组件进行推拉动作实现旋转中框组件与底部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并通过伸缩杆组件的伸缩动作实现顶部组件与旋转中框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如此完成整个车顶帐篷的展开和收合功能,整个帐篷的结构简单、展开收合都容易,产品成本相对较低,使用也方便,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展开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展开图(省去顶部组件);图4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透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收合过程透视图一;图7是本技术的收合过程透视图二;图8是本技术的收合过程透视图三;图9是本技术的完全收合状态图。标号说明底座组件1,下盖11,凹槽12,下凸垣13;旋转中框组件2,枢接座21,穿孔22;顶部组件3,上盖31,上凸垣32;伸缩杆组件4;支撑杆组件5;滑动组件6,驱动电机61,滑块62,轨道63;旋转座7,穿孔71。具体实施方式需说明的是,本文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包括底座组件1、旋转中框组件2、顶部组件3、伸缩杆组件4和支撑杆组件5。旋转中框组件2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1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2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3的后端。伸缩杆组件4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与顶部组件3上。底座组件1上安装滑动组件6,滑动组件6的滑块62以可前后滑动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组件1上,支撑杆组件5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与滑动组件6的滑块62上。本技术的滑动组件6安装在底座组件1,而不是旋转中框组件2或支撑杆组件5,降低了重心,结构更稳定,减少了活动杆件的承重,避免构件受力变形,操作也更顺畅。为了方便滑动组件6的组装,本技术所述底座组件1具有下盖11和垫子(用以增加舒适性的垫子,可以是充气垫、防潮垫等等,图中未示出),下盖11形成凹槽12,滑动组件6安装在凹槽12中。本技术实施例所示滑动组件6具有驱动电机61、推杆(图中被其它构件遮挡,未能示出)、滑块62和轨道63,驱动电机61和轨道63安装在底座组件1上(如凹槽12中),滑块62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轨道63上,驱动电机61通过推杆传动于滑块62,使滑块62在轨道63上滑移。本技术的所述滑动组件6可以如图所示但不限于图示,还可以是其它形态。比如,所述滑动组件6可以具有驱动电机、丝杆和滑块,驱动电机和丝杆安装在底座组件1上,滑块上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驱动电机传动于丝杆,丝杆通过与螺母配合带动滑块在丝杆上滑移。为了使展开收合操作更顺畅,且展开后支撑更稳定,所述顶部组件3具有上盖31,底座组件1如前述具有下盖11,上盖31的后端内部和下盖11的前端内部分别安装旋转座7,旋转座7由两个块件扣合在一起锁固而成,两个块件之间形成穿孔71供旋转中框组件2的前端框杆和后端框杆穿过,使旋转中框组件2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1的前端内部,而旋转中框组件2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3的后端内部。为了尽量缩小收合后的帐篷体积,本技术所述底座组件1的下盖11具有一圈下凸垣13,顶部组件3的上盖31具有一圈上凸垣32,且上凸垣32的深度大于下凸垣13,上凸垣32的外轮廓大于下凸垣13,旋转中框组件2的外轮廓小于下凸垣13,使帐篷收合时旋转中框组件2完全容纳在底座组件1的下盖11中而底座组件1完全容纳在顶部组件3的上盖31中,如图9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旋转中框组件、顶部组件、伸缩杆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顶部组件上;底座组件上安装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滑块以可前后滑动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滑动组件的滑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旋转中框组件、顶部组件、伸缩杆组件和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底座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顶部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顶部组件上;底座组件上安装滑动组件,滑动组件的滑块以可前后滑动的形式设置在底座组件上,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滑动组件的滑块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具有下盖和垫子,下盖形成凹槽,滑动组件安装在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具有驱动电机、推杆、滑块和轨道,驱动电机和轨道安装在底座组件上,滑块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在轨道上,驱动电机通过推杆传动于滑块,使滑块在轨道上滑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具有驱动电机、丝杆和滑块,驱动电机和丝杆安装在底座组件上,滑块上具有与丝杆配合的螺母,驱动电机传动于丝杆,丝杆带动滑块在丝杆上滑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动款Z型自动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具有上盖,底座组件具有下盖,上盖的后端内部和下盖的前端内部分别安装旋转座,旋转座由两个块件扣合在一起锁固而成,两个块件之间形成穿孔供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陈鸣毛慕华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