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6233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8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包括下盖组件、旋转中框组件、上盖组件、伸缩杆组件和行走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下盖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上盖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上盖组件上;下盖组件的后端安装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传动丝杆的螺母上,下盖组件上还安装用于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电机组件,传动丝杆还配备有可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摇把组件。此结构简单,可方便使用者选择全自动或者全手动进展开和收合,方便操作。

A kind of Z-type roof 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属于帐篷的

技术介绍
随着私家车的逐渐普及,人们对自驾游的热情逐年升温,不少旅行发烧友喜欢追寻那些人迹罕至的美景,乐于享受户外露营的快乐。户外露营,帐篷成为首选。车顶帐篷是将帐篷安置在汽车的车顶上,区别于户外露营时在地面上扎置的帐篷,车顶帐篷的安装和使用都非常便捷,而且远离地面,不受地气、湿气的侵入,更为舒适,被誉为“车顶上的家”。目前,市面上的车顶帐篷各式各样,依据展开和收合的操作方式来分,大致有手动式、半自动式和全自动式三种。手动式帐篷结构,操作时比较费力,对于力气小的使用者或者旅行疲惫的人而言,操作起来较不方便,但对于精力充沛的使用者而言,能让使用者感受到力量的魅力。全自动式帐篷结构,操作省力,方便了力气小的使用者或者旅行疲惫的人,但却少了几分凭借自己的力量完成帐篷收展的乐趣,无法使之尽兴,存有缺憾。半自动式帐篷结构,可以满足使用者手动和全自动的需求,但是,现有的半自动式结构较为复杂,手动和全自动的切换操作也不方便,仍存在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其结构简单,可方便使用者选择全自动或者全手动进展开和收合,方便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包括下盖组件、旋转中框组件、上盖组件、伸缩杆组件和行走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下盖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上盖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上盖组件上;下盖组件的后端安装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传动丝杆的螺母上,下盖组件上还安装用于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电机组件,传动丝杆还配备有可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摇把组件。所述传动丝杆具有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且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分别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行走支撑杆组件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和两个螺母上。所述传动丝杆的左段和右段之间断开,左段和右段之间安装传动箱,传动箱中还安装由电机组件驱动的主动轮和由摇把组件驱动的手摇轮,电机组件通过主动轮和传动箱带动传动丝杆的左段和右段转动,摇把组件通过手摇轮和传动箱带动传动丝杆的左段和右段转动。所述传动箱中安装了左右两个齿轮、主动轮和手摇轮,左右两个齿轮、主动轮和手摇轮都是换向轮,左右两个齿轮与主动轮啮合,同时左右两个齿轮还与手摇轮啮合。所述手摇轮与摇把组件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固定。所述手摇轮的轮心上形成楔形孔,摇把组件上形成楔形头,借助楔形孔和楔形头配合,使摇把组件组装固定在手摇轮上。所述伸缩杆组件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伸缩杆组件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和上盖组件的两侧内部。所述伸缩杆组件为伸缩气弹簧。所述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在前端和后端都设有活动锁扣,用于固定收合后的帐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传动丝杆和螺母配合带动行走支撑杆组件在传动丝杆上行走,再通过行走支撑杆组件的推拉动作实现旋转中框组件与下盖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并通过伸缩杆组件的伸缩动作实现上盖组件与旋转中框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如此完成整个车顶帐篷的展开和收合功能,整个帐篷的展开收合都容易。当启动电机组件带动行走支撑杆组件行走时,实现全自动收展,当启用摇把组件带动行走支撑杆组件行走时,实现手动收展,方便使用者选择,方便操作。此结构简单,产品成本相对较低,更具备市场竞争力。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展开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展开图;图6是本技术的展开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上盖组件收合侧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旋转中框组件收合过程侧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完全收合状态图。标号说明下盖组件1,活动锁扣11;旋转中框组件2;上盖组件3,活动锁扣31;伸缩杆组件4;行走支撑杆组件5;传动丝杆6,螺母61;电机组件7,主动轮71;摇把组件8,手摇轮81;传动箱9,齿轮91。具体实施方式需说明的是,本文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包括下盖组件1、旋转中框组件2、上盖组件3、伸缩杆组件4和行走支撑杆组件5。旋转中框组件2的前端枢接在下盖组件1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2的后端枢接在上盖组件3的后端。伸缩杆组件4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与上盖组件3上。下盖组件3的后端安装传动丝杆6,传动丝杆6上安装螺母61,行走支撑杆组件5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与传动丝杆6的螺母61上,下盖组件3上还安装电机组件7,电机组件7用于自动带动传动丝杆6转动,传动丝杆6还配备有摇把组件8,摇把组件8可手动带动传动丝杆6转动。这样,本技术通过传动丝杆6和螺母61配合带动行走支撑杆组件5在传动丝杆6上行走,再通过行走支撑杆组件5的推拉动作实现旋转中框组件2与下盖组件1的展开和收合,并通过伸缩杆组件4的伸缩动作实现上盖组件3与旋转中框组件2的展开和收合,如此完成整个车顶帐篷的展开和收合功能。当启动电机组件7时,实现全自动收展,当启用摇把组件8时,实现手动收展,方便使用者选择。为了使展开收合的动作更平稳,本技术所述伸缩杆组件4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伸缩杆组件4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的两侧和上盖组件3的两侧内部,所述伸缩杆组件4优选伸缩气弹簧。所述支撑杆组件5也呈对称的设置,相应地,传动丝杆6具有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且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分别安装螺母61,两个行走支撑杆组件5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2的两侧和两个螺母61上,这样,借助方向相反的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可以带动两个螺母61同步向左右行走,由此,带动对称的支撑杆组件5向左右行走。本技术的优化结构是,所述传动丝杆6的左段和右段之间断开,左段和右段之间安装传动箱9,传动箱9中还安装由电机组件7驱动的主动轮71和由摇把组件8驱动的手摇轮81,电机组件7通过主动轮71和传动箱9带动传动丝杆6的左段和右段转动,摇把组件8通过手摇轮81和传动箱9带动传动丝杆6的左段和右段转动。更具体地,可以在传动箱9中安装了左右两个齿轮91、主动轮71和手摇轮81,左右两个齿轮91、主动轮71和手摇轮81都是换向轮,左右两个齿轮81与主动轮71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组件、旋转中框组件、上盖组件、伸缩杆组件和行走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下盖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上盖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上盖组件上;下盖组件的后端安装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传动丝杆的螺母上,下盖组件上还安装用于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电机组件,传动丝杆还配备有可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摇把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组件、旋转中框组件、上盖组件、伸缩杆组件和行走支撑杆组件;旋转中框组件的前端枢接在下盖组件的前端,而旋转中框组件的后端枢接在上盖组件的后端;伸缩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上盖组件上;下盖组件的后端安装传动丝杆,传动丝杆上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与传动丝杆的螺母上,下盖组件上还安装用于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电机组件,传动丝杆还配备有可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的摇把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杆具有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且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左段螺纹和右段螺纹分别安装螺母,行走支撑杆组件呈对称的设置,即两个行走支撑杆组件分别枢接在旋转中框组件的两侧和两个螺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自一体Z型车顶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丝杆的左段和右段之间断开,左段和右段之间安装传动箱,传动箱中还安装由电机组件驱动的主动轮和由摇把组件驱动的手摇轮,电机组件通过主动轮和传动箱带动传动丝杆的左段和右段转动,摇把组件通过手摇轮和传动箱带动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庆陈鸣
申请(专利权)人:秋野地厦门户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