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动力装置和工程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72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舱、动力装置和工程机械。发动机舱包括舱体,舱体用于容纳发动机和对所述发动机进行通风散热,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设置于所述舱体底部和/或所述舱体后部,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舱体顶部。通过优化发动机舱的入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避免噪声向发动机舱前侧和两侧辐射,同时噪声远离操作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舱、动力装置和工程机械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舱、应用该发动机舱的动力装置和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已经普遍用于各种施工现场。工程机械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噪声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噪声来源之一。例如双轮铣槽机,其动力舱内部的发动机和散热风扇等工作时会向外辐射噪声,过高的噪声不但会影响施工现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长期工作在噪声过大的环境中,还会损害驾驶员听力,使驾驶员加速疲劳,从而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双轮铣槽机的施工地点通常位于城市地铁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居民生活区,过高的噪声也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舱,该发动机舱通过优化发动机舱的入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避免噪声向发动机舱前侧和两侧辐射,同时噪声远离操作室。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一种应用该发动机舱的动力装置和工程机械。本技术第一方面公开一种发动机舱,包括舱体,用于容纳发动机和对所述发动机进行通风散热,所述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设置于所述舱体底部和/或所述舱体后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舱体顶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舱包括至少一个导风罩,各所述导风罩与一个入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舱体的对应的入风口处,用于将舱体外部的空气经对应的所述入风口导入舱体内部以对位于所述舱体内部的发动机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包括:外风室,设于所述舱体的外侧,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风室的侧壁上用于接收所述舱体外部的空气的进风口;内风室,设于所述舱体的内侧,与所述外风室通过对应的所述入风口连通,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风室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舱体的内部输出空气的排风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口与所述进风口朝向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还包括导风部,设于所述导风罩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用于防止所述进风口的任意位置与所述排风口的任意位置直线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包括设于所述导风罩的内壁上的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的挡风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块所述挡风板间隔设置以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形成蛇形流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罩的内壁和/或所述导风部上的吸音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第一入风口和第二入风口;所述至少一个导风罩包括与所述第一入风口对应设置的第一导风罩和与所述第二入风口对应设置的第二导风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舱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成部分,各彼此连接的组成部分之间设置第一密封装置。本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舱,为所述的发动机舱;发动机,位于所述发动机舱的舱体内;和散热器,位于所述发动机舱的舱体内,用于为所述发动机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设于所述舱体的后部,所述散热器设于所述发动机的前侧上方,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舱体上位于所述散热器的正上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前方的第一入风口;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下方的第二入风口;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位于所述舱体后侧面上的第三入风口,所述第三入风口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以引入舱体外部的空气对所述发动机的上部进行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舱包括至少一个导风罩,各所述导风罩与一个入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导风罩设于所述舱体的对应的入风口处,用于将舱体外部的空气经对应的所述入风口导入舱体内部以对位于所述舱体内部的发动机进行散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导风罩包括与所述第一入风口对应的第一导风罩,所述第一导风罩的排风口朝向所述发动机;所述至少一个导风罩包括与所述第二入风口对应的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二导风罩的排风口朝向所述舱体的后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体顶部靠近所述第三入风口的区域相对于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区域位置下沉。本技术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任一所述的动力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位于所述舱体后侧面上的第三入风口,所述第三入风口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上方以引入舱体外部的空气对所述发动机的上部进行散热,所述工程机械还包括设于所述舱体后部的配重,所述配重与所述发动机舱的后侧面之间设有吸音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程机械包括承载所述动力装置的转台,所述发动机舱与所述转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程机械为双轮铣槽机。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的至少一个入风口设置于舱体底部和/或舱体后部,出风口位于所述舱体顶部,通过优化发动机舱的入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位置,避免噪声向发动机舱前侧和两侧辐射,同时噪声远离操作室。基于本技术提供的动力装置和双轮铣槽机也能具有类似有益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风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用于容纳发动机(20)和对所述发动机(20)进行通风散热,所述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入风口和出风口(101),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设置于所述舱体底部和/或所述舱体后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舱体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用于容纳发动机(20)和对所述发动机(20)进行通风散热,所述舱体包括至少一个入风口和出风口(101),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设置于所述舱体底部和/或所述舱体后部,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舱体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包括至少一个导风罩(4),各所述导风罩(4)与一个入风口对应设置,所述导风罩(4)设于所述舱体的对应的入风口处,用于将舱体外部的空气经对应的所述入风口导入舱体内部以对位于所述舱体内部的发动机(20)进行散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4)包括:
外风室(42),设于所述舱体的外侧,包括设置于所述外风室(42)的侧壁上用于接收所述舱体外部的空气的进风口;
内风室(41),设于所述舱体的内侧,与所述外风室(42)通过对应的所述入风口连通,包括设置于所述内风室(41)的侧壁上用于向所述舱体的内部输出空气的排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与所述进风口朝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4)还包括导风部,设于所述导风罩(4)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排风口之间,用于防止所述进风口的任意位置与所述排风口的任意位置直线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设于所述导风罩(4)的内壁上的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的挡风板(4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挡风板(43)间隔设置以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排风口之间形成蛇形流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4)包括设置于所述导风罩(4)的内壁和/或所述导风部上的吸音材料。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4)设于所述舱体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入风口包括第一入风口(501)和第二入风口(502);
所述至少一个导风罩(4)包括与所述第一入风口(501)对应设置的第一导风罩和与所述第二入风口(502)对应设置的第二导风罩。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组成部分,各彼此连接的组成部分之间设置第一密封装置。


12.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