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572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包括具有延伸结构且断面为U形的管廊本体、盖合在所述管廊本体顶部的管廊盖板、设置于所述管廊本体中的管廊水平隔板、若干个沿所述管廊本体延伸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管廊盖板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之间的管廊竖直隔板;所述管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上端的盖板底部槽,所述管廊水平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下端的隔板顶部槽;每个所述盖板底部槽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盖板通孔,每个所述隔板顶部槽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通孔;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盖板通孔和所述隔板通孔的通孔封闭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较强、可以大批量生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产品
,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管廊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地下管廊的通畅性、建设低成本性和维护便捷性,越来越多的城市新区以及老城改造选择采用多功能的综合管廊。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地下综合管廊大多是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结构并安排供应商进行定制,因此导致地下综合管廊的产品开发成本较高;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强、可以大批量生产的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以降低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具有通用性较强、可以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包括具有延伸结构且断面为U形的管廊本体、盖合在所述管廊本体顶部的管廊盖板、设置于所述管廊本体中且平行于所述管廊盖板的管廊水平隔板、若干个沿所述管廊本体延伸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管廊盖板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之间的管廊竖直隔板;所述管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上端的盖板底部槽,所述管廊水平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下端的隔板顶部槽;每个所述盖板底部槽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盖板通孔,每个所述隔板顶部槽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通孔;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盖板通孔和所述隔板通孔的通孔封闭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廊本体的侧壁上端内侧设置有盖板安装台阶,所述管廊盖板沿所述管廊本体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缘放置在所述盖板安装台阶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廊本体的下部断面为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的梯形结构,所述管廊水平隔板的断面也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管廊水平隔板的断面上底长度等于所述管廊本体的下部断面上底长度,所述管廊水平隔板的断面下底长度大于所述管廊本体的下部断面下底长度且小于所述管廊本体的下部断面上底长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封闭塞包括直径等于所述盖板通孔和所述隔板通孔直径的塞本体部、以及直径等于所述盖板底部槽和所述隔板顶部槽宽度且大于所述盖板通孔和所述隔板通孔直径的塞限位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廊本体、所述管廊盖板、所述管廊水平隔板以及所述管廊竖直隔板均为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通孔封闭塞为橡胶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通过设置管廊本体、管廊盖板、管廊水平隔板、管廊竖直隔板以及通孔封闭塞,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区段的装配结构,使用灵活、通用性较强,从而可以大批量生产以降低地下综合管廊的应用成本;此外还具有便于维护内部各输送单元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在某一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在另一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管廊盖板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图1至图4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包括具有延伸结构且断面为U形的管廊本体1、盖合在所述管廊本体1顶部的管廊盖板2、设置于所述管廊本体1中且平行于所述管廊盖板2的管廊水平隔板3、若干个沿所述管廊本体1延伸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管廊盖板2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之间的管廊竖直隔板4;所述管廊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上端的盖板底部槽21,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下端的隔板顶部槽31;每个所述盖板底部槽2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盖板通孔22,每个所述隔板顶部槽3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通孔32;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的通孔封闭塞5。具体地,所述管廊本体1的侧壁上端内侧设置有盖板安装台阶11,所述管廊盖板2沿所述管廊本体1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缘放置在所述盖板安装台阶11上。所述管廊本体1的下部断面为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的梯形结构,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断面也为梯形结构,且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断面上底长度等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下部断面上底长度,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断面下底长度大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下部断面下底长度且小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下部断面上底长度。所述通孔封闭塞5包括直径等于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直径的塞本体部、以及直径等于所述盖板底部槽21和所述隔板顶部槽31宽度且大于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直径的塞限位帽。所述管廊本体1、所述管廊盖板2、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以及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均为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通孔封闭塞5为橡胶制成。生产加工时,整个的所述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其组件及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管廊盖板2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之间的空间被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分割成分别用于放置燃气输送管道、自来水管道、电力输送线路等多个分割腔;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下部为排污管道。如图2所示,在某一段时,位于最左侧的电力输送线路需要外接线路时,可以将相邻的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及其对应的所述盖板通孔22中的所述通孔封闭塞5卸除,即可通过所述盖板通孔22将外接线路引出;如图3所示,在另一段时,自来水管道需要外接支管时,可以将相邻的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及其对应的所述盖板通孔22中的所述通孔封闭塞5卸除,即可通过所述盖板通孔22将自来水支管引出。如图2和图3所示,最中间的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及其对应的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中的所述通孔封闭塞5均被卸除,此时可以使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下部的排污管道连通地面,用于作为排污下水道口;最右侧的燃气输送管道在图2和图3这两段均有引出支管路。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延伸结构且断面为U形的管廊本体(1)、盖合在所述管廊本体(1)顶部的管廊盖板(2)、设置于所述管廊本体(1)中且平行于所述管廊盖板(2)的管廊水平隔板(3)、若干个沿所述管廊本体(1)延伸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管廊盖板(2)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之间的管廊竖直隔板(4);所述管廊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上端的盖板底部槽(21),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下端的隔板顶部槽(31);每个所述盖板底部槽(2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盖板通孔(22),每个所述隔板顶部槽(3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通孔(32);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的通孔封闭塞(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延伸结构且断面为U形的管廊本体(1)、盖合在所述管廊本体(1)顶部的管廊盖板(2)、设置于所述管廊本体(1)中且平行于所述管廊盖板(2)的管廊水平隔板(3)、若干个沿所述管廊本体(1)延伸方向竖直设置于所述管廊盖板(2)和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之间的管廊竖直隔板(4);所述管廊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上端的盖板底部槽(21),所述管廊水平隔板(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若干个所述管廊竖直隔板(4)下端的隔板顶部槽(31);每个所述盖板底部槽(2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盖板通孔(22),每个所述隔板顶部槽(31)中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通孔(32);还包括用于堵塞所述盖板通孔(22)和所述隔板通孔(32)的通孔封闭塞(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多功能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本体(1)的侧壁上端内侧设置有盖板安装台阶(11),所述管廊盖板(2)沿所述管廊本体(1)延伸方向的两侧边缘放置在所述盖板安装台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举徐建孙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