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67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抛光装置,包括反应容器、超声波发生器、电解液储存箱和电源;所述反应容器内设有导电板;所述反应容器的口部架设有导电杆;所述反应容器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第三进液孔、第四进液孔和出液孔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连通,这样能够使得电解抛光液在反应容器中旋转流动,并且与电解液储存箱之间能够循环流动,能够除去阴极产生的气泡以及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杂质,使得抛光效果更好。

An electro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解抛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马氏体不锈钢经过热处理后,其表面硬度,强度,耐磨性显著增强,价格也相对便宜,因而常被作为医疗器械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临床医生的方便使用,医疗器械总是被设计成具有孔结构的零部件,有些是盲孔,有些是细长孔,有些是螺纹孔等等。而作为医疗器械的基本要求,零部件内表面必须是光滑的,不得有毛刺,锋棱,热处理产生的氧化皮等杂质。因此这种医疗器械的小孔内表面必须经过抛光处理才能达到质量要求。对于小孔内表面,采用机械抛光方式容易破坏孔结构,产品合格率低;而化学抛光对去除毛刺,热处理产生的氧化皮效果差强人意,因此电解抛光就成了这种产品的内表面抛光的首选方法。但是,目前的电解抛光的设备大多都采用传统的设备,传统的设备在抛光时,阴极附近会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容易影响抛光的质量,而且电解时,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杂质也会影响抛光的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解抛光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电解抛光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装置,包括反应容器、超声波发生器、电解液储存箱和电源;所述电解液储存箱内盛有上述的电解抛光液;所述反应容器内设有导电板;所述反应容器的口部架设有导电杆;所述反应容器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第三进液孔、第四进液孔和出液孔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连通,并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为电解反应提供超声波;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导电杆和导电板。所述反应容器由钢化玻璃制成。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底部和电解液储存箱的内底部均设有可设定温度的电加热管;所述反应容器的内壁上设有伸入电解抛光液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解液的温度。所述反应容器的左右两侧壁的顶面上沿前后方向均布有安装槽;所述导电杆的两端卡接在安装槽内。所述导电杆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的挂接槽,并且挂接槽沿导电杆的轴向均布设置。所述反应容器的口部设有上小下大的漏斗状封盖;所述封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电解液储存箱,并且在反应容器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反应容器的底部设有出液孔;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第三进液孔、第四进液孔和出液孔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连通,这样能够使得电解抛光液在反应容器中旋转流动,并且与电解液储存箱之间循环流动,能够除去阴极产生的气泡以及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杂质,使得抛光效果更好。(2)本技术的反应容器采用钢化玻璃,不仅不会被浓硫酸腐蚀,而且也不会阻隔超声波的透过。(3)本技术采用温度可设定的加热管,可以随时调节加热温度,确保电解在良好的温度下进行。(4)本技术设置了温度传感器,能够对电解抛光液的温度进行实施控制,保证电解温度。(5)本技术设置了封盖,避免有害气体被人吸入,安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反应容器1、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出液孔1-5、安装槽1-6、电解液储存箱2、导电板3、导电杆4、挂接槽4-1、电加热管5、计量泵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左右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即为描述的前后方向,图1朝向的一方为描述的上方。(实施例1)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抛光装置,包括反应容器1、超声波发生器、电解液储存箱2和电源。电解液储存箱2内盛有上述的电解抛光液。反应容器1内设有导电板3。反应容器的左右两侧壁的顶面上沿前后方向均布有安装槽1-6。导电杆4的两端卡接在安装槽1-6内。反应容器1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1-1,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1-2,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1-3,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1-4。反应容器1的底部设有出液孔1-5。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2连通,并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6。超声波发生器为电解反应提供超声波。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导电杆4和导电板3。调节计量泵6的流量,使得进液量等于出液量。反应容器1优选采用5毫米厚的钢化玻璃制成,既能够防止腐蚀,又能够使得超声波具有良好的穿透性。为了保证电解的温度,在反应容器1的内底部和电解液储存箱2的内底部均设有可设定温度的电加热管5。反应容器1的内壁上设有伸入电解抛光液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电解抛光液的温度,电加热管由控制柜控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柜电性连接,控制柜采用本领域的常规设计即可,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柜控制电加热管5加热,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控制柜控制电加热管5停止加热,保证电解抛光液的温度。为了方便待抛光工件的安装,在导电杆4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环形的挂接槽4-1,并且挂接槽4-1沿导电杆4的轴向均布设置。为了防止电解产生的废气危害身体健康,在反应容器1的口部设置了上小下大的漏斗状封盖。封盖的顶部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连接外部废气处理设备。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2连通,并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6,调节每个管路上的计量泵6的流量使得进液量等于出液量,保证反应容器1与电解液储存箱2之间的流量稳定,电解液分别经过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后在反应容器中形成旋转的流向,能够除去阴极附近的气泡,同时能够清除工件表面的杂质,使得抛光效果更好。以上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1)、超声波发生器、电解液储存箱(2)和电源;所述电解液储存箱(2)内盛有电解抛光液;所述反应容器(1)内设有导电板(3);所述反应容器(1)的口部架设有导电杆(4);所述反应容器(1)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1-1),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1-2),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1-3),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1-4);所述反应容器(1)的底部设有出液孔(1-5);所述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2)连通,并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6);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为电解反应提供超声波;所述电源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导电杆(4)和导电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容器(1)、超声波发生器、电解液储存箱(2)和电源;所述电解液储存箱(2)内盛有电解抛光液;所述反应容器(1)内设有导电板(3);所述反应容器(1)的口部架设有导电杆(4);所述反应容器(1)前端面的左侧设有第一进液孔(1-1),左端面的后侧设有第二进液孔(1-2),后端面的右侧设有第三进液孔(1-3),右端面的前侧设有第四进液孔(1-4);所述反应容器(1)的底部设有出液孔(1-5);所述第一进液孔(1-1)、第二进液孔(1-2)、第三进液孔(1-3)、第四进液孔(1-4)和出液孔(1-5)均通过管路与电解液储存箱(2)连通,并且每条管路上均设有计量泵(6);所述超声波发生器为电解反应提供超声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文刘忙仔杨俊峰赵洪军刘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