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氧推流水体上下循环交换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河湖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充氧推流水体上下循环交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河湖治理的微气泡发生技术主要有分散空气法、溶气释气法等,但分散空气法、溶气释气法等因设备结构复杂、气泡生成效率低等因素制约,难以在河湖治理中广泛推广使用。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CN201020598518.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微纳米推流曝气机,它包括潜污泵、射流器,潜污泵、射流喷嘴、射流器射流管、进气管;其中潜污泵运转时吸入水并通过波纹管连通射流器的射流喷嘴,将水流通过射流喷嘴喷射出去,高速的喷射水流形成引流作用,将进气管进入的空气与水混合成为含有气泡的射流,射流器射流管连通在射流器出口端,并将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通过微纳米气泡发射管连通在射流器射流管上,从而产生微米级小气泡进入水中。虽然该技术专利设计方案效率较高、氧利用率较高,但存在推流和曝气耦合性较差、无法实现水体上下层交换的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氧、推流和水体交换于一体的微纳米气泡装置,其增氧效率高,通量大,气泡在水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氧推流水体上下循环交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器本体(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内含管(3)、引流支管(4)、喉管支管(5)和潜污泵(6),潜污泵(6)通过电磁阀与射流器本体(1)相连,射流器本体(1)的喉管支管(5)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的出水口连接,射流器本体(1)的扩散管中设置有内含管(3),在内含管(3)距出口端1/3处设计有一根引流支管(4),引流支管(4)伸入水体下层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氧推流水体上下循环交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器本体(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内含管(3)、引流支管(4)、喉管支管(5)和潜污泵(6),潜污泵(6)通过电磁阀与射流器本体(1)相连,射流器本体(1)的喉管支管(5)与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的出水口连接,射流器本体(1)的扩散管中设置有内含管(3),在内含管(3)距出口端1/3处设计有一根引流支管(4),引流支管(4)伸入水体下层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氧推流水体上下循环交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含管(3)采用渐缩式半文丘里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东,赵龙,申彪,王浩,蒋云钟,殷俊暹,刘家宏,李丽娟,杨珂,吕冠梦,张萍,杨明祥,孔繁鑫,刘跃龙,杨金,董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域生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