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56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载荷试验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减小对千斤顶的损伤,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载荷板和支撑环;还包括四组固定机构,支撑环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孔,四组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四组固定孔内部,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杆、夹紧杆、固定环、左螺纹杆、右螺纹杆、转盘、旋转杆和限位块,固定杆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夹紧口和过渡口,固定环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夹紧杆内部设置有调节腔,夹紧杆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调节口,夹紧杆左端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载荷试验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载荷试验中,对千斤顶进行支撑固定的装置,其在载荷试验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包括载荷板、支撑环和四组螺栓,支撑环底端与载荷板顶侧壁连接,支撑环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螺纹孔,四组螺栓分别螺装穿过四组螺纹孔;现有的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使用时,将千斤顶插入支撑环内部,旋转四组螺栓使四组螺栓螺装穿过支撑环的长度变化,四组螺栓将千斤顶固定;现有的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使用中发现,四组螺栓发生位移时均需旋转,此种固定方式对千斤顶外壁损害较大,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减小对千斤顶的损伤,提高使用可靠性的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包括载荷板和支撑环,支撑环底端与载荷板顶侧壁连接;还包括四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环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孔,四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四组固定孔内部,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杆、夹紧杆、固定环、左螺纹杆、右螺纹杆、转盘、旋转杆和限位块,一组所述固定孔内侧壁与固定杆外侧壁左端连接,固定杆内部设置有固定腔,固定杆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夹紧口和过渡口,所述夹紧杆右端沿夹紧口插入固定腔内部,所述固定环外侧壁与固定腔内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固定环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旋转杆与滚珠轴承键连接,旋转杆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螺纹杆右端和右螺纹杆左端连接,夹紧杆内部设置有调节腔,夹紧杆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调节口,所述左螺纹杆左端沿调节口螺装插入调节腔内部,右螺纹杆右端与转盘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限位块顶端与固定腔顶端的左端连接,夹紧杆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入限位槽内部,夹紧杆左端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所述支撑环右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环左侧壁设置有出气孔,安装孔内侧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安装孔内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三组安装杆,三组安装杆一端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安装盘,安装盘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所述过渡口内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环,橡胶环内侧壁与旋转杆外侧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螺装至右螺纹杆上,并且螺母左端与固定杆左侧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转动杆、挡板和操作环,所述转动杆左端与转盘右侧壁顶端连接,转动杆右端穿过操作环然后与挡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每组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防脱块,所述防脱块底端与固定腔底端的左端连接,所述夹紧杆底端设置有防脱槽,防脱块插入防脱槽内部。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所述橡胶垫左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凸起。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所述四组固定孔内侧壁和四组所述固定杆外侧壁纵向截面形状为相同的四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固定环内部设有滚珠轴承,旋转转盘,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和旋转杆均可自转,左螺纹杆螺装插入夹紧杆内部,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夹紧杆较难发生转动,从而旋转转盘使夹紧杆插入固定杆内部的长度发生变化,将千斤顶放入到支撑环内部,旋转四组固定机构的四组转盘使四组夹紧板上的四组橡胶垫与千斤顶直接接触,将千斤顶固定起来,四组固定机构的夹紧杆产生位移时不发生转动,减小对千斤顶的损伤,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位于右侧的一组固定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左过滤网、右过滤网、安装杆、电机、安装盘和扇叶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载荷板;2、支撑环;3、固定杆;4、夹紧杆;5、固定环;6、左螺纹杆;7、右螺纹杆;8、转盘;9、旋转杆;10、限位块;11、滚珠轴承;12、夹紧板;13、橡胶垫;14、左过滤网;15、右过滤网;16、安装杆;17、电机;18、安装盘;19、扇叶;20、橡胶环;21、螺母;22、转动杆;23、挡板;24、操作环;25、防脱块;26、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包括载荷板1和支撑环2,支撑环2底端与载荷板1顶侧壁连接;还包括四组固定机构,支撑环2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孔,四组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四组固定孔内部,每组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杆3、夹紧杆4、固定环5、左螺纹杆6、右螺纹杆7、转盘8、旋转杆9和限位块10,一组固定孔内侧壁与固定杆3外侧壁左端连接,固定杆3内部设置有固定腔,固定杆3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夹紧口和过渡口,夹紧杆4右端沿夹紧口插入固定腔内部,固定环5外侧壁与固定腔内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固定环5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11,旋转杆9与滚珠轴承11键连接,旋转杆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螺纹杆6右端和右螺纹杆7左端连接,夹紧杆4内部设置有调节腔,夹紧杆4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调节口,左螺纹杆6左端沿调节口螺装插入调节腔内部,右螺纹杆7右端与转盘8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限位块10顶端与固定腔顶端的左端连接,夹紧杆4顶端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10插入限位槽内部,夹紧杆4左端设置有夹紧板12,夹紧板12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3;固定环内部设有滚珠轴承,旋转转盘,左螺纹杆、右螺纹杆和旋转杆均可自转,左螺纹杆螺装插入夹紧杆内部,在限位块的作用下,夹紧杆较难发生转动,从而旋转转盘使夹紧杆插入固定杆内部的长度发生变化,将千斤顶放入到支撑环内部,旋转四组固定机构的四组转盘使四组夹紧板上的四组橡胶垫与千斤顶直接接触,将千斤顶固定起来,四组固定机构的夹紧杆产生位移时不发生转动,减小对千斤顶的损伤,提高使用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支撑环2右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环2左侧壁设置有出气孔,安装孔内侧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14和右过滤网15,安装孔内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三组安装杆16,三组安装杆16一端设置有电机17,电机17输出端设置有安装盘18,安装盘18外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扇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包括载荷板(1)和支撑环(2),支撑环(2)底端与载荷板(1)顶侧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环(2)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孔,四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四组固定孔内部,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杆(3)、夹紧杆(4)、固定环(5)、左螺纹杆(6)、右螺纹杆(7)、转盘(8)、旋转杆(9)和限位块(10),一组所述固定孔内侧壁与固定杆(3)外侧壁左端连接,固定杆(3)内部设置有固定腔,固定杆(3)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夹紧口和过渡口,所述夹紧杆(4)右端沿夹紧口插入固定腔内部,所述固定环(5)外侧壁与固定腔内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固定环(5)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11),所述旋转杆(9)与滚珠轴承(11)键连接,旋转杆(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螺纹杆(6)右端和右螺纹杆(7)左端连接,夹紧杆(4)内部设置有调节腔,夹紧杆(4)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调节口,所述左螺纹杆(6)左端沿调节口螺装插入调节腔内部,右螺纹杆(7)右端与转盘(8)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限位块(10)顶端与固定腔顶端的左端连接,夹紧杆(4)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0)插入限位槽内部,夹紧杆(4)左端设置有夹紧板(12),夹紧板(12)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包括载荷板(1)和支撑环(2),支撑环(2)底端与载荷板(1)顶侧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固定机构,所述支撑环(2)前半区域、后半区域、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四组固定孔,四组所述固定机构分别安装在四组固定孔内部,每组所述固定机构均包括固定杆(3)、夹紧杆(4)、固定环(5)、左螺纹杆(6)、右螺纹杆(7)、转盘(8)、旋转杆(9)和限位块(10),一组所述固定孔内侧壁与固定杆(3)外侧壁左端连接,固定杆(3)内部设置有固定腔,固定杆(3)左侧壁和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夹紧口和过渡口,所述夹紧杆(4)右端沿夹紧口插入固定腔内部,所述固定环(5)外侧壁与固定腔内侧壁右半区域连接,固定环(5)内部设置有滚珠轴承(11),所述旋转杆(9)与滚珠轴承(11)键连接,旋转杆(9)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螺纹杆(6)右端和右螺纹杆(7)左端连接,夹紧杆(4)内部设置有调节腔,夹紧杆(4)右侧壁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调节口,所述左螺纹杆(6)左端沿调节口螺装插入调节腔内部,右螺纹杆(7)右端与转盘(8)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限位块(10)顶端与固定腔顶端的左端连接,夹紧杆(4)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10)插入限位槽内部,夹紧杆(4)左端设置有夹紧板(12),夹紧板(12)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水平载荷试验研究的回弹式千斤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2)右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支撑环(2)左侧壁设置有出气孔,安装孔内侧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14)和右过滤网(15),安装孔内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三组安装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景军魏剑荣晓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兵北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