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486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制冷管路,制冷管路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制冷模块包括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固定嵌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第一连接件并与制冷管路的入口端过盈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凹腔部中,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第二连接并与制冷管路的出口端过盈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凹腔部中,第一凹腔部和第二凹腔部在同一端面且固设有磁性吸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快速可拆卸连接。

A connection device between the refrigeration module and the refrigeration pipeline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s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调服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环境下,人的生理机能会出异常改变,比如大量出汗会让心血管负担加重,如高温超过人体的承受极限,轻则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判断力;严重则会引发中暑的现象;如得不到及时救护,更有可能导致猝死。为适应现代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特殊环境和热环境下工作人员由于热应激效应造成的体能消耗过快,作业能力下降,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等问题,开展智能空调服装研制是必须和非常必要的。在航空、航海、野战、生化、消防、核工业等领域制冷空调费是保障人员生命健康必要条件,在交通、冶金、采矿、医疗和体育、建筑施工现场、驾驶、户外运动等高温工作场所和领域,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空调服中制冷模块体积较大,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通常都是通过管路、抱箍连接的,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冷模块体积小型化后,采用传统的管路和抱箍的组合连接已经不再适用,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如果实现快速的可拆卸连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能够实现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快速可拆卸连接,操作简单、且方便,有利于维护、维修以及拆卸后的衣服清洗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制冷管路,所述的制冷管路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制冷模块包括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嵌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入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凹腔部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二连接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出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凹腔部中,第一凹腔部和第二凹腔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同一端面、并在所述端面固设有磁性吸附件;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的连接件本体能够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相互贴合且采用能够被其吸附固定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四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时,所述的第三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一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二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冷端出口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热端入口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的制冷模块依靠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在各自的长度方向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的第二连接件采用薄片结构。可选地,所述的第一凹腔部中的第一连接管的外圆周还设置环槽,环槽内布置有密封胶垫,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第三连接管过盈连接时、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端部抵接所述的密封胶垫;所述的第二凹腔中的第二连接管的外圆周也设置有环槽,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的第四连接管过盈连接时、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端部抵接对应的密封胶垫。可选地,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的第四连接管在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连接段均采用波纹管结构。可选地,所述的制冷模块采用半导体制冷。可选地,所述的制冷模块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铝块、制冷片、隔热垫和导冷块,所述的导冷块中设置有往复式盘绕结构的导冷通道,所述的导冷通道的一端为所述的冷端出口、另外一端为所述的热端入口。可选地,所述的制冷模块还分别连接有电池模块和控制器模块,所述的制冷模块与电池模块采用插接连接,所述的制冷模块与所述的控制器模块采用插接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制冷管路、第二连接件连接制冷模块,然后依靠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将制冷管路与制冷模块的快速连接,连接简单且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调服的制冷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调服的制冷管路与制冷模块的连接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分解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分解状态侧视局部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组合状态侧视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00-制冷管路,110-第一主管路,120-第二主管路,130-第三主管路,210-第一连接件,211-第一连接管,212-第二连接管,213-密封胶垫,214-磁性吸附件,220-第二连接件,221-连接件本体,222-第三连接管,223-第四连接管,300-制冷模块,400-电池模块,500-控制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本技术的空调服的制冷模块300与制冷管路100的连接装置,包括制冷模块300和制冷管路100,制冷管路100布置于衣服夹层中、用于对人体进行制冷,而制冷模块300用于供给制冷管路100循环制冷、提供制冷原动力。制冷模块300采用半导体制冷,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铝块、制冷片、隔热垫和导冷块,导冷块中设置有往复式盘绕结构的导冷通道,导冷通道的一端为冷端出口、另外一端为热端入口。制冷模块300还分别连接有电池模块400和控制器模块500,制冷模块300与电池模块400采用插接连接,制冷模块300与控制器模块500采用插接连接。电池模块400、制冷模块300以及控制器模块500依次并排插接连接后,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整体。电池模块400采用蓄电池,通过蓄电池提供电能,驱动制冷模块300工作,从而将制冷管路100中的制冷介质循环制冷。制冷介质可以采用水等比热容较高的液体,也可以采用比热容较高的气体。制冷管路100是包括第一主管路110、第二主管路120和第三主管路130,第一主管路110为环形布置,设置在衣服夹层的上端部,第二主管路120为环形布置,设置衣服夹层的下端部,第一主管路110连接第三主管路130的一端,第三主管路130的另外一端则作为制冷管路100的入口端;第二主管路120的两端均作为制冷管路100的出口端。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210和第二连接件220,第一连接件210固定嵌设有第一连接管211和第二连接管212,第一连接管211的一端延伸出第一连接件210并与制冷管路100的入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211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10的第一凹腔部中,第二连接管212的一端延伸出第二连接并与制冷管路100的出口端过盈连接,第二连接管212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制冷管路,所述的制冷管路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制冷模块包括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嵌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入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凹腔部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二连接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出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凹腔部中,第一凹腔部和第二凹腔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同一端面、并在所述端面固设有磁性吸附件;/n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的连接件本体能够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相互贴合且采用能够被其吸附固定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四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时,所述的第三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一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二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冷端出口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热端入口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服的制冷模块与制冷管路的连接装置,包括制冷模块和制冷管路,所述的制冷管路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制冷模块包括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固定嵌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入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凹腔部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的第二连接并与所述的制冷管路的出口端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位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凹腔部中,第一凹腔部和第二凹腔部均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同一端面、并在所述端面固设有磁性吸附件;
所述的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的连接件本体能够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相互贴合且采用能够被其吸附固定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三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四连接管固定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且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件本体一侧、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的连接本体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的磁性吸附件吸附连接时,所述的第三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一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能够进入所述的第二凹腔部中,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过盈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冷端出口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连接管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的制冷模块的热端入口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的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平黄勤陆黄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