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452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模内标签膜包括依次相叠的仿纸涂层、基层和粘接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相叠的外表层、外次表层、芯层、内次表层和内表层,其中外表层与仿纸涂层相连,内表层与粘接层相连。该模内标签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粘接性能和印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标签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模内标签膜指的是预先印刷好的纸张、合成物或薄腆标签,背面涂有特别的热熔胶粘剂,在塑料吹制、注塑或热成型前放在模型里面,以生成塑料瓶或盆。标签与容器组成一个整体,标签和瓶体基本在同一个平面上,看不见标签的边缘,就好像是将图文直接印在瓶体表面上一样。采用模内标签就不再需要贴标机。因此模内标签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新型技术。CN201725492U公开了一种模内标签,包括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基材层、一面附着于所述基材层上表面的印刷层,还包括:与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连接的粘层;与所述印刷层另一面连接的光层。该模内标签不易从塑胶容器上剥离,并且光层能够防静电、抗油污、抗氧化,并且使模内标签不容易褪色;另外,该模内标签多层结构能够使印刷层的油墨平整地附着在基材层上,并更好地保护印刷层上油墨所形成的图案或文字,并且提高模内标签的耐刮擦性及耐晒性。CN108877486A公开了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高分子基材膜、镀银印刷膜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模内热塑膜,镀银印刷膜包括第一粘接层、镀银镭射膜、第二粘接层及透明保护层,所述镀银镭射膜包括高分子基底层及激光镭射银层,镀银镭射膜使得所述模内标签膜具有优良的亮泽度,另外,所述透明保护层在保证模内标签膜上的信息完整及清晰地显示给消费者的同时,还对所述模内标签膜起着防护外界损坏的作用。CN108922375A公开了一种热交联型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热交联型模内标签膜通过将镀银印刷膜粘附在高分子基材膜的外表面上,然后将聚氨酯胶粘剂熔融后涂覆在高分子基材膜的内表面上,再将熔融后的高密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涂覆在聚氨酯胶粘剂上,固化后得到过渡粘接层和高密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模内热塑层,接着将低密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熔融后涂覆在高密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模内热塑层上,并且采用冷压网纹辊进行冷压操作,在形成的低密度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模内热塑层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网状排气网格,得到了排气性能良好的模内标签。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产品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模内标签膜的高要求就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内标签很难做到兼具优良的机械性能、丰富的印面效果、优秀的粘接性能,因此,开发一种兼具优良的机械性能、丰富的印面效果和仿纸效果、优秀的粘接性能的新型模内标签膜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标签膜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内标签膜,所述模内标签膜包括依次相叠的仿纸涂层、基层和粘接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相叠的外表层、外次表层、芯层、内次表层和内表层,其中外表层与仿纸涂层相连,内表层与粘接层相连。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模内标签膜具有仿纸涂层、基层和粘接层三层主体结构,其中基层进一步具有外表层、外次表层、芯层、内次表层和内表层五层结构,此独特的结构使该模内标签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优选地,所述基层的厚度为50-110μm,例如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或110μm等。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35-85μm,例如35μm、40μm、45μm、55μm、65μm、75μm、80μm或85μm等。将芯层厚度特定选择在此范围内,能够使模内标签膜具有足够的支撑效果,若厚度进一步增加则会使膜内标签整体厚度增加,模内标签边缘与容器的一体性和模内标签边缘的容积强度会变差,若厚度进一步减小则会支撑效果有限,机械性能下降,模切性能变差。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抗静电剂和无机物粉末。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共聚丙烯树脂、均聚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共聚丙烯树脂和均聚丙烯树脂的组合、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组合、均聚丙烯树脂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优选地,所述抗静电剂包括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乙氧基化烷基酸胺、乙氧基月桂酷胺、甘油-硬脂酸酯、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磷酸碱金属盐或二硫代氨基甲酸碱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和乙氧基化烷基酸胺的组合、乙氧基月桂酷胺和甘油-硬脂酸酯的组合、烷基磺酸碱金属盐和磷酸碱金属盐的组合等。优选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和/或乙氧基化烷基酸胺。优选地,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钙、二氧化钛、滑石粉、硫酸钡或高岭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碳酸钙和二氧化钛的组合、滑石粉和硫酸钡的组合、二氧化钛和硫酸钡的组合等。优选碳酸钙和/或二氧化钛。优选地,所述无机物粉末的目数为100-3000目,例如100目、200目、500目、800目、1000目、1500目、2000目、2500目或3000目等。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50-90份、碳酸钙粉末5-40份、抗静电剂1-5份、二氧化钛粉末0-10份。所述芯层中各制备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聚丙烯树脂是芯层主体的材料,在芯层中起到筋肉的作用,随着丙烯酸树脂的加入量增加,耐化学性、力学性能提高;无机物粉末在芯层中起到骨架作用,随着无机物粉末的加入量增加,尺寸稳定性、硬度刚性、耐热性逐渐提高。所述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50份、60份、70份、80份或90份等。所述碳酸钙粉末的重量份数可以为5份、10份、20份、30份或40份等。所述抗静电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1份、2份、3份、4份或5份等。所述二氧化钛粉末的重量份数可以为0份、1份、2份、4份、6份、8份或10份等。优选地,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厚度独立地为5-10μm,例如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等。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厚度可以不一致。优选地,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共聚丙烯树脂、均聚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共聚丙烯树脂和均聚丙烯树脂的组合、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组合、均聚丙烯树脂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组合等,其他任意的组合方式便不在此一一赘述。具有上述特征的的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能够与芯层紧密结合,并能给表层提供匹配的过渡层。优选地,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80-100份、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0-20份。次表层和内次表层聚乙烯的加入,作为芯层与外表层结合过渡。逐步向外层增加粘接性能更高的共聚丙烯树脂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所述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的重量份数可以为80份、85份、90份、95份或100份等。所述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重量份数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标签膜包括依次相叠的仿纸涂层、基层和粘接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相叠的外表层、外次表层、芯层、内次表层和内表层,其中外表层与仿纸涂层相连,内表层与粘接层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标签膜包括依次相叠的仿纸涂层、基层和粘接层,所述基层包括依次相叠的外表层、外次表层、芯层、内次表层和内表层,其中外表层与仿纸涂层相连,内表层与粘接层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的厚度为50-110μm;
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厚度为35-85μm;
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抗静电剂和无机物粉末;
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共聚丙烯树脂、均聚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抗静电剂包括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乙氧基化烷基酸胺、乙氧基月桂酷胺、甘油-硬脂酸酯、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磷酸碱金属盐或二硫代氨基甲酸碱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和/或乙氧基化烷基酸胺;
优选地,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钙、二氧化钛、滑石粉、硫酸钡或高岭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碳酸钙和/或二氧化钛;
优选地,所述无机物粉末的目数为100-3000目;
优选地,所述芯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50-90份、碳酸钙粉末5-40份、抗静电剂1-5份、二氧化钛粉末0-10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厚度独立地为5-10μm;
优选地,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共聚丙烯树脂、均聚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外次表层和内次表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80-100份、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0-20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和内表层的厚度独立地为5-10μm;
优选地,所述外表层和内表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所述树脂包括共聚丙烯树脂、均聚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外表层和内表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树脂50-100份、高密度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0-50份。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内标签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纸涂层的厚度为5-10μm;
优选地,所述仿纸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树脂和无机物粉末;
优选地,所述树脂包括均聚丙烯酸树脂、共聚丙烯酸树脂、聚异氰酸酯树脂或氨基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物包括碳酸钙、二氧化钛、滑石粉、硫酸钡或高岭土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无机物粉末的目数为100-3000目;
优选地,所述仿纸涂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均聚或共聚丙烯酸树脂50-90份、聚异氰酸酯树脂0-20份、氨基树脂0-20份、无机物粉末5-30份;
优选地,所述仿纸涂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数计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福泰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