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芳专利>正文

防裂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427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裂铝板,它包括铝制板材,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该产品不仅能对墙体或吊顶接缝处进行较好的粘补,而且粘接牢靠,粘补后的接缝表面不容易开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修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对墙体或吊顶接缝处进行粘补的防裂铝板
技术介绍
建筑装修时,在墙体或吊顶的接缝处,特别是吊顶和吊顶的接缝处以及吊顶和侧墙体的接缝处,仅在表面用涂料简单涂抹一下,使用久了接缝表面容易开裂,从而影响墙体或吊顶的美观和质量。目前已有的技术是采用铝带对接缝处进行粘固,其操作过程说明如下先将底料涂抹于接缝两侧表面,然后将铝带覆盖上去压紧,最后再在铝带表面涂抹上水泥漆等外墙涂料,这样不仅可利用铝带和涂料之间较强的黏附性将接缝处完全封闭住,而且外观上也更为美观大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已有的铝带太薄,在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开裂或断裂;二、铝带上虽然分布有一些针眼似的细孔,但其作用主要在于透气,孔径极为微小,有的孔甚至不能通透,施工时涂料不能进入孔内以形成较好的拉力,因而在施工时或后期使用过程中,铝带容易滑移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裂铝板,它不仅能对墙体或吊顶接缝处进行较好的粘补,而且粘接牢靠,粘补后的接缝表面不容易开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铝制板材,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本技术由于在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且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因此在将底料涂抹于接缝两侧表面后,将铝制板材覆盖上去压紧的过程中,一方面多余的底料和空气可通过通孔溢出,没有填充满的间隙可通过通孔填补入底料,从而确保了涂抹层的平整性;另一方面底料可在孔径较大的通孔内充满,从而在底料与铝制板材之间形成牢固的拉力,使底料与铝制板材牢固的固定在一起,从而防止了铝制板材相对涂料层滑移或脱落而造成接缝处表面的开裂。较之已有技术而言,本技术不仅能对墙体或吊顶接缝处进行较好的粘补,而且粘接牢靠,粘补后的接缝表面不容易开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构造示意图。标号说明1、铝制板材,11、片材,2、通孔,β、构成角铝的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它包括铝制板材,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1上分布有通孔2,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通孔的孔径为5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所述铝制板材为平面板材,为了防止铝制板材太薄而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造成开裂或断裂,上述铝制板材的厚度在0.1~0.25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铝制板材的厚度为0.15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上述铝制板材的宽度在28~58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铝制板材的宽度为40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所述铝制板材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排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以增大铝制板材与底料在各个部位和方向的拉力;靠近铝制板材外边缘处的一排通孔与外边缘处的距离小于位于中间的相邻排通孔的距离,从而便于增大铝制板材外边缘处与底料的拉力。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说明如下先将由白水泥、白胶、以及胶水为主要原料混合制得的底料涂抹于接缝两侧表面,再将铝制板材覆盖上去压紧,使底料溢满通孔,之后对铝制板材的外表面进行扒料。此时,如果原先涂抹于接缝两侧表面的底料过厚,多余的涂料就会通过通孔溢流出来,通过扒料过程可将其去除,而如果原先涂抹的底料过薄,使得涂料与铝制板材之间形成了空隙,则在扒料过程中可将涂料通过通孔填补入空隙中,这样不仅确保铝制板材表面与涂抹于接缝两侧表面的底料完全贴覆于一体,而且铝制板材的各个通孔也与底料形成牢固的配合关系,从而使铝制板材与底料紧紧地粘为一体而不容易滑移或脱落。等底料略干后,再在铝制板材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上水泥漆等外墙涂料。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它包括铝制板材1,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2,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通孔的孔径为5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所述铝制板材为由一对互成夹角连接的片材11构成的角铝,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β在70~110度之间。当该产品应用于明角接缝处的粘补时,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β以80度夹角为较佳,一对片材贴覆于明角夹角之外;当该产品应用于暗角接缝处的粘补时,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β以100度为较佳,一对片材贴覆于暗角夹角之内。为了防止铝制板材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造成开裂或断裂,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的厚度在0.2~0.4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每一片材的厚度为0.25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的宽度在15~30mm之间;在具体实施时,每一片材的宽度为20mm能获得较佳使用效果。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排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靠近角铝外边缘处的一排通孔与外边缘处的距离小于位于中间的相邻排通孔的距离。本实施例在使用时,构成角铝的一对片材是分别贴覆于明角接缝处的夹角外侧或暗角接缝处的夹角内侧,其它使用过程参照实施例一所述,不再进行详述。权利要求1.一种防裂铝板,它包括铝制板材(1),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2),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板材为平面板材,铝制板材的厚度在0.1~0.25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板材的宽度在28~58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板材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排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靠近铝制板材外边缘处的一排通孔与外边缘处的距离小于位于中间的相邻排通孔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mm,所述铝制板材的厚度为0.15mm,宽度为4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制板材为由一对互成夹角连接的片材(11)构成的角铝,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在70~110度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的厚度在0.2~0.4mm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的宽度在15~30mm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构成角铝的每一片材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的通孔,相邻排通孔的位置相互错开;靠近角铝外边缘处的一排通孔与外边缘处的距离小于位于中间的相邻排通孔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裂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5mm,构成角铝的一对片材之间的夹角为80度或100度,每一片材的厚度为0.25mm,宽度为2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裂铝板,它包括铝制板材,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该产品不仅能对墙体或吊顶接缝处进行较好的粘补,而且粘接牢靠,粘补后的接缝表面不容易开裂。文档编号F16S1/00GK2878884SQ20062009598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金芳 申请人:陈金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裂铝板,它包括铝制板材(1),其特征在于:铝制板材上分布有通孔(2),通孔的孔径在3~6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芳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