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88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7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该分离锥包括:分离锥本体,具有内腔以及连通内腔的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进气口位于分离锥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排气口和集尘口分别位于分离锥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及排尘支路,排尘支路的入口连通于内腔的顶端,排尘支路的出口连通于内腔的底端。通过设置排尘支路,使得位于分离锥本体的内腔顶端倒空区域的气流可由排尘支路的入口进入排尘支路,并由排尘支路的出口排尘到达分离锥本体的内腔的底端,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尘污与分离锥内腔的周向侧壁碰撞,从而坠落进入集气口被收集,实现尘气分离,避免了“上灰环”的形成,提高了尘气分离的效果,有利于降低对电机寿命及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卫生、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吸尘器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电器。一般地,吸尘器具有多层过滤、分离气尘的尘杯装置,进入尘杯装置的气尘,进行旋风分离,尘污收集于集尘室,气体被排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于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尘杯装置对部分粒径较小的尘污无法得到分离,会随着气流排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吸尘器、尘杯装置及其分离锥。一种分离锥,包括:分离锥本体,具有内腔以及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口、排气口和集尘口;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所述排气口和所述集尘口分别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及排尘支路,所述排尘支路的入口连通于所述内腔的顶端,所述排尘支路的出口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锥,其特征在于,包括:/n分离锥本体(32),具有内腔(b)以及连通所述内腔(b)的进气口(322)、排气口(324)和集尘口(326);所述进气口(322)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所述排气口(324)和所述集尘口(326)分别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及/n排尘支路(34),所述排尘支路(34)的入口(c)连通于所述内腔(b)的顶端,所述排尘支路(34)的出口(d)连通于所述内腔(b)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锥,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锥本体(32),具有内腔(b)以及连通所述内腔(b)的进气口(322)、排气口(324)和集尘口(326);所述进气口(322)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顶端的周向侧壁,所述排气口(324)和所述集尘口(326)分别位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轴向的顶端和底端;及
排尘支路(34),所述排尘支路(34)的入口(c)连通于所述内腔(b)的顶端,所述排尘支路(34)的出口(d)连通于所述内腔(b)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支路(34)设置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外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支路(34)由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顶端向底端螺旋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支路(34)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内腔(b)内的气流旋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支路(34)的入口(c)位于所述进气口(324)与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顶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锥本体(32)包括在由所述分离锥本体(32)的顶端指向其底端的方向上依次排布的直壁段(32a)及变径段(32b),所述直壁段(32a)的内径不变,所述变径段(32b)的内径在所述分离锥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敏陈闪毅李锦坤黄月林王德旭李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