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81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包括前端防过热组件、后端防过热组件和弹性连接件;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器外壳前端温度较高,主控系统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降低,并打开第一冷却风扇,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降低高度,弹性连接件带动联动轴倾斜角度,支撑座前端低于支撑座后端,形成出风口大于进风口的冷却风道,通过第一冷却风扇进行通风散热;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控制器外壳后端温度较高,主控系统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降低,并打开第二冷却风扇,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降低高度,弹性连接件带动联动轴倾斜角度,支撑座前端低于支撑座后端,形成出风口大于进风口的冷却风道,通过第二冷却风扇进行通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器
,尤指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
技术介绍
温控器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或者电子原件在不同温度下,工作状态的不同原理来给电路提供温度数据,以供电路采集温度数据。温度控制器有机械式的和电子式的,机械式的采用两层热膨胀系数不同金属压在一起,温度改变时,他的弯曲度会发生改变,当弯曲到某个程度时,接通(或断开)回路,使得制冷(或加热)设备工作。电子式的通过热电偶、铂电阻等温度传感装置,把温度信号变换成电信号,通过单片机、PLC等电路控制继电器使得加热(或制冷)设备工作(或停止)。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其自身内部的电器元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现有技术中的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快速的排出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内的温度,在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内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中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从而影响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快速的排出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内的温度,从而影响远程监控报警温度控制器的正常使用,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包括前端防过热组件、后端防过热组件和弹性连接件;控制器外壳下方安装支撑座,支撑座前端安装前端防过热组件,支撑座后端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前端防过热组件和后端防过热组件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前端防过热组件包括前端支撑横杆和第一温度传感器,前端支撑横杆安装在支撑座前端,前端支撑横杆上安装第一冷却风扇;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器外壳前端,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至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至第一冷却风扇;所述前端支撑横杆下方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至主控系统;所述前端支撑横杆两端设置有连接卡环,连接卡环上连接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上安装联动轴,联动轴末端安装另一弹性连接件,弹性连接件上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所述后端防过热组件包括后端支撑横杆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后端支撑横杆安装在支撑座后端,后端支撑横杆上安装第二冷却风扇;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控制器外壳后端,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至主控系统,主控系统连接至第二冷却风扇;所述前端支撑横杆下方安装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连接至主控系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球和转动轨道,转动连接球上贯通设置转动轨道,连接卡环固定在转动轨道上;连接卡环上设置有限位卡扣,转动轨道两侧设置有弹性连杆,弹性连杆连接至联动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座前端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支撑座后端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至主控系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支撑横杆和后端支撑横杆采用导热金属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外壳上设置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降低高度,弹性连接件带动联动轴倾斜角度,支撑座前端低于支撑座后端,形成出风口大于进风口的冷却风道,通过第一冷却风扇进行通风散热;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降低高度,弹性连接件带动联动轴倾斜角度,支撑座前端低于支撑座后端,形成出风口大于进风口的冷却风道,通过第二冷却风扇进行通风散热。本技术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针对性对温度控制器进行通风散热,提高了散热性能,防止其温度过高影响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前端防过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端防过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主控系统示意图。图中标号:1、控制器外壳;2、支撑座;3、前端防过热组件;31、前端支撑横杆;32、第一冷却风扇;33、第一温度传感器;34、第一电动伸缩杆;4、后端防过热组件;41、后端支撑横杆;42、第二冷却风扇;43、第二温度传感器;44、第二电动伸缩杆;5、弹性连接件;6、主控系统;7、连接卡环;8、联动轴。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包括前端防过热组件3、后端防过热组件4和弹性连接件5;控制器外壳1下方安装支撑座2,支撑座2前端安装前端防过热组件3,支撑座2后端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前端防过热组件3和后端防过热组件4通过弹性连接件5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前端防过热组件3包括前端支撑横杆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3,前端支撑横杆31安装在支撑座2前端,前端支撑横杆31上安装第一冷却风扇32;第一温度传感器33安装在控制器外壳1前端,第一温度传感器33连接至主控系统6,主控系统6连接至第一冷却风扇32;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下方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34,第一电动伸缩杆34连接至主控系统6;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两端设置有连接卡环7,连接卡环7上连接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联动轴8,联动轴8末端安装另一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所述后端防过热组件4包括后端支撑横杆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3,后端支撑横杆41安装在支撑座2后端,后端支撑横杆41上安装第二冷却风扇42;第二温度传感器43安装在控制器外壳1后端,第二温度传感器43连接至主控系统6,主控系统6连接至第二冷却风扇42;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下方安装第二电动伸缩杆44,第二电动伸缩杆44连接至主控系统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件5包括转动连接球和转动轨道,转动连接球上贯通设置转动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防过热组件(3)、后端防过热组件(4)和弹性连接件(5);控制器外壳(1)下方安装支撑座(2),支撑座(2)前端安装前端防过热组件(3),支撑座(2)后端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前端防过热组件(3)和后端防过热组件(4)通过弹性连接件(5)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前端防过热组件(3)包括前端支撑横杆(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3),前端支撑横杆(31)安装在支撑座(2)前端,前端支撑横杆(31)上安装第一冷却风扇(32);第一温度传感器(33)安装在控制器外壳(1)前端,第一温度传感器(33)连接至主控系统(6),主控系统(6)连接至第一冷却风扇(32);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下方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34),第一电动伸缩杆(34)连接至主控系统(6);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两端设置有连接卡环(7),连接卡环(7)上连接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联动轴(8),联动轴(8)末端安装另一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所述后端防过热组件(4)包括后端支撑横杆(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3),后端支撑横杆(41)安装在支撑座(2)后端,后端支撑横杆(41)上安装第二冷却风扇(42);第二温度传感器(43)安装在控制器外壳(1)后端,第二温度传感器(43)连接至主控系统(6),主控系统(6)连接至第二冷却风扇(42);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下方安装第二电动伸缩杆(44),第二电动伸缩杆(44)连接至主控系统(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监控温度控制器的防过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防过热组件(3)、后端防过热组件(4)和弹性连接件(5);控制器外壳(1)下方安装支撑座(2),支撑座(2)前端安装前端防过热组件(3),支撑座(2)后端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前端防过热组件(3)和后端防过热组件(4)通过弹性连接件(5)连接为一整体;所述前端防过热组件(3)包括前端支撑横杆(31)和第一温度传感器(33),前端支撑横杆(31)安装在支撑座(2)前端,前端支撑横杆(31)上安装第一冷却风扇(32);第一温度传感器(33)安装在控制器外壳(1)前端,第一温度传感器(33)连接至主控系统(6),主控系统(6)连接至第一冷却风扇(32);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下方安装第一电动伸缩杆(34),第一电动伸缩杆(34)连接至主控系统(6);所述前端支撑横杆(31)两端设置有连接卡环(7),连接卡环(7)上连接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联动轴(8),联动轴(8)末端安装另一弹性连接件(5),弹性连接件(5)上安装后端防过热组件(4);所述后端防过热组件(4)包括后端支撑横杆(4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43),后端支撑横杆(41)安装在支撑座(2)后端,后端支撑横杆(41)上安装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毅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海纳明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