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65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板,其能够可靠地对脚下进行照明,并且能够兼顾轻量化和高刚性化。结构板(1)包括一对中间部件(21、22),中间部件(21、22)具有:板状的基材(11),以及形成于该基材(11)的一个面上的多个大致中空的凸部(12)。中间部件(21、22)以凸部(12)相互抵接的方式大致平行地配置。结构板(1)还包括照明装置(30),该照明装置(30)用于对一对中间部件(21、22)之间的间隙进行照明,中间部件(21)具有透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所谓蜂窝结构的结构板,涉及用于例如汽车、列车、飞机等车辆或建筑物的内部装饰的结构板。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办公楼的楼板结构,公知有活动地板(free accessfloor)。活动地板构成为包括在混凝土地面上呈格子状配置的多个支柱;以及在四个角部由该支柱支承的多个平板矩形的板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地面材料,是由轻型混凝土、钢筋、塑料等形成的实心体。在该地材的表面上,铺设有地毯、乙烯地砖、地板等装饰材料。另外,通过设置在天花板上的荧光灯或灯泡对该地材的表面进行照明。在该板材和混凝土地面之间,配置有网络、电源、电话等的线缆。根据该活动地板,能够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方便地改变办公设备或桌子的配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272227号公报但是,如果想要将用于上述楼板结构的板材应用于汽车、列车等车辆,由于作为实心体的板材的重量很大,因此存在燃料经济性显著降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当为了避免燃料经济性降低而使板材变薄时,则又存在无法确保车辆刚性的问题。另外,在从天花板进行照明的情况下,由于人影而使乘客的脚下变暗,存在例如很难寻找掉落在地面上的东西的情况。另外,在夜间由于几乎没有来自外部的照明,该问题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板,其能够可靠地对脚下进行照明,并且能够兼顾轻量化和高刚性化。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如下所述的结构板。(1)一种结构板,包括一对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多个凸部并且平行设置,所述凸部在所述中间部件之间相互抵接,所述一对中间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透光性;和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件之间的照明装置。根据(1)的专利技术,通过在各中间部件上用基材和凸部形成所谓的蜂窝结构,实现了轻量化,并且,通过对该蜂窝结构的中间部件进行组合,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同时实现结构板的轻量化和高刚性化。另外,照明装置的光透过具有透光性的中间部件,向结构板的外部射出。因此例如在将结构板用作车辆的地材时,与在天花板设置照明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对脚下进行照明。并且,从照明装置射出的光,在通过凸部发生折射、反射并散射后,透过基材射出到结构板的外部。因此结构板的美观度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设计性。(2)根据(1)所述的结构板,所述一对中间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包括凹凸状的核心部件;和平的表层部件,其覆盖所述核心部件的表面。根据该专利技术,由于通过核心部件的凹部和表层部件能够形成气密性高的空间,因此能够提高相对于外力的强度和隔热性。(3)根据(2)所述的结构板,所述核心部件由轻量高刚性的塑料形成,所述表层部件由冲孔金属件形成。根据(3)的专利技术,由于用冲孔金属件形成表层部件,因此能够提高结构板的耐冲击性和耐摩擦性。(4)根据(2)所述的结构板,所述核心部件由轻量高刚性的塑料形成,所述表层部件由塑料形成。根据(4)的专利技术,由于用轻量高刚性的塑料形成核心部件,用塑料形成表层部件,因此能够使结构板轻量化。(5)根据(2)所述的结构板,所述核心部件由轻量高刚性的塑料形成,所述表层部件由玻璃形成。根据(5)的专利技术,由于用玻璃形成表层部件,因此能够确保透明度,能够提高结构板的发光亮度。(6)根据(1)所述的结构板,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来自所述照明装置的光的颜色、亮度、时间以及发光间隔。根据(6)的专利技术,例如在将结构板用作建筑物的地材的情况下,在火灾时能够可靠地告知紧急出口的位置或逃生方向。即,当火灾发生时,由于因火灾而产生的烟沿着天花板移动,因此处于居室或走廊中的人们不能辨认导向灯。因此人们在地面上向紧急出口爬行。此时,通过使照明装置的发光颜色、发光亮度、发光时间、发光间隔变化来告知紧急出口的位置或逃生方向,从而能够将人们可靠地导向紧急出口。另外,例如在将结构板用作铁路车辆的地材时,能够将与车辆运行有关的信息告知乘客。即,通过使发光颜色、发光亮度、发光时间、发光间隔变化来告知加速、减速、停车等车辆动作,由此能够促使乘客采取适当的姿势。另外通过在各停车站显示出入门,能够使乘客顺利地上下车。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各中间部件上用基材和凸部形成所谓的蜂窝结构,实现了轻量化,并且,通过对该蜂窝结构的中间部件进行组合,能够提高刚性,因此,能够兼顾结构板的轻量化和高刚性化。另外,照明装置的光透过具有透光性的中间部件,向结构板的外部射出。因此例如在将结构板用作车辆的地材时,与在天花板设置照明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对脚下进行照明。并且,从照明装置射出的光,在通过凸部发生折射、反射并散射后,透过基材射出到结构板的外部。因此结构板的美观度得以提高,从而能够提高设计性。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铁路车辆的车厢内立体图。图2是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4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建筑物走廊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6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7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8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剖面图。标号说明1、1B、1C、1D、1E、1F、1G蜂窝结构板(结构板);11基材;12凸部;13、13C、13D、13E、13F、13G核心(core)部件;14、14B表层部件;21、21B、21C、21D、21E中间部件22、22C、22D、22E、22F、22G中间部件;30照明装置;131、131C、131D、131E、131F、131G凹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的实施方式说明中,对同一结构要件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图1是使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蜂窝结构板1的铁路车辆60的车厢内立体图。在铁路车辆60的车厢内,沿着两壁面61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出入门62,在该出入门62之间设置有长椅座位63。该铁路车辆60的地面64由多个蜂窝结构板1构成。图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板的蜂窝结构板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蜂窝结构板1的剖面图。蜂窝结构板1具有彼此大致平行配置的一对中间部件21、22;以及用于对所述一对中间部件21、22之间的间隙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30。中间部件21、22分别具有板状的基材11;以及形成于这些基材11的一个面上的多个大致中空的凸部12。中间部件21、22以凸部12相互抵接的方式大致平行地配置。这里,中间部件21、22具体而言是通过用平板状的表层部件14来覆盖凹凸状的核心部件13的表面而形成的。即,在核心部件1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131。凹部131构成为包括大致圆筒状的壁部132;以及封闭该壁部132的顶端的圆形的底部133。该凹部131向表层部件14的相反侧突出,相当于上述凸部12。另一方面,表层部件14具有气密性。通过用该表层部件14覆盖核心部件13的凹部131,密闭了凹部131,从而形成气密性高的空间。中间部件21、22的凹部131形成在彼此对应的位置上。即,中间部件21的凹部131的中心与中间部件22的凹部131的中心一致。凹部131的底部133的顶端面相互抵接,并通过粘接或熔接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板,其包括:一对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具有多个凸部并且平行设置,所述凸部在所述中间部件之间相互抵接,所述一对中间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透光性;和设置在所述中间部件之间的照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野和隆青柳薰石井直人玉根靖之西坂光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