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372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该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包括:电机共用壳体,其为筒状,该电机共用壳体内腔并排布设有第一电机安装位和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电机共用壳体底部的内表面为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第一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一电机安装位,第一电机输出轴由第一电机输出轴孔伸出单独输出电机动力;以及第二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抵接安装。该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增加了系统集成度,提高了车辆轴向空间利用率,减少了动力传递环节,提高了电机输出总效率。

Parallel double motor common mounting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
本技术是关于发动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
技术介绍
当前电机的应用主要有纯电动、混动两种,纯电动中的电机主要作为电动机使用;混动中的电机可作电动机和发电机使用。上述无论哪种动力形式,所采用的电机多为标准通用圆形电机。标准通用圆形电机的特点是:每一个电机都是独立通用圆形电机定子外壳,独立的冷却水道,实心转子轴,非承载式定子外壳体;容易采购、批量生产、成本低。但在由电机构成的CVT(连续可变传动系)及动力不间断换挡传动系等传动系中采用通用电机方案时,通用电机占用传动系轴/径向空间大,输入输出外电路繁杂凌乱,通用电机外壳不能做为承载式传动系外壳,需增加车架等外部钢结构件联结传动系与电机成为一体,增加了设计车辆的结构复杂度、体积、加工工艺复杂性,非常不利于传动系减小体积、重量的设计目标。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机共用壳体,其为筒状,该电机共用壳体内腔并排布设有第一电机安装位和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电机共用壳体底部的内表面为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所述电机共用壳体底部开设有第一电机输出轴孔、第二电机输出轴孔和离合器输出轴孔;/n第一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一电机安装位,第一电机输出轴由第一电机输出轴孔伸出单独输出电机动力;以及/n第二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抵接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共用壳体,其为筒状,该电机共用壳体内腔并排布设有第一电机安装位和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电机共用壳体底部的内表面为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所述电机共用壳体底部开设有第一电机输出轴孔、第二电机输出轴孔和离合器输出轴孔;
第一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一电机安装位,第一电机输出轴由第一电机输出轴孔伸出单独输出电机动力;以及
第二电机,其布设在所述电机共用壳体的第二电机安装位,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所述电机与安装壳体连接面抵接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双电机共用安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