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自动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371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回路、电容器组及工频发生电路、开关设备及冲击发生电路;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电容器组相连,开关设备的第一端与工频发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开关设备的第二端与冲击发生电路的第二端相连,当控制回路发出电信号时,电容器组根据电信号将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并入工频电路两端。基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开关容量所需的补偿值,将电信号输入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后,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将电容器组投入至工频发生电路两端,对开关设备进行补偿,代替人工对电容器组进行接线和更换,有效的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效率。

An automatic compensation device for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自动补偿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压开关补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特高压大容量开关设备的工频-冲击联合加压试验技术中,试验要求在工频电压的峰值处施加一与之反向的冲击电压,以验证开关设备在操作\雷电-工频过电压过程当中的承受能力及可靠性。但由于大容量开关设备断口间杂散电容或并联电容的存在,在冲击施加电压的瞬间,开关设备的电容可以相对于工频试验系统看似成一个阻容式分压器的高压臂,而工频试验系统的的整体电容可看似成阻容式分压器的低压臂,该现象可造成试验时工频侧电压的跌落。开关设备的等效电容量越大,工频侧电压跌落幅值越大。而IEC60694和GB/T11022的相关标准规定对联合加压时工频侧电压跌落幅值不能超过施加电压的5%。当前,针对不同容量开关设备对补偿电容器的选择通常采用人工接线与更换。由于电容器的储能性,若试验后接地不充分将会对后续的人工接线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同时,人工接线方式效率低、花费高和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补偿装置,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将电容器组投入至工频发生电路两端,对开关设备进行补偿,代替人工对电容器组进行接线和更换,有效的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效率。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控制回路、电容器组及工频发生电路、开关设备及冲击发生电路;所述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一端与所述工频发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二端与所述冲击发生电路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控制回路发出电信号时,所述电容器组根据所述电信号将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并入所述工频电路两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电源、控制开关及接触器;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触点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优选地,所述工频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充电电容;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充电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一端相连。优选地,所述冲击发生电路包括:第三电阻及变压器;所述变压器高压侧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二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及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第二电容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串联后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二端相连。优选地,还包括示波器;所述示波器的第一端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示波器的第二端接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电压表、及第二电压表;所述第一电压表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二电压表并联在所述第四电容的两端。基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补偿装置,根据开关容量所需的补偿值,将电信号输入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后,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将电容器组投入至工频发生电路两端,对开关设备进行补偿,代替人工对电容器组进行接线和更换,有效的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补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容器组的接线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冲击-工频联合加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的补偿装置,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将电容器组投入至工频发生电路两端,对开关设备进行补偿,代替人工对电容器组进行接线和更换,有效的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提高了效率。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包括:控制回路4、电容器组3及工频发生电路1、开关设备T0及冲击发生电路2;所述控制回路4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组3相连,所述开关设备T0的第一端与所述工频发生电路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设备T0的第二端与所述冲击发生电路2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控制回路4发出电信号时,所述电容器组3根据所述电信号将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并入所述工频电路1两端。其中,所述工频发生电路1用于在开关设备T0的第一端加工频电压,所述冲击发生电路2用于在所述开关设备T0的第二端加冲击电压,由于大容量开关设备断口间杂散电容或并联电容的存在,在冲击施加电压的瞬间,开关设备的电容可以相对于工频试验系统看似成一个阻容式分压器的高压臂,而工频试验系统的的整体电容可看似成阻容式分压器的低压臂,该现象可造成试验时工频侧电压的跌落,开关设备的等效电容量越大,工频侧电压跌落幅值越大。优选地,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电源、控制开关及接触器;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触点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首先,获取所述开关设备T0的开关容量,获取工频侧所需的补偿值,所述控制器生成相应的电信号,所述控制器通过进行逻辑运算即梯形图进行运算后,将结果输出至对应接触器,吸合的接触器断开,导通的接触器断开,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组投入工频电路两端进行补偿。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二乘二阶的电容器组(Ca、Cb、Cc、Cd),其中设有KM1-KM11常闭或常开继电器,分别对应于如下表中的SB1-SB11的开关。其中,Ca、Cb、Cc、Cd分别指所组成的不同电容器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其每个电容都有对应的参数及性能要求。KM1-KM11分别为对应高压接触器,其中KM1、KM3、KM4、KM6、KM7、KM8、KM10、KM11为常闭型高压接触器,KM2、KM5、KM9为常开型高压接触器。由于电容器对交流电具有储能作用,在整个电容器组未投入试验时,对应的高压接触器K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回路、电容器组及工频发生电路、开关设备及冲击发生电路;/n所述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一端与所述工频发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二端与所述冲击发生电路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控制回路发出电信号时,所述电容器组根据所述电信号将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并入所述工频发生电路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回路、电容器组及工频发生电路、开关设备及冲击发生电路;
所述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一端与所述工频发生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开关设备的第二端与所述冲击发生电路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控制回路发出电信号时,所述电容器组根据所述电信号将与之相对应的电容器并入所述工频发生电路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包括:控制器、电源、控制开关及接触器;
所述电源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接触器的触点与所述电容器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开关设备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发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及充电电容;
所述第二电阻并联在所述充电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吴河鑫李颖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