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85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转轴、后转轴、瓶身前支承盘、瓶身后支承盘、两个瓶颈支承盘、两个扩口机构及弹性压紧机构;所述瓶身前支承盘固套在所述前转轴上,所述瓶身后支承盘固套在所述后转轴上;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固套在所述前转轴或所述后转轴上;所述弹性压紧机构通过压轮与双联瓶的瓶身段接触;所述两个扩口机构对称位于所述双联瓶轴向两侧且分别用于所述双联瓶两端扩口;所述扩口机构包括凸轮、进给滑座、导杆及第一压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双联瓶左右同时扩口,工作效率快。

A double bottle left and right fla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安瓿卧式流水线生产加工要求,以实现批量生产而成倍提高产品效率,故而研发设计了全新生产工艺线,其工作流程为:玻璃管上管---玻璃管校直---压颈前预热---压颈---拉伸前预热---拉伸---拉伸后风冷---熔断成双联瓶---双联瓶打点和刻痕输送---双联瓶打点和刻痕---双联瓶左右复切---双联瓶扩口预热---双联瓶扩口---双联瓶切底---安瓿平底---退火输送---退火---冷却---检验---包装。根据上述新工艺要求,当熔断成双联瓶加工后,由于双联瓶的两侧分别具有两个瓶头部,需要在两个瓶头部上打点或/和刻痕。可参见图1,该双联瓶扩口的目的是将该双联瓶两端孔口扩大成喇叭状,利于安瓿灌装时药液(或其他液体)导向流入。而目前没有相应的加工装置。为了上述满足生产要求,对应地,需要设计一款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转轴(2)、后转轴(3)、瓶身前支承盘(5)、瓶身后支承盘(6)、两个瓶颈支承盘(7)、两个扩口机构(8)及弹性压紧机构(9);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水平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上,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固套在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和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用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支承;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或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用于双联瓶(N)的两个瓶颈(N-2)分别支承;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通过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接触,该弹性压紧机构(9)用于使所述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所述两个扩口机构(8)对称位于所述双联瓶(N)轴向两侧且分别用于所述双联瓶(N)两端扩口;所述扩口机构(8)包括凸轮(8-1)、进给滑座(8-2)、导杆(8-3)及第一压簧(8-4),该凸轮(8-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杆(8-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该导杆(8-3)与所述前转轴(2)平行设置,该进给滑座(8-2)与导杆(8-3)滑动连接,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设有扩口顶尖(8-21),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有凸轮配合部(8-22),该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接触配合,该凸轮(8-1)与旋转动力源连接,该第一压簧(8-4)套装在所述导杆(8-3)上且用于使所述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作用力。优选地,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包括固定套(9-1)、第二压簧(9-2)及移动杆(9-3),所述固定套(9-1)与所述机架(1)相对固定,所述固定套(9-1)位于所述压轮(4)上方,所述移动杆(9-3)上端与所述固定套(9-1)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杆(9-3)中部设有压簧下挡肩(9-31),所述第二压簧(9-2)套装所述移动杆(9-3)上;该第二压簧(9-2)上端与固定套(9-1)抵接或固接,该第二压簧(9-2)下端与所述压簧下挡肩(9-31)抵接或固接,所述压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移动杆(9-3)下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瓶身后支承盘(6)和所述瓶颈支承盘(7)上均设有拨料口(5-6);还包括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与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连接并驱动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转动,所述凸轮(8-1)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或所述后转轴(3)上。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电机(10-1)、主动链轮(10-2)、链条(10-3)、从动链轮(10-4)、前链轮(10-5)及后链轮(10-6),所述电机(10-1)输出端与所述主动链轮(10-2)连接,所述主动链轮(10-2)通过链条(10-3)与所述从动链轮(10-4)连接,所述前链轮(10-5)和所述后链轮(10-6)与所述链条(10-3)连接;所述前链轮(10-5)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上,所述后链轮(10-6)固套在所述后转轴(3)上。优选地,所述导杆(8-3)上固设有压簧外挡套(8-31),该第一压簧(8-4)外端与所述压簧外挡套抵接或固接,所述第一压簧(8-4)内端与所述进给滑座(8-2)抵接或固接。优选地,所述导杆(8-3)具有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可实现双联瓶左右同时扩口,工作效率快,同时扩口时双联瓶被中心线和轴向定位,可保证该双联瓶两端扩口深度的一致性,保证尺寸精度;第二,本技术在扩口时由于双联瓶被弹性压紧机构弹性压紧,由于非刚性压紧,可防止双联瓶N表面被压花;第三,本技术由于该驱动机构驱动该瓶身前支承盘转动,可通过瓶身前支承盘的拨料口将上游侧的待加工双联瓶拨入瓶身前支承盘和瓶身后支承盘上,可实现自动上料;另外由于该驱动机构驱动该瓶身后支承盘转动,可通过瓶身后支承盘的拨料口将已复切加工双联瓶从瓶身前支承盘和瓶身后支承盘上拨走,可实现自动下料;第四,本技术由于所述扩口机构采用凸轮间歇地控制间歇地驱动所述进给滑座沿导杆轴向向内和向外滑动,可实现间歇地扩口和退刀,利于留出间歇时间上料和下料,以适应流水线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双联瓶在扩口前后的对比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在退刀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退刀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在退刀时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在扩口进给时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B处放大图。图9是图8中D处放大图。图10是本技术在扩口时的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在双联瓶扩口后下料时的剖视图。图12是弹性压紧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12,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包括机架1、前转轴2、后转轴3、瓶身前支承盘5、瓶身后支承盘6、两个瓶颈支承盘7、两个扩口机构8及弹性压紧机构9;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水平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上,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固套在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和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用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支承;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或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用于双联瓶N的两个瓶颈N-2分别支承;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通过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接触,该弹性压紧机构9用于使所述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转轴(2)、后转轴(3)、瓶身前支承盘(5)、瓶身后支承盘(6)、两个瓶颈支承盘(7)、两个扩口机构(8)及弹性压紧机构(9);/n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水平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n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上,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固套在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和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用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支承;/n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或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用于双联瓶(N)的两个瓶颈(N-2)分别支承;/n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通过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接触,该弹性压紧机构(9)用于使所述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n所述两个扩口机构(8)对称位于所述双联瓶(N)轴向两侧且分别用于所述双联瓶(N)两端扩口;/n所述扩口机构(8)包括凸轮(8-1)、进给滑座(8-2)、导杆(8-3)及第一压簧(8-4),该凸轮(8-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杆(8-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该导杆(8-3)与所述前转轴(2)平行设置,该进给滑座(8-2)与导杆(8-3)滑动连接,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设有扩口顶尖(8-21),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有凸轮配合部(8-22),该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接触配合,该凸轮(8-1)与旋转动力源连接,该第一压簧(8-4)套装在所述导杆(8-3)上且用于使所述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前转轴(2)、后转轴(3)、瓶身前支承盘(5)、瓶身后支承盘(6)、两个瓶颈支承盘(7)、两个扩口机构(8)及弹性压紧机构(9);
所述前转轴(2)和所述后转轴(3)水平设置且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上,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固套在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瓶身前支承盘(5)和所述瓶身后支承盘(6)用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支承;
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固套在所述前转轴(2)或所述后转轴(3)上,所述两个瓶颈支承盘(7)用于双联瓶(N)的两个瓶颈(N-2)分别支承;
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通过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接触,该弹性压紧机构(9)用于使所述压轮(4)与双联瓶(N)的瓶身段(N-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向下的弹性压力;
所述两个扩口机构(8)对称位于所述双联瓶(N)轴向两侧且分别用于所述双联瓶(N)两端扩口;
所述扩口机构(8)包括凸轮(8-1)、进给滑座(8-2)、导杆(8-3)及第一压簧(8-4),该凸轮(8-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导杆(8-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该导杆(8-3)与所述前转轴(2)平行设置,该进给滑座(8-2)与导杆(8-3)滑动连接,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设有扩口顶尖(8-21),该进给滑座(8-2)上设置有凸轮配合部(8-22),该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接触配合,该凸轮(8-1)与旋转动力源连接,该第一压簧(8-4)套装在所述导杆(8-3)上且用于使所述凸轮配合部(8-22)与所述凸轮(8-1)能保持接触而提供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瓶左右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机构(9)包括固定套(9-1)、第二压簧(9-2)及移动杆(9-3),所述固定套(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黄祥杰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北源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