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64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包括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的前底盘架组件和后底盘架组件,所述前底盘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的外套管、横梁、蜗杆,所述横梁连接平行的外套管,所述蜗杆一端设有外蜗轮,不设外蜗轮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上并与外套管平行;所述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外套管相对应的内套管、后支撑架,所述内套管套接于对应的外套管内,所述后支撑架将各个内套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撑架中部还设有与外蜗轮相匹配的内蜗轮部,所述蜗杆的外蜗轮与内蜗轮部通过蜗轮连接,通过旋转蜗杆使得后底盘架组件伸缩并自锁。

A kind of chassis with adjustable l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
本技术涉及可乘坐童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可伸缩童车底盘,如专利CN106240725A一种用于童车的伸缩底盘,通过带衬套的内外套管伸缩实现长短变化,并在外套管加上自弹锁实现长度锁止。但该可伸缩童车底盘的自弹锁结构复杂,成本高,并且用户并不能很方便的自行调节童车长度,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也不大。因此本技术主要针对童车样式单一,用户买来童车后无法自行改装成多种车型的问题,设计一种长度可变的童车底盘,可让用户自己动手调节童车底盘长度,自行匹配不同长度的童车外壳,设计操作便捷,结构简单灵活,易于实现,并能节约生产成本,满足装配不同长度童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该底盘可以让用户快速便捷的完成童车底盘长度的调节,并在调节长度完成后自动实现锁止功能。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包括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的前底盘架组件和后底盘架组件,所述前底盘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的外套管、横梁、蜗杆,所述横梁连接平行的外套管,所述蜗杆一端设有外蜗轮,不设外蜗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上并与外套管平行;所述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外套管相对应的内套管、后支撑架,所述内套管套接于对应的外套管内,所述后支撑架将各个内套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撑架中部还设有与外蜗轮相匹配的内蜗轮部,所述蜗杆的外蜗轮与内蜗轮部通过蜗轮连接,通过旋转蜗杆使得后底盘架组件伸缩。当人力或者电动外力旋转蜗杆时,旋转力可以转化为轴向力,带动前底盘架部分1和后底盘架部分2的相对运动。两者调整至合适长度之后,由于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不需要借助外力锁止即可保持童车底盘的相对稳定状态。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是指蜗杆的螺旋升角很小时,蜗杆只能带动蜗轮传动,而蜗轮不能带动蜗杆转动。作为优选,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衬套。作为优选,所述前底盘架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平行的外套管的前支撑架。进一步,所述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也可以是前底盘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的内套管,所述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内套管相对应外套管,其余与上述技术方案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不需要增加自弹锁即可实现自锁,成本低,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快速调节童车底盘长度,以自行匹配不同长度的车外壳,具有教育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盘长度调节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蜗轮部的剖视图。图中,1:前底盘架组件,1-1:第一外套管、1-2:第二外套管,1-3:蜗杆,1-31:外蜗轮,1-4:横梁,1-5:前支撑架,2-后底盘架组件,2-1:第一内套管、2-2:第二内套管,2-3:后支撑架,2-31:内蜗轮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1-4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包括前底盘架组件1和后底盘架组件2,前底盘架组件1和后底盘架组件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共同组成了童车底盘。前底盘架组件包括外套管,分别为第一外套管1-1、第二外套管1-2、横梁1-4、蜗杆1-3、前支撑架1-5,第一外套管1-1、第二外套管1-2平行设置,一端通过前支撑架1-5焊接固定,中部通过横梁1-4焊接固定,前支撑架1-5与横梁1-4互相平行。蜗杆1-3如图3所示,一端设有外蜗轮1-31,不设外蜗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1-4中部并与两根外套管平行。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外套管位置、尺寸相对应的内套管,分别为第一内套管2-1、第二内套管2-2、后支撑架2-3,第一内套管2-1、第二内套管2-2分别套接于对应的第一外套管1-1、第二外套管1-2内,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衬套;所述后支撑架2-3将各个内套管末端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撑架中部还设有与外蜗轮相匹配的内蜗轮部2-31,内蜗轮部2-31内部设有内蜗轮,所述蜗杆1-3的外蜗轮1-31与内蜗轮部2-31通过蜗轮连接。当人力或者电动外力旋转蜗杆时,如图2所示,旋转力可以转化为轴向力,带动前底盘架部分1和后底盘架部分2的相对运动。两者调整至合适长度之后,不需要借助外力锁止即可保持童车底盘的相对稳定状态。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的前底盘架组件(1)和后底盘架组件(2),所述前底盘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的外套管、横梁(1-4)、蜗杆(1-3),所述横梁(1-4)连接平行的外套管,所述蜗杆一端设有外蜗轮(1-31),不设外蜗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1-4)上并与外套管平行;所述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外套管相对应的内套管、后支撑架(2-3),所述内套管套接于对应的外套管内,所述后支撑架(2-3)将各个内套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撑架中部还设有与外蜗轮相匹配的内蜗轮部(2-31),所述蜗杆(1-3)的外蜗轮(1-31)与内蜗轮部(2-31)通过蜗轮连接,通过旋转蜗杆使得后底盘架组件(2)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处于同一水平平面上的前底盘架组件(1)和后底盘架组件(2),所述前底盘架组件包括至少两根平行的外套管、横梁(1-4)、蜗杆(1-3),所述横梁(1-4)连接平行的外套管,所述蜗杆一端设有外蜗轮(1-31),不设外蜗轮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横梁(1-4)上并与外套管平行;所述后底盘架组件包括与外套管相对应的内套管、后支撑架(2-3),所述内套管套接于对应的外套管内,所述后支撑架(2-3)将各个内套管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支撑架中部还设有与外蜗轮相匹配的内蜗轮部(2-31),所述蜗杆(1-3)的外蜗轮(1-31)与内蜗轮部(2-31)通过蜗轮连接,通过旋转蜗杆使得后底盘架组件(2)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设有衬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度可调节的童车底盘,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鹏李冰徐成徐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顾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