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55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由下料槽,转动轮、电磁组件、驱动机构、红外传感器和喷码机构成,待打码的电池放置在下料槽内,落在转动轮上,然后顺着转动轮的表面滑至凹槽内,转动轮被转动机构带着转动,启动电磁组件,保证电池随着转动时不会掉落,凹槽旁边的红外传感器转动至喷码机上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喷码机,喷码机接受到信息后就会启动,朝着凹槽内的电池完成喷码工序,电池在凹槽内的位置都是均匀的,喷码机的作业动作相应循环,从而获得提高喷码精确性的效果。

A code spraying mechanism for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普遍应用与便携式电器中。在对电池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电池进行喷码的工序,现采取的方式都是讲电池放置在传送带上,采用机器手精确抓取后通过喷吗机对电池喷码,存在电池在传送带上的距离不一致,增加了机器手控制程序的复杂度,进而影响电池喷码精确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在传送带上的距离不一致,增加了机器手控制程序的复杂度,进而影响电池喷码精确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所述喷码机构包括下料槽,转动轮、电磁组件、驱动机构、红外传感器和喷码机,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转动转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转动轮轴中线的右侧,所述转动轮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电磁组件嵌入所述转动轮,并靠近所述凹槽,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边,所述喷码机位于所述转动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其中,所述下料槽包括四棱台槽、矩形通道和转轮,所述矩形通道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上方,所述矩形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四棱台槽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四棱台槽和所述矩形通道连接处。其中,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接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四棱台槽的侧边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套合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其中,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环板,所述环板的数量为两块,两所述环板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转动轮的外侧,且分别位于所述转动轮的两侧。其中,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棱边与所述环板的侧边垂直,并位于所述凹槽的边缘。其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电源、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和线圈,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数量与所述凹槽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延长线靠近所述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抵触,所述线圈的一端嵌入所述转动轮,并靠近所述凹槽,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抵触。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柱包括绝缘柱和导电柱,所述绝缘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抵触,所述绝缘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线圈抵触,所述导电柱与所述绝缘柱形成一个圆环,并与所述驱动轮的圆心重合,所述绝缘柱位于圆环最低处。其中,所述电磁组件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绝缘柱和所述导电柱固定连接,且与地面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收集仓,所述收集仓位于所述绝缘柱的下方。本技术的喷码机构,通过由下料槽,转动轮、电磁组件、驱动机构、红外传感器和喷码机构成,待打码的电池放置在所述下料槽内,落在所述转动轮上,然后顺着转动轮的表面滑至所述凹槽内,所述转动轮被所述转动机构带着转动,启动所述电磁组件,保证电池随着转动时不会掉落,所述凹槽旁边的所述红外传感器转动至所述喷码机上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所述喷码机,所述喷码机接受到信息后就会启动,朝着凹槽内的电池完成喷码工序,电池在凹槽内的位置都是均匀的,所述喷码机的作业动作相应循环,从而获得提高喷码精确性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喷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喷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喷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喷码机构、10-下料槽、11-四棱台槽、12-矩形通道、13-转轮、20-转动轮、21-凹槽、30-电磁组件、31-电源、32-第一连接柱、33-第二连接柱、331-绝缘柱、332-导电柱、34-线圈、35-连接环、40-驱动机构、50-红外传感器、60-喷码机、70-支撑架、80-圆盘、90-环板、110-挡板、120-收集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所述喷码机构100包括下料槽10,转动轮20、电磁组件30、驱动机构40、红外传感器50和喷码机60,所述下料槽10位于所述转动转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转动轮20轴中线的右侧,所述转动轮20上具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转动轮20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电磁组件30嵌入所述转动轮20,并靠近所述凹槽21,所述驱动机构40与所述转动轮20固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50与所述转动轮20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21边,所述喷码机60位于所述转动轮20的上方,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50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待喷码的电池放置在所述下料槽10内,可一次性的放置多个电池,减少人工依次放置的劳动量,电池从所述下料槽10的下端口落入所述转动轮20的外表面上,所述下料槽10的下端口位于所述转动轮20的中线的右侧,电池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着所述转动轮20的外表面向下滑动,直至落入所述凹槽21内,所述转动轮20被所述转动机构带着转动,启动所述电磁组件30,保证电池随着转动时不会掉落,所述凹槽21旁边的所述红外传感器50转动至所述喷码机60上时,将位置信息传输给所述喷码机60,所述喷码机60接受到信息后就会启动,朝着凹槽21内的电池完成喷码工序,电池在凹槽21内的位置都是均匀的,所述喷码机60的作业动作相应循环,从而获得提高喷码精确性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槽10包括四棱台槽11、矩形通道12和转轮13,所述矩形通道12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21之间的上方,所述矩形通道12的另一端与所述四棱台槽11固定连接,所述转轮13位于所述四棱台槽11和所述矩形通道12连接处。在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将多个数量的电池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喷码机构包括下料槽,转动轮、电磁组件、驱动机构、红外传感器和喷码机,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转动转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转动轮轴中线的右侧,所述转动轮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电磁组件嵌入所述转动轮,并靠近所述凹槽,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边,所述喷码机位于所述转动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码机构包括下料槽,转动轮、电磁组件、驱动机构、红外传感器和喷码机,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转动转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转动轮轴中线的右侧,所述转动轮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电磁组件嵌入所述转动轮,并靠近所述凹槽,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凹槽边,所述喷码机位于所述转动轮的上方,且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槽包括四棱台槽、矩形通道和转轮,所述矩形通道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上方,所述矩形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四棱台槽固定连接,所述转轮位于所述四棱台槽和所述矩形通道连接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端接地,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四棱台槽的侧边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套合在所述支撑架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码机构还包括环板,所述环板的数量为两块,两所述环板与所述转动轮固定连接,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涛龚升智刘彦东蒋乙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尔德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