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52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温机,包括油温机主体,冷凝器,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出油口处的第一三通管,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的第二三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冷凝器的第一送油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二送油管,连接冷凝器与下热压辊的第三送油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一回油管,以及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的第二回油管。该油温机能够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不同温度的油。

An oil temperatur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温机
本技术涉及PVC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油温机。
技术介绍
生产PVC板一般会把原料在挤出机中混炼发泡,然后挤出到成型模具中成型,成型后的板材会在定型机中进行冷却定型,再经过定宽定长裁切后得到产品,如果需要生产上表面覆膜的PVC板时,还会在冷却定型后进行覆膜。一般地进行覆膜时会把薄膜和PVC板共同送入一根上热压辊和一根下热压辊之间,通过加热加压把薄膜覆在PVC板上表面,由于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通常由一个油温机供油进行加热,所以两者之间的温度是一样的,单面覆膜后的板材在冷却后往往会变形(这是由于薄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冷却后收缩率较大使板材上翘),而事实上,单面覆膜时,不覆膜一面的温度稍低时,单面覆膜的板材不会变形(这是由于一面温度较低时覆膜后板材会朝低温一侧弯曲,待冷却后薄膜收缩会把板材拉平)。为此可采用两台油温机分别对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供油,但会增加能耗,且提高生产设备的购置成本。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温机,能够同时向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输送不同温度的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温机,包括油温机主体,冷凝器,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出油口处的第一三通管,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的第二三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冷凝器的第一送油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二送油管,连接冷凝器与下热压辊的第三送油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一回油管,以及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的第二回油管。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油温机主体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阀,油温机主体回油口与第二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阀。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第二三通管与第二开关阀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器。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油温机主体上设置有一个副回油口,该副回油口设置有一个副开关阀,该副开关阀与一根副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副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三通管与过滤器之间。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油温机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显示器。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第二三通管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第一送油管、第二送油管、第三送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均包括柔性的管体,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接头,以及套设在管体上的螺旋弹簧丝;所述螺旋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头固连,且螺旋弹簧丝的内径大于管体的外径。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管体包括从里到外依次设置的内管、隔热层和不锈钢编织层。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其冷却水出入口与外部供水系统连接。所述的油温机中,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温机,热油从出油口输出后一部分通过第二送油管直接送往上热压辊,另一部分先通过冷凝器降温再送往下热压辊,从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回流的油从回油口处汇集返回油温机主体内;由于冷凝器的作用,最终可使下热压辊的温度低于上热压辊的温度,有利于改善单面覆膜PVC板的变形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油温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油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油温机中,第一送油管、第二送油管、第三送油管、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温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温机,包括油温机主体1,冷凝器2,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出油口处的第一三通管3,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的第二三通管4,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冷凝器的第一送油管5,连接第一三通管与上热压辊90的第二送油管6,连接冷凝器与下热压辊91的第三送油管7,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一回油管8,以及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的第二回油管9。其中,油温机主体1为现有技术中的油温机,主要包括壳体、油箱、加热器、油泵泵和散热系统等,可以是市场上任意一种油温机。该油温机工作时,热油从出油口输出后一部分通过第二送油管直接送往上热压辊,另一部分先通过冷凝器降温再送往下热压辊,从上热压辊和下热压辊回流的油从回油口处汇集返回油温机主体内;由于冷凝器的作用,最终可使下热压辊的温度低于上热压辊的温度,有利于改善单面覆膜PVC板的变形情况。进一步的,所述油温机主体1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管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阀10,油温机主体1回油口与第二三通管4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阀11。当进行油温机主体的维护时,可关闭第一开关阀10和第二开关阀11,避免管路中的油泄漏。由于热压辊、油温机主体的油箱和管道内部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会产生杂质(如铁锈),可在所述第二三通管4与第二开关阀11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器12。通过过滤器可滤除油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越来越多最后沉积在管道中堵塞管道。过滤器为现有技术,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如苏州华凯过滤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STY系列Y型过滤器。当然,也可在第二三通管4的两个入口处各自设置一个过滤器,以分别对两路回油进行过滤,但与上述设置一个过滤器的方式相比,提高了结构的复杂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较优的,所述油温机主体1上设置有一个副回油口,该副回油口设置有一个副开关阀13,该副开关阀与一根副回油管14的一端连接,副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三通管4与过滤器12之间。当过滤器中积累的杂质过多而造成堵塞时,可打开副开关阀13,使回油从副回油管回流,等生产工作完成并关机后再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过滤器12的在线清理,可在过滤器12和第二三通管4之间设置一个开关阀(图中没画),在线清理时,关闭该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11,并打开副开关阀13,此时,油从副回油管回流且无法流到过滤器处,因此可在不关机的情况下进行清理。为了实现对两路油温的实时监控,所述第二三通管4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15,油温机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温度传感器测量结果的显示器1.1。进一步的,可所述第二三通管4的两个入口处各设置有一个流量调节阀16。通过调节两个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可了解两路油路之间的流量比例,从而调节上下热压辊之间的温度差,生产时可根据实现需要进行调节,以便得到最佳覆膜效果。见图3,所述第一送油管5、第二送油管6、第三送油管7、第一回油管8和第二回油管9均包括柔性的管体17,设置在管体两端的接头18,以及套设在管体上的螺旋弹簧丝19;所述螺旋弹簧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接头固连,且螺旋弹簧丝的内径D大于管体的外径。当这些送油管道在生产车间中裸露排布时,容易烫伤工人,而如果直接在送油管上覆盖一层隔热层,则会降低送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温机主体,冷凝器,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出油口处的第一三通管,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的第二三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冷凝器的第一送油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二送油管,连接冷凝器与下热压辊的第三送油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一回油管,以及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的第二回油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温机主体,冷凝器,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出油口处的第一三通管,设置在油温机主体回油口处的第二三通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冷凝器的第一送油管,连接第一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二送油管,连接冷凝器与下热压辊的第三送油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上热压辊的第一回油管,以及连接第二三通管与下热压辊的第二回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机主体出油口与第一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开关阀,油温机主体回油口与第二三通管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通管与第二开关阀之间设置有一个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机主体上设置有一个副回油口,该副回油口设置有一个副开关阀,该副开关阀与一根副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副回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三通管与过滤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栋詹广斌李国梁李增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爱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