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世玉专利>正文

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46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所述内模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所述内模顶板与两所述内模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所述内模顶板上设有两缸体铰接装置,各所述内模侧板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所述内模顶板与所述内模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两相同设置的侧板驱动缸分别控制侧板与顶板之间的两夹角,可方便实现同步控制,且总高度略微减小,便于内模具取出。

Internal mould for portable box culve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
技术介绍
建设地下管廊用的预制箱涵,一般是用箱涵模具做成的,箱涵模具有卧式模具和立式模具之分,卧式箱涵模具一般包含内模具、外模具和端头模具。其中内模具的结构较为复杂,简单的说,它包含一块折弯板、加强折弯板用的筋板和张开和关闭内模具用的驱动机构;折弯板的形状一般为门框形,分为左边、顶边和右边,驱动机构一般为液压缸或者丝杠。内模具的传统结构如图3所示。传统的方法用液压缸或者丝杠直接驱动左边和右边。这样虽然可以很方便的张开或者收缩内模具,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问题:A夹角和B夹角大小是否相等不可控,在打开和关闭内模具的时候会存在A角和B角不一致的情况,当A角和B角不相等的时候会导致内模具总高度H变大,这样不利于取出内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避免总高度变大,便于取出的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包括内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所述内模顶板与两所述内模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所述内模顶板上设有与两所述侧板驱动缸的缸体端分别连接的缸体铰接装置,各所述内模侧板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所述内模顶板与所述内模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连接所述内模侧板一侧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不小于到另一侧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两所述侧板驱动缸错位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模顶板包括顶板体,所述顶板体上设有顶板加强筋,所述缸体铰接装置设置在所述顶板加强筋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模侧板包括侧板体,所述侧板体上设有侧板加强筋,所述杆体铰接装置设置在所述侧板加强筋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顶板加强筋与所述侧板加强筋之间设有所述收缩避让间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模顶板上的缸体铰接耳座,所述侧板驱动缸的缸体上设有缸体铰接耳板,所述缸体铰接耳座与所述缸体铰接耳板之间连接有缸体铰接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模侧板上的杆体铰接耳座,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上设有杆体铰接耳板,所述杆体铰接耳座与所述杆体铰接耳板之间连接有杆体铰接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内模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所述内模顶板与两所述内模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所述内模顶板上设有与两所述侧板驱动缸的缸体端分别连接的缸体铰接装置,各所述内模侧板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所述内模顶板与所述内模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两相同设置的侧板驱动缸分别控制侧板与顶板之间的两夹角,可方便实现同步控制,且总高度略微减小,便于内模具取出。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翻转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内模顶板;11-顶板体;12-顶板加强筋;2-内模侧板;21-侧板体;22-侧板加强筋;3-侧板驱动缸;31-缸体铰接装置;32-杆体铰接装置;4-收缩避让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包括内模顶板1,所述内模顶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2,所述内模顶板1与两所述内模侧板2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3,所述内模顶板1上设有与两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缸体端分别连接的缸体铰接装置31,各所述内模侧板2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32,所述内模顶板1与所述内模侧板2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4。所述侧板驱动缸3收缩时,其驱动的所述内模侧板2向内倾斜,该内模侧板2与所述内模顶板1之间的夹角减小,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可防止夹角减小时板之间发生干涉。本实施例所述内模顶板1包括顶板体11,所述顶板体11上设有顶板加强筋12,所述内模侧板2包括侧板体21,所述侧板体21上设有侧板加强筋22,所述顶板加强筋12与所述侧板加强筋22之间设有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所述顶板体11和所述侧板体21为一体并通过折弯形成,折弯处即为所述内模顶板1的两端,且以一体设置形成两端的固定连接。所述缸体铰接装置31设置在所述顶板加强筋12上,所述杆体铰接装置32设置在所述侧板加强筋22上,当然所述缸体铰接装置31和所述杆体铰接装置32也均可设置在对应的板体上。所述缸体铰接装置31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模顶板1上的缸体铰接耳座,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缸体上设有缸体铰接耳板,所述缸体铰接耳座与所述缸体铰接耳板之间连接有缸体铰接销。所述杆体铰接装置3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模侧板2上的杆体铰接耳座,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杆体端上设有杆体铰接耳板,所述杆体铰接耳座与所述杆体铰接耳板之间连接有杆体铰接销。上述铰接结构为本领域常见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也可采用缸体作为耳板,在缸体径向上对称设置铰接销的形式。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31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31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32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相等。此处距离相等是指销中心线到板以及销中心线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均对应相等,其中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是指到收缩避让间隙4靠近所述内模顶板1与所述内模侧板2连接处一端的距离,因为此处接近所述内模顶板1与所述内模侧板2的连接处;这样本实施例也就是两所述缸体铰接销到所述内模顶板1的距离相等、且一个所述缸体铰接销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销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4的距离也相等。这样所述侧板驱动缸3、所述内模顶板1和所述内模侧板2围成两个对称全等的三角形,只要两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长度保持相等,所述内模顶板1与两所述内模侧板2的夹角就会保持相等。优选地,两所述侧板驱动缸3的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包括内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所述内模顶板与两所述内模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所述内模顶板上设有与两所述侧板驱动缸的缸体端分别连接的缸体铰接装置,各所述内模侧板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所述内模顶板与所述内模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包括内模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同侧延伸的内模侧板,所述内模顶板与两所述内模侧板之间分别连接有侧板驱动缸,所述内模顶板上设有与两所述侧板驱动缸的缸体端分别连接的缸体铰接装置,各所述内模侧板上设有与对应所述侧板驱动缸的杆体端连接的杆体铰接装置,所述内模顶板与所述内模侧板的连接处设有收缩避让间隙;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其中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与另一个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另一个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两个所述杆体铰接装置到对应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铰接装置到连接所述内模侧板一侧的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不小于到另一侧所述收缩避让间隙的距离;两所述侧板驱动缸错位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取式箱涵用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顶板包括顶板体,所述顶板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世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