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板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11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5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流板塔,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天气过冷时循环液会在旋流板塔内结冰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中空塔体、多片设置于中空塔体内的旋流板、设置于中空塔体上端的除雾板、设置于中空塔体内部底端的水箱、设置于中空塔体外且进水口与水箱连通的水泵以及多组分别设置于各片旋流板上方的喷头组,中空塔体外设置有用于连通水泵和各组喷头组的输水管,水箱内设置有电热管,中空塔体的下端设置有电热管电连接的电源装置,水箱内设置有与电源装置控制连接的温度感应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止循环液在旋流板塔内结冰的优点。

A swirl plate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流板塔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旋流板塔。
技术介绍
在化工、石油、冶金等行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含尘废气,现有技术,一般是将高温含尘废气通入旋流板塔内,利用旋流板塔对高温含尘废气进行降温、除尘和净化。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5831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流板塔,包括中空塔体,所述中空塔体的下端设有进气口,所述中空塔体的下端还设水箱和水泵,所述中空塔体的上端设有出气口;所述中空塔体内由上而下布置多层旋流板;所述中空塔体内由上而下均匀布置多层向下喷头组,多层所述向下喷头组与最上层旋流板下方的所有旋流板呈交错对应布置且所述向下喷头组位于对应所述旋流板的上方;最上层向下喷头组上反向设置向上喷头组;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多层向下喷头组及向上喷头组。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旋流板塔,高温含尘废气从下往上依次穿过旋流板塔的多层旋流板,同时旋流板塔的多层向下喷头组向下喷洒循环液,循环液与对应的旋流板表面的废气接触,经过多层旋流板中和处理后再通过最上层旋流板进行除雾处理即可;但是,在北方使用旋流板塔时,因为冬天环境较冷,导致循环液容易结冰,影响到循环液的循环输送,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板塔,其具有防止循环液在旋流板塔内结冰在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气口的中空塔体、多片设置于中空塔体内的旋流板、设置于中空塔体上端的除雾板、设置于中空塔体内部底端的水箱、设置于中空塔体外且进水口与水箱连通的水泵以及多组分别设置于各片旋流板上方的喷头组,所述中空塔体外设置有用于连通水泵和各组喷头组的输水管,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电热管,所述中空塔体的下端设置有电热管电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与电源装置控制连接的温度感应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中空塔体、旋流板、除雾板、水箱、水泵、输水管和各组喷头组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流通于中空塔体内的废气进行净化;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温度感应器检测循环液的温度,当循环液温度过低导致循环液容易结冰时,通过温度感应器控制电源装置工作,使得电源装置能够向电热管供电,处于通电状态的电热管会对处于水箱内的循环液进行加热,使得循环液不会结冰,有效确保旋流板塔的使用安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塔体内设置有伸至水箱内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处于水箱内的部分固定有搅拌叶,所述中空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和转动轴之间的配合能够驱动搅拌叶对处于水箱内的循环液进行搅拌,使得电热管对水箱内的循环液进行加热时,循环液能够受热均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水管上套设有用于降低输水管散热速度的橡塑海绵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塑海绵套能够对输水管起到保温的作用,避免循环液输送至输水管内热量大量散发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塑海绵套的外壁上包裹有用于防止橡塑海绵套受雨侵蚀的锡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锡纸能够对橡塑海绵套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处于露天环境的橡塑海绵套淋雨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均伸出中空塔体外,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伸出中空塔体外的部分均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水口、进水口和各件阀门之间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循环液。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道与中空塔体外壁可拆卸连接的观察窗,各所述观察窗分别位于各组喷头组的高度位置相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各组喷头组的工作情况,通过观察窗与中空塔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关系使得工作人员在部分喷头组损坏时能够将观察窗拆下,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进入中空塔体内对喷头组进行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多道水平设置且分别位于各道观察窗正下方的站板,所述中空塔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与分别与各块站板一端连接的攀登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站板使得工作人员对观察窗进行操作时能够有稳定的站立环境,利用攀登梯便于工作人员攀登至各件站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空塔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将水泵和电机罩设于内以用于防止水泵、电机和电源装置受雨侵蚀的保护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保护罩可以防止水泵、电机和电源装置淋雨,确保水泵、电机和电源装置的工作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热管、电源装置和温度感应器之间的配合能够对温度过低的循环液进行加热,有效防止循环液结冰,确保旋流板塔的工作安全;(2)通过橡塑海绵套和锡纸能够对输水管起到保温、防雨的作用,有效降低加热后的循环液的冷却速度;(3)观察窗、站板和攀登体之间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安装与中空塔体内部的喷头组进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循环液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中空塔体;11、出气口;12、进气口;13、保护罩;14、排水口;141、阀门;15、进水口;16、观察窗;2、旋流板组件;21、旋流板;22、鲍尔环填料层;3、除雾板;4、循环液喷淋组件;41、水泵;42、输水管;421、橡塑海绵套;422、锡纸;43、喷头组;44、水箱;5、加热组件;51、电加热装置;511、电源装置;512、电热管;513、温度感应器;52、水搅拌装置;521、电机;522、转动轴;523、搅拌叶;6、站板;61、防护栏;7、攀登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旋流板塔,如图1所示,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的中空塔体1、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以用于分流气流并加强水气混合的旋流板组件2、设置于中空塔体1上端以用于防止水雾从出气口11溢出的除雾板3、设置于中空塔体1上以用于对旋流板组件2喷淋循环液的循环液喷淋组件4以及设置于中空塔体1底部以用于对循环液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5。其中,如图1所示,旋流板组件2包括多片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且沿中空塔体1的高度方向等距排布的旋流板21,各片旋流板21均处于除雾板3的底部;其中,在各片旋流板21的下方均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22,通过鲍尔环填料层22能够对含尘废气做进一步进化。结合图1和图2所示,循环液喷淋组件4包括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部底端以用于储存循环液的水箱44、设置于中空塔体1外且进水口15与水箱44连通以用于将水箱44内的循环液抽出的水泵41、多件分别设置于各片旋流板21上方且均处于除雾板3下方以用于将水泵41抽出的循环液喷淋在各片旋流板21上的喷头组43以及一根设置于中空塔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板塔,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的中空塔体(1)、多片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的旋流板(21)、设置于中空塔体(1)上端的除雾板(3)、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部底端的水箱(44)、设置于中空塔体(1)外且进水口(15)与水箱(44)连通的水泵(41)以及多组分别设置于各片旋流板(21)上方的喷头组(43),所述中空塔体(1)外设置有用于连通水泵(41)和各组喷头组(43)的输水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4)内设置有电热管(512),所述中空塔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热管(512)电连接的电源装置(511),所述水箱(44)内设置有与电源装置(511)控制连接的温度感应器(5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板塔,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气口(11)和进气口(12)的中空塔体(1)、多片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的旋流板(21)、设置于中空塔体(1)上端的除雾板(3)、设置于中空塔体(1)内部底端的水箱(44)、设置于中空塔体(1)外且进水口(15)与水箱(44)连通的水泵(41)以及多组分别设置于各片旋流板(21)上方的喷头组(43),所述中空塔体(1)外设置有用于连通水泵(41)和各组喷头组(43)的输水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4)内设置有电热管(512),所述中空塔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热管(512)电连接的电源装置(511),所述水箱(44)内设置有与电源装置(511)控制连接的温度感应器(5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塔体(1)内设置有伸至水箱(44)内的转动轴(522),所述转动轴(522)处于水箱(44)内的部分固定有搅拌叶(523),所述中空塔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522)转动的电机(5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板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42)上套设有用于降低输水管(42)散热速度的橡塑海绵套(421)。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中友冯跃臻罗家溥林生平郑声健陈玉斌张彬罗民宇刘博彦徐晓龙杨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