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4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并形成环形的流体腔,所述内管的内壁围成工作腔,所述流体腔和所述工作腔互不连通;所述外管包括近端和远端,由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时,所述外管和/或所述内管的硬度降低;所述外管包括外径恒定的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且所述凹陷段位于所述远端;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并能够沿所述主体段的径向拉伸,所述球囊能够与所述流体腔连通,且所述球囊外径与所述主体段外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手术的过程中抽取大血栓又可以通过细小、复杂的远端血管。

A balloon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囊导管
本技术涉及介入导管的
,具体涉及一种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脑血管内的血栓可以导致脑卒中(中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当今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导致成人长期残疾的首位原因的疾病。为了解决血栓的存在而阻塞血管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取栓系统取血栓,通过把球囊导管沿着血管送到血栓部位,通过球囊的扩张,使球囊贴附于血管壁,封堵血管、临时阻断血流,再通过球囊导管的工作腔将取栓装置送至血栓处,通过栓装置将血栓抽出至球囊导管的工作腔。这种球囊导管的重大缺陷是如何保证导管具有足够工作腔内径从而抽吸较大的血栓,同时导管外径又足够小,以便能顺利的进入细小、复杂的血管。现今国外已有的产品有美国的ConcentricMedical公司生产的Merci球囊导引导管和美国EV3公司生产的Cello球囊导引导管。二者内径最大不超过1.5毫米,是无法抽吸较大血栓的,同时导管由于带有球囊使得外管的外径偏大,这类导管无法进入到较小的远端血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其能够在手术的过程中抽取大血栓又可以通过细小、复杂的远端血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囊导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并形成环形的流体腔,所述内管的内壁围成工作腔,所述流体腔和所述工作腔互不连通;所述外管包括近端和远端,由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时,所述外管和/或所述内管的硬度降低;所述外管包括外径恒定的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且所述凹陷段位于所述远端;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并能够沿所述主体段的径向拉伸,所述球囊能够与所述流体腔连通,且所述球囊外径与所述主体段外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mm。进一步的,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导管座,所述导管座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工作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位于所述远端处设置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能够将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连接,并将所述流体腔和所述工作腔相互独立。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位于其与所述凹陷段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肩。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肩处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球囊的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表面粗糙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凹陷段上开设有若干连通孔,以将所述球囊与所述流体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球囊的材料包括柔顺性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球囊的表面涂覆有亲水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将球囊设置在凹陷段上,且球囊的外径接近主体段的外径,因而使得球囊导管在保证工作腔空间较大的同时能够减少球囊的外径,从而可以使球囊导管通过复杂和细小的血管进行取栓操作;此外沿近端向远端的方向,外管和/或内管的硬度逐渐降低,使得球囊导管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和通过性,能够应对复杂迂回的血栓病变;球囊导管通过减少球囊外径和变硬度设计,便于球囊在复杂、迂回、细小的血管中能够抽吸较大的血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一;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二;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截面图;图5是球囊导管未充盈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球囊导管充盈状态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1、导管座;12、第一连接头;13、第二连接头;21、流体腔;22、工作腔;23、内管;24、外管;241、过渡肩;242、连接部;243、凹陷段;25、球囊;26、过渡段;27、连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球囊导管的一实施例,其包括外管24和嵌设在外管24内的内管23,外管24和内管23同轴设置。外管24和内管23之间环设形成流体腔21,内管23的内壁环绕形成工作腔22,且流体腔21和工作腔22互不连通。参照图1-图3,外管24包括近端和远端,本实施例中近端为靠近术者的一端,远端为远离术者的一端。外管24和内管23位于远端处设置有过渡段26,过渡段26将流体腔21位于远端处密封,使得流体腔21和工作腔22互不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远端穿设进血管内,为了便于球囊25导管在血管内运动,本实施例中过渡段26呈锥形设置。过渡段26可以与外管24一体成型设计,也可以通过胶水固化形成。参照图1,外管24和/或内管23的硬度沿由近端至远端的方向逐渐降低,从而使得外管24和/或内管23具有较好的柔顺性和通过性,便于球囊25导管通过复杂迂回的血管。参照图3-图6,外管24包括主体段和设置在主体段上的凹陷段243,主体段的外径恒定不变,凹陷段243的外径小于主体段的外径。凹陷段243设置在主体段位于远端处,为了减小过渡处的圆角半径以及减少过渡处的应力集中,凹陷段243与位于其两端的主体段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肩241。参照图3-图6,球囊导管还包括球囊25,且球囊25位于凹陷段243处。设置在凹陷段243处的球囊25能够沿主体段的径向发生弹性形变,当球囊25未发生弹性形变时,球囊25的外径与主体段外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mm,即球囊25的外径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主体段的外径均可,从而能在保证足够大尺寸的工作腔22的同时,又能保证球囊25段具有较小的外径,从而可以顺利的通过复杂和较细的血管进行取栓操作,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参照图5-图7,凹陷段243处开设有若干连通孔27,使得球囊25能够与流体腔21连通,以使流体腔21内的生理盐水流入球囊25内,使球囊25径向拉伸并充盈在血管内部。为了提高球囊25固定在凹陷段243的稳定性,过渡肩241通过连接部242与球囊2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42通过胶粘或热焊等粘结方式与球囊25固定。此外,在将连接部242与球囊25连接时,先对连接部242进行粗糙处理,以增大连接部242和球囊25接触面处的静摩擦力,以提高球囊25固定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粗糙处理的方式可以选用蚀刻。参照图2,球囊导管还包括导管座11,导管座11设置在外管24和内管23的远端处。导管座11包括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13,第一连接头12与流体腔21连通,第二连接头13与工作腔22连通,使得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13相互独立。本实施例中导管座11呈Y型设置,第一连接头12和第二连接头13均为鲁尔接头设计,以便于与其他的器械配合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头12通入生理盐水,使得与第一连接头12连通的流体腔21内充盈有生理盐水,以利用生理盐水拉伸球囊25,使得球囊25充盈在血管内部。第二连接头13连接头连接有取栓器,因第二连接头13与工作腔22连通,因而能够利用取栓器将血栓提取进工作腔22内部。参照图5和图6,球囊25的材料包括柔顺性材料,上述柔顺性材料可以选用橡胶或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并形成环形的流体腔,所述内管的内壁围成工作腔,所述流体腔和所述工作腔互不连通;/n所述外管包括近端和远端,由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时,所述外管和/或所述内管的硬度降低;所述外管包括外径恒定的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且所述凹陷段位于所述远端;/n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并能够沿所述主体段的径向拉伸,所述球囊能够与所述流体腔连通,且所述球囊外径与所述主体段外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和球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并形成环形的流体腔,所述内管的内壁围成工作腔,所述流体腔和所述工作腔互不连通;
所述外管包括近端和远端,由所述近端至所述远端时,所述外管和/或所述内管的硬度降低;所述外管包括外径恒定的主体段和位于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且所述凹陷段位于所述远端;
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并能够沿所述主体段的径向拉伸,所述球囊能够与所述流体腔连通,且所述球囊外径与所述主体段外径差值的绝对值为0-0.1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还包括导管座,所述导管座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流体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工作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谭茂彩刘继勇
申请(专利权)人:科塞尔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