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204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包括T型引流管以及与所述T型引流管配套使用的附属装置,所述T型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横管和竖管的直径均为1厘米,所述横管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竖管的长度为30厘米,所述附属装置包括塞子、气囊以及引流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引流通畅,有利于术后观察,而且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伤痛。

A transvaginal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for clinic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妇科大型手术后由于创面渗血或者淋巴液渗出,容易导致腹腔内有积液或者积血,需要在术后5天内观察术后渗出液的总量和性质以了解出血情况,同时需要加强引流,防止盆腔积液感染,因此,在手术时往往需要放置引流管。但是,目前临床上没有专用的适用于妇科手术的腹腔引流管,通常会采用经腹胶皮管引流,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需要在病人身上增加额外的切口;(2)引流不畅,可能导致盆腔感染;(3)不利于术后观察;(4)放管和拔管过程会给病人带来额外伤害或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操作方便,引流通畅,有利于术后观察,而且不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伤痛。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包括T型引流管以及与所述T型引流管配套使用的附属装置,所述T型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横管和竖管的直径均为1厘米,所述横管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竖管的长度为30厘米,所述附属装置包括塞子、气囊以及引流袋。优选地,所述T型引流管、塞子和气囊均为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横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且每个引流孔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优选地,所述竖管未连接横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的长度为0.8厘米。优选地,所述塞子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所述塞子的长度和直径均为1厘米。优选地,所述气囊包括固定连接的注气管和球囊,所述注气管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注气管未连接球囊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注气管内设有单向通气装置,所述球囊壁上设有一进气口。优选地,所述注气管的长度为20厘米,所述注气管的直径为1厘米,所述球囊的直径为5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引流方式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伤口,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引流管设计成T型可以使引流管伸入盆腔最低处,更符合人体工学,且有利于引流管的固定,使得引流更加通畅;使用引流袋可以装引流的积液,使用气囊可以向腹腔中注入空气,防止腹腔内器官壁膜与引流管粘连,使用塞子可以将引流管密封,防止腹腔积液引流不受控制,总之,设置附属装置与引流管配套使用可以使引流效果得到提高,有利于妇科手术之后病人的术后观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的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从腹腔取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包括T型引流管1以及与T型引流管1配套使用的附属装置,T型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横管11和竖管12,横管11和竖管12的直径均为1厘米,横管11的长度为10厘米,竖管12的长度为30厘米,附属装置包括塞子2、气囊3以及引流袋。本实施例中,将引流管设置为T型,且横管的长度为10厘米,可以使引流管伸入盆腔最低处,更符合人体工学,且有利于引流管的固定,使得引流更加通畅,设置附属装置可以提高引流效果,具体的,使用塞子可以将引流管堵住,防止腹腔积液的引流不受控制,使用气囊可以向腹腔中注入空气,使得腹腔内器官壁膜与引流管长时间接触之后不会粘连,也不会堵塞引流管,使用引流袋可以将引流管引出的腹腔积液收集起来,避免腹腔积液污染手术环境。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在使用时的具体实施方式为:手术实际操作时,在缝合阴道时预留适当大小切口,将引流管竖管下端先从切口从上往下伸入阴道,最后将引流管横管卡在切口上,横管两端应有大部分暴露在盆腔中,以便于将引流液排出体外,这种腹腔积液引流方式无需在病人身体上增加额外的伤口,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需要时可将气囊连接到引流管末端,轻捏球囊,以防腹腔内器官壁膜与引流管较长时间贴合导致粘连或堵塞;必要时也可以将塞子连接到引流管末端,防止腹水不受控制。可选的,T型引流管1、塞子2和气囊3均为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上述结构中,由于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弹性,因此采用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制作T型引流管可以使T型引流管插入腹腔以及从腹腔取出时不会带给病人额外的疼痛,同时采用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制作T型引流管也可以防止伸进腹腔中的引流管携带细菌,引起感染。可选的,横管11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110,且每个引流孔110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上述结构中,在横管上设置若干个引流孔可以使腹腔积液的引流更加充分,不留死腔。可选的,竖管12未连接横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120,且外螺纹120的长度为0.8厘米。上述结构中,在竖管未连接横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可以增加引流管的延展性,有利于引流管连接附属装置进行引流。可选的,塞子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设有与外螺纹120配套的内螺纹20,塞子2的长度和直径均为1厘米。上述结构中,将塞子连接在引流管下端可以防止腹腔积液在引流时不受控制。可选的,气囊3包括固定连接的注气管31和球囊32,注气管31的直径为1厘米,注气管31未连接球囊的一端设有与外螺纹120配套的内螺纹310。注气管31内设有单向通气装置33,球囊壁上设有一进气口34。注气管31的长度为20厘米,注气管31的直径为1厘米,球囊32的直径为5厘米。上述结构中,将气囊连接在引流管下端,轻捏球囊,空气就会从进气口进入气囊,随后通过注气管上的单向通气装置将空气注入引流管中以进入腹腔,可以有效防止引流管在腹腔中长时间停留之后与腹腔内器官壁膜发生粘连的情况发生,同时也防止引流管发生堵塞,保障了引流管的引流通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引流方式可以避免给病人带来额外的伤口,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引流管设计成T型可以使引流管伸入盆腔最低处,更符合人体工学,且有利于引流管的固定,使得引流更加通畅;使用引流袋可以装引流的积液,使用气囊可以向腹腔中注入空气,防止腹腔内器官壁膜与引流管粘连,使用塞子可以将引流管密封,防止腹腔积液引流不受控制,总之,设置附属装置与引流管配套使用可以使引流效果得到提高,有利于妇科手术之后病人的术后观察。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及技术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引流管以及与所述T型引流管配套使用的附属装置,所述T型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横管和竖管的直径均为1厘米,所述横管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竖管的长度为30厘米,所述附属装置包括塞子、气囊以及引流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引流管以及与所述T型引流管配套使用的附属装置,所述T型引流管包括固定连接的横管和竖管,横管和竖管的直径均为1厘米,所述横管的长度为10厘米,所述竖管的长度为30厘米,所述附属装置包括塞子、气囊以及引流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引流管、塞子和气囊均为医用抑菌硅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引流孔,且每个引流孔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临床的经阴道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未连接横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的长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刚孙薇唐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