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99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属于医疗护理领域。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包括:旋转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旋转底座上的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机构上的用于帮助患者转动头部的助滑机构、设置于助滑机构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介于旋转底座和助滑机构之间且调节机构可调节助滑机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护理枕高度,使患者感觉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患者头部与海绵片摩擦,患者头部与海绵片的摩擦力推动滑板在滚珠上滑动,滑板带动滑块沿滑槽导向方向滑动,滑板与固定板发生相对运动,滑板运动带动患者头部转动,且通过滚动摩擦减少了患者头部使出的力,减少了患者的负担。

A multifunctional nursing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护理枕
本实用属于医疗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护理枕。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躺在病床上,且由于疾病,患者的头部不易转动或者转动较为吃力,当患者与人说话时,患者需转动头部注视他人,但由于疾病,患者转头困难,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且患者的枕头高度是一直不变的,不利于适应不同患者,且当枕头高度不适合时,枕头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躺在床上头部转动困难的问题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护理枕解决患者躺在床上头部转动困难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包括:旋转底座,还包括:设置于旋转底座上的调节机构、设置于调节机构上的用于帮助患者转动头部的助滑机构、设置于助滑机构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介于旋转底座和助滑机构之间且调节机构可调节助滑机构高度,所述的助滑机构介于缓冲机构和调节机构之间,所述的旋转底座包括水平布置的下底板、上底板,所述的下底板和上底板均为长条形且下底板和上底板呈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的上底板位于下底板上方,上底板与调节机构连接,下底板顶面中心处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匹配设置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轴向垂直下底板,旋转轴承内圈匹配穿设有旋转杆,旋转杆通过旋转轴承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杆顶端与上底板连接。优选地,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上底板顶面中心处的转板,所述的转板设置有两个,两转板呈“V”型且两转板相对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两转板与上底板铰接且铰接轴芯线方向均平行于上底板,两转板连接的铰接轴芯线方向还垂直上底板长度方向,两转板可绕铰接轴芯线方向转动,两转板悬置端铰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连接板,上述的上底板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板,连接板顶面铰接有旋转板,两旋转板悬置端共同铰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支撑板顶面与助滑机构连接,两旋转板倾斜设置且两旋转板相对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增大,上述两连接板穿设有同一螺纹杆,螺纹杆轴向平行于上底板长度方向,螺纹杆的一端同轴套设有限位板,且螺纹杆设置限位板的一端还设置有旋转手柄,螺纹杆背离旋转手柄的一端与临近的连接板螺纹连接,螺纹杆临近旋转手柄的一端为光杆段,且螺纹杆光杆段与临近旋转手柄的连接板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助滑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板顶面的固定板,固定板为弧形板且弧形板圆心处于支撑板正上方,所述的固定板顶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形状相适应,所述的安装槽内设置有若干沿安装槽延伸方向均匀间隔排列的滚珠,所述的滚珠通过保持架活动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的固定板两侧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延伸方向与固定板形状相适应,所述的固定板顶面还设置有滑板,滑板形状与固定板相适应且滑板底面抵触滚珠,滑板顶面与缓冲机构连接,滑板两侧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延伸板,延伸板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滑块可沿滑槽的导向方向滑动。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机构包括设置于滑板顶面的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设置有若干个并均匀分布于滑板顶面,压缩弹簧上设置有橡胶片,所述的压缩弹簧介于滑板与橡胶片之间,压缩弹簧的一端抵触滑板、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抵触橡胶片,压缩弹簧的弹力推动橡胶片偏离滑板,所述的橡胶片顶面设置有海绵片。3.有益效果:1.本技术转动旋转手柄,旋转手柄带动螺纹杆同步转动,此时限位板抵触临近的连接板,螺纹杆转动使得两连接板互相靠近,此时支撑板与底板的距离增大,反向转动旋转手柄,支撑板与底板的距离减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护理枕高度,使患者感觉舒适。2.本技术患者头部与海绵片摩擦,患者头部与海绵片的摩擦力推动滑板在滚珠上滑动,滑板带动滑块沿滑槽导向方向滑动,滑板与固定板发生相对运动,滑板运动带动患者头部转动,且通过滚动摩擦减少了患者头部使出的力,减少了患者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旋转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助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助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助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助滑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滑板与缓冲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滑板与缓冲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旋转底座;110、上底板;120、旋转杆;130、下底板;140、旋转轴承;20、调节机构;210、转板;220、连接板;230、螺纹杆;240、旋转板;250、支撑板;260、限位板;270、旋转手柄;30、助滑机构;310、固定板;320、安装槽;330、滚珠;340、滑槽;350、滑板;360、延伸板;370、滑块;40、缓冲机构;410、压缩弹簧;420、橡胶片;430、海绵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9所示,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包括:旋转底座10,还包括:设置于旋转底座10上的调节机构20、设置于调节机构20上的用于帮助患者转动头部的助滑机构30、设置于助滑机构30上的缓冲机构40,所述的调节机构20介于旋转底座10和助滑机构30之间且调节机构20可调节助滑机构30高度,所述的助滑机构30介于缓冲机构40和调节机构20之间,患者头部放置在缓冲机构40上,当患者转动头部时,助滑机构30帮助患者轻松转动头部,节省了患者的力气,有助于患者康复,且当护理枕高度不适合时,可通过调节机构20调节高度,以便患者舒适,当枕头出现轻微倾斜从而影响患者休息时,患者只需轻轻扭动头部就可将枕头矫正。所述的旋转底座10包括水平布置的下底板130、上底板110,所述的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均为长条形且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呈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的上底板110位于下底板130上方,上底板110与调节机构20连接,下底板130顶面中心处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匹配设置有旋转轴承140,旋转轴承140轴向垂直下底板130,旋转轴承140内圈匹配穿设有旋转杆120,旋转杆120通过旋转轴承14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杆120顶端与上底板110连接。所述的调节机构20包括设置于上底板110顶面中心处的转板210,所述的转板210设置有两个,两转板210呈“V”型且两转板210相对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两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包括:旋转底座(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旋转底座(10)上的调节机构(20)、设置于调节机构(20)上的用于帮助患者转动头部的助滑机构(30)、设置于助滑机构(30)上的缓冲机构(40),所述的调节机构(20)介于旋转底座(10)和助滑机构(30)之间且调节机构(20)可调节助滑机构(30)高度,所述的助滑机构(30)介于缓冲机构(40)和调节机构(20)之间,所述的旋转底座(10)包括水平布置的下底板(130)、上底板(110),所述的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均为长条形且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呈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的上底板(110)位于下底板(130)上方,上底板(110)与调节机构(20)连接,下底板(130)顶面中心处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匹配设置有旋转轴承(140),旋转轴承(140)轴向垂直下底板(130),旋转轴承(140)内圈匹配穿设有旋转杆(120),旋转杆(120)通过旋转轴承(14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杆(120)顶端与上底板(11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包括:旋转底座(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旋转底座(10)上的调节机构(20)、设置于调节机构(20)上的用于帮助患者转动头部的助滑机构(30)、设置于助滑机构(30)上的缓冲机构(40),所述的调节机构(20)介于旋转底座(10)和助滑机构(30)之间且调节机构(20)可调节助滑机构(30)高度,所述的助滑机构(30)介于缓冲机构(40)和调节机构(20)之间,所述的旋转底座(10)包括水平布置的下底板(130)、上底板(110),所述的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均为长条形且下底板(130)和上底板(110)呈上下相对布置,所述的上底板(110)位于下底板(130)上方,上底板(110)与调节机构(20)连接,下底板(130)顶面中心处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内匹配设置有旋转轴承(140),旋转轴承(140)轴向垂直下底板(130),旋转轴承(140)内圈匹配穿设有旋转杆(120),旋转杆(120)通过旋转轴承(14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杆(120)顶端与上底板(1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机构(20)包括设置于上底板(110)顶面中心处的转板(210),所述的转板(210)设置有两个,两转板(210)呈“V”型且两转板(210)相对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减小,两转板(210)与上底板(110)铰接且铰接轴芯线方向均平行于上底板(110),两转板(210)连接的铰接轴芯线方向还垂直上底板(110)长度方向,两转板(210)可绕铰接轴芯线方向转动,两转板(210)悬置端铰接有竖直向上延伸的连接板(220),上述的上底板(110)长度方向垂直连接板(220),连接板(220)顶面铰接有旋转板(240),两旋转板(240)悬置端共同铰接有水平布置的支撑板(250),支撑板(250)顶面与助滑机构(30)连接,两旋转板(240)倾斜设置且两旋转板(240)相对斜面之间的距离由上到下的方向逐渐增大,上述两连接板(220)穿设有同一螺纹杆(230),螺纹杆(230)轴向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