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加工模具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79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包括传感器组件,传感器组件包括控制模块、电源、导线和传感器,控制模块、电源和传感器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还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传感器组件设置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热贴合连接,第二片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组件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具有使用寿命高且便于安装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包括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进行初加工的压合模具和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进行定型加工的成型模。

Sensor accessories and processing mould group of intelligent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加工模具组
本技术涉及制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传感器元件是智能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鞋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元件来达到步态检测、计步、温度测量等效果,然而传感器元件又是一种精细的元件,脆弱且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因进水或磕碰而导致采集的数据易发生误差甚至错误,造成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目前大多数智能鞋对于传感器元件在鞋底的设置多采用直接放置方式,少数智能鞋会在鞋底设置纹路或凹槽用于放置传感器元件,亦有些许会对传感器元件进行封装包裹,然而无论何种方式,皆需采用胶水进行粘合。但胶水具有腐蚀性,会腐蚀传感器元件,造成灵敏度的降低,从而影响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智能鞋功能的丧失。为了保证数据监测的精准度,传感器元件在鞋底的设置需要精准定位,有些许误差便容易导致数据采集的误差甚至错误,造成数据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于传感器元件的铺设,往往需要熟练工人来进行,因此成本高、效率低、耗时长,且无法保证稳定性,对于大规模生产更是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高且便于安装的传感器组件结构以及用于生产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控制模块、电源、导线和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之间,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相互热贴合连接,所述第二片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组件安装槽。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所述第二片材上避开所述组件安装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的对应区域相贴合。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均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制作上述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包括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进行初加工的压合模具和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进行定型加工的成型模具;所述压合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压膜板和密封容置板,所述压膜板扣设在所述密封容置板上,所述压模板朝向所述密封容置板的一侧为第一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密封容置板朝向所述压模板的一侧为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工作面相配合的第一开槽;所述成型模具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的成型槽和沿所述成型槽的槽口设置的平台面,所述平台面上凸设有切刀。所述第一开槽内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槽。所述平台面与传感器配件的边缘贴合区域形状吻合。所述传感器组件槽具有电源放置槽和控制模块放置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传感器组件设置于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之间,第一片材与第二片材热贴合连接,无需使用胶水等粘合剂,不会对传感器组件造成腐蚀,使用寿命更高,第二片材上设置有组件安装槽,传感器组件直接放置于组件安装槽内,第二片材再与第一片材进行热封,使传感器组件直接一体化体密闭设置于上述组件安装槽内,在安装时,直接将一体化的传感器组件、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直接放置于对应的智能鞋的鞋底上即可,无需专门进行人工铺设,方便快捷。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第一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凸台,所述第二工作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工作面相配合的第一开槽,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放置在第一开槽内,凸台压在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上,通过外部对压膜板和密封容置板进行加热从而对传感器组件进行初工,成型模具的平台面上设置有切刀,切刀可压合在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外边缘进行切割,相比现有的手工加工工序,使用上述加工模具组可更加效率的完成初加工和定型加工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中的压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中的密封容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中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控制模块、12.电源、13.导线、14.传感器、15.第一片材、16.第二片材、161.元件槽、162.导线槽、21.压膜板、211.凸台、22.密封容置板、221.第一开槽、2211.电源放置槽、2212.控制模块放置槽、27.第一豁口、3.成型模具、31.成型槽、32.平台面、321.切刀、37.第二豁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通过粘合剂贴附在与之相配合鞋底上,包括传感器组件、第一片材15和第二片材16,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控制模块11、电源12、导线13和传感器14,上述控制模块11、电源12和传感器14之间通过导线13电连接,第一片材15的部分区域与第二片材16的对应部分区域热贴合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第一片材15和第二片材16之间。所述传感器组件所采用的控制模块11、电源12、导线13和传感器14均为公知技术,上述控制模块11、电源12、导线13和传感器14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采用的是公知技术中的常用方式。第一片材15为两面光滑的薄膜,第二片材16为一面上设置有组件安装槽的薄膜,较佳的,第一片材15和第二片材16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具体的第二片材16上避开所述组件安装槽的部分与第一片材15的对应区域相贴合。第一片材15和第二片材16均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造价低廉,机械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在保证足够延伸强度的条件下,其厚度越薄越好,较佳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片材15的厚度为1mm,第二片材16的厚度为1.5mm;第二片材16上成型的所述组件安装槽包括元件槽161和导线槽162,元件槽161用于放置控制模块11、电源12和传感器14,导线槽162用于放置导线13,元件槽161为槽壁与底面相垂直的直槽,导线槽162为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角槽,上述组件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铺设时的分布形状一致,元件槽161的大小较对应铺设在其中的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各部件的边缘均多出0.2-0.5mm,在本实施方式中取0.3mm为最佳值,以直径为2mm的传感器14为例,则对应开设在第二片材16上的元件槽161直径为(2+0.3*2)mm,元件槽161各处的槽深根据各自所对应的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各部件的厚度决定,对应各部件位置的槽深较对应部件的厚度多0-0.5mm,本实施方式中取0mm为最佳值,上述设计既保证了控制模块11、电源12和传感器14在元件槽161内延展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又保证了导线13在导线槽162内的稳定性。第一片材15的大小与第二片材16的大小一比一吻合。...

【技术保护点】
1.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控制模块、电源、导线和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之间,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相互热贴合连接,所述第二片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组件安装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控制模块、电源、导线和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电源和所述传感器之间通过所述导线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之间,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相互热贴合连接,所述第二片材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组件安装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所述第二片材上避开所述组件安装槽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片材的对应区域相贴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和所述第二片材均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4.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的加工模具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进行初加工的压合模具和对上述智能鞋的传感器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清来蔡金为廖洪波王陈杨斯理
申请(专利权)人:黑天鹅智能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