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春阳专利>正文

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752 阅读:3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连通,所述的加注器主体主要由小车轮、压油泵、脚踏板、黄油筒、加注器底座组成,所述的加注器底座上侧固定黄油筒和脚踏板,加注器底座两侧固定小车轮,底面上设有压油泵,进油口与黄油筒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和出油阀与高压软管连通。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另外,由于不易产生空穴,节省时间,与普通黄油枪比速度快3倍以上,保养抽油机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在20分钟内加注完抽油机全部的润滑点,减少了抽油机停机时间,减少了油井故障几率,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油加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抽油机保养方面打黄油是一项耗时最长的工作,因此,现场一般使用普通黄油 枪打黄油,其中两个大润滑点即抽油机的主要润滑点为中轴承和尾轴承的容量较大,其容量约为4升,每次需要加注l一2升左右,而普通黄油枪的容量0.3—0.4升,况且普通黄油枪 不容易罐满,且容易产生气穴,打黄油时不易排空。常用的普通压杆式黄油枪,每人工挤压 一次排量为0.96g/每冲次、98次/分、95g/分,而打黄油一次需要挤压2000次左右。其存 在的问题是高空操作人员会因此体力消耗过大,耗时较长, 一般需要停机1至2小时,不 仅会因停机影响产量,而且有时在出砂较多的井会因为停井时间过长,而造成砂卡事故。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地面上即可操作、且大大 提高加注效率的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连 通,所述的加注器主体主要由小车轮、压油泵、脚踏板、黄油筒、加注器底座组成,所述的 加注器底座上侧固定黄油筒和脚踏板,加注器底座两侧固定小车轮,底面上设有压油泵,进 油口与黄油筒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和出油阀与高压软管连通。所述的黄油筒的上端设有黄油筒盖、拧紧把手、拧紧丝杠,黄油筒的内腔设有压紧皮碗、 压紧弹簧和弹簧底座。所述的压油泵内设有柱塞,柱塞的外端与柱塞拉杆联接,使柱塞通过柱塞回位拉簧、脚 踏板沿柱塞拉杆往复运动。所述的脚踏板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加注器底座的一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是目前可推广的 一种实用型工具;而且本产品由于不易产生空穴,节省时间,与普通黄油枪比速度快3倍以 上,保养抽油机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在20分钟内加注完抽油机全部的润滑点,减少了抽油 机停机时间,减少了油井故障几率,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附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中,拧紧把手l、拧紧丝杠2、弹簧底座3、压紧弹簧4、铰链5、出油口6、出油阀 7、压油泵端头丝堵8、小车轮9、压油泵IO、黄油筒盖ll、拧紧螺丝12、脚踏板13、压紧 皮碗14、黄油筒15、加注器底座16、柱塞回位拉簧17、柱塞18、柱塞拉杆19、小车轴20。五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的 一端连通,高压软管的另一端通过与需要加注黄油的润滑点连通;而加注器主体主要由铰链5、出油口6、出油阀7、压油泵端头丝堵8、小车轮9、压油泵IO、黄油筒盖ll、拧紧螺丝 12、脚踏板13、压紧皮碗14、黄油筒15、加注器底座16、柱塞回位拉簧17、柱塞18、柱 塞拉杆19和小车轴20等组成,加注器底座16上侧固定黄油筒15和脚踏板13,加注器底座 16两侧固定小车轮9,底面上设有压油泵10,进油口与黄油筒15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 6 和出油阀7与高压软管连通。黄油筒15的上端设有黄油筒盖11、拧紧把手1、拧紧丝杠2,黄油筒的内腔设有压紧皮 碗14、压紧弹簧4和弹簧底座3。压油泵10内设有柱塞18,柱塞18的外端与柱塞拉杆19联接,使柱塞通过柱塞回位拉 簧17、脚踏板13沿柱塞拉杆往复运动。脚踏板13通过铰链5活动连接在加注器底座16的一端,通过脚踏板的上下移动使黄油 通过压油泵挤压到高压软管,从而加注到润滑点上。另外,将出油阀环形空间加大,减少大排量多冲次时的流量阻力,本产品采用7m长、 内径O8通径高压软管,可实现对各个型号抽油机中轴承和尾轴承及各部润滑点的加注。本产品取消普通黄油嘴式挂接。因为抽油机为大型设备,其润滑点容量大,插拔黄油嘴 耗时与总耗时之间极不成比例。采用新型接头式连接,可减少阻力,降低管线压力,加快加 注速度。同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减少停井时间,降低油井故障几率,提高工作效率。本产品加注速度快,经过现场实际试验得到数据如下;2.5g/每冲次,70次/分,220g/分。(普通黄油枪0.96g/每冲次98次/分 95g/分)普通黄油枪不易罐满,工作时容易产生空穴现象,每次排空也是比较麻烦,耗时较多的爭l冃。权利要求1、一种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注器主体主要由小车轮(9)、压油泵(10)、脚踏板(13)、黄油筒(15)、加注器底座(16)组成,所述的加注器底座(16)上侧固定黄油筒(15)和脚踏板(13),加注器底座(16)两侧固定小车轮(9),底面上设有压油泵(10),进油口与黄油筒(15)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6)和出油阀(7)与高压软管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黄油筒(15)的 上端设有黄油筒盖(11)、拧紧把手(1)、拧紧丝杠(2),黄油筒的内腔设有压紧皮碗(14)、 压紧弹簧(4)和弹簧底座(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压油泵(10)内 设有柱塞(18),柱塞(18)的外端与柱塞拉杆(19)联接,使柱塞通过柱塞回位拉簧(17)、 脚踏板(13)沿柱塞拉杆往复运动。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脚踏板(13)通 过铰链(5)活动连接在加注器底座(16)的一端。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其技术方案是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连通,所述的加注器主体主要由小车轮、压油泵、脚踏板、黄油筒、加注器底座组成,所述的加注器底座上侧固定黄油筒和脚踏板,加注器底座两侧固定小车轮,底面上设有压油泵,进油口与黄油筒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和出油阀与高压软管连通。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的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另外,由于不易产生空穴,节省时间,与普通黄油枪比速度快3倍以上,保养抽油机时一般情况下,可以在20分钟内加注完抽油机全部的润滑点,减少了抽油机停机时间,减少了油井故障几率,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16N3/12GK101162070SQ20071011466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丁中原, 季东峰, 磊 岑, 张先红, 李振江, 杜乃海, 杜春伟, 杜春阳, 毛春普 申请人:杜春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油机专用黄油加注器,主要由加注器主体和高压软管组成,加注器主体的出油口与高压软管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加注器主体主要由小车轮(9)、压油泵(10)、脚踏板(13)、黄油筒(15)、加注器底座(16)组成,所述的加注器底座(16)上侧固定黄油筒(15)和脚踏板(13),加注器底座(16)两侧固定小车轮(9),底面上设有压油泵(10),进油口与黄油筒(15)连通,压油泵的出油口(6)和出油阀(7)与高压软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阳毛春普杜乃海季东峰张先红岑磊杜春伟丁中原李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杜春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