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剑龙专利>正文

组合背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60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背板结构,包括固定板和滑移板,固定板与滑移板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该连接侧板一端制有侧板连接孔和圆弧槽;侧板连接孔经螺钉与固定板相连接,圆弧槽的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处;圆弧槽向连接侧板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滑槽经螺钉与滑移板相连接,并且该滑槽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成一直线;配置机械刚性强的两条平行板件,能充分保证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在该两板之间配设具有滑槽结构的连接侧板,能有效控制上下两板的滑移,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同时该连接侧板设计有两板收缩到位后的旋转功能,使连接侧板旋转后与上下两板平行,使用便捷,提高了整个背板包装空间的缩小力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视机安装支架的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背板结构,尤其适 合于液晶显示器的墙板固定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器支架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均由一个简单的整体板件构成,这样的结构 在运输储藏等方面较占空间,显得也会比较笨重。在实际应用的支架中,也有可折叠的 背板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520060034. 6的中国技术专利《散热器背板》(公告号 CN2810113Y)就是此类设计,该设计包括第一及第二片体,二者枢接而保持共面,其中 一片体上设有止动部, 一片体可绕枢接点相对另一片体旋转至二者折叠,而其反向旋转 时则上述一片体的止动部抵顶另一片体而使二片体保持共面;该设计的折叠方式纯粹是 翻转对合,对于较小的构件而言,其折叠后所縮小的空间较为明显,但对于较大的背板 构件,此类方式已不能解决空间的较大压縮;对于电视机支架,其要求横向的安装板强 度较高,竖向的连接件须保证牢固,所以该类支架的设计不宜采用折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连接 强度好、操作性强、使用便捷及整体包装空间小的组合背板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组合背板结构,包括固定板和 滑移板,固定板与滑移板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该连接侧板一端制有侧板连接 孔和圆弧槽;侧板连接孔经螺钉与固定板相连接,圆弧槽的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 处;圆弧槽向连接侧板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滑槽经螺钉与滑移板相连接,并且该滑 槽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成一直线。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固定板制有凸起的第一凸体,并且该第一凸体与圆弧槽相配套定位。上述的连接侧板另一端制有定位 L,上述的滑移板制有凸起的第二凸体,该第二凸 体与定位孔相配套定位。上述的第一凸体和第二凸体均为圆形搭子;上述的固定板制有与侧板连接孔相尺寸 配套的第一孔体,相应地,滑移板也制有第二孔体,滑槽的下端制有能第二孔体相尺寸 配套的螺钉孔。上述的滑移板也制有与滑槽相尺寸配套的第二孔体。上述的第一孔体和第二孔体均为螺纹孔,并与相对应的螺钉相螺纹旋接。 上述第一孔体中心与固定板内侧边的距离值加上上述的第二孔体与滑移板内侧边 的距离值之和等于圆弧槽的半径值。上述的连接侧板为呈对称布置的二个,并且上述的圆弧槽均贴近于连接侧板的外侧边。上述的连接侧板上刻有用于指向的箭头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固定板与滑移板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该连接侧板一端制有侧板连接孔和圆弧槽;侧板连接孔经螺钉与固定板相连接,圆弧槽的 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处;圆弧槽向连接侧板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滑槽经螺钉 与滑移板相连接,并且该滑槽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的中心成一直线。本技术的优点 在于配置机械刚性强的两条平行板件,能充分保证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在该两板之 间配设具有滑槽结构的连接侧板,能有效控制上下两板的滑移,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 可操作性;同时该连接侧板设计有两板收縮到位后的旋转功能,使连接侧板旋转后与上 下两板平行,使用便捷,提高了整个背板包装空间的縮小力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配装关系示意图2是图1的背面示意图3是图2中滑移板上移过程的示意图4是图2中滑移板上移到位的示意图5是图2中连接侧板向内收縮过程的正面示意图6是图2中连接侧板向内收縮到位的正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图标号说明固定板l,第一凸体ll,第一孔体12,滑移板2,第二凸体21,第二孔体22,连接侧板3,箭头体3a,侧板连接孔31,圆弧 槽32,滑槽33,螺钉孔33a,定位孔34,螺钉4。本技术实施例,组合背板结构,包括固定板1.和滑移板2,固定板l与滑移板 2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3,该连接侧板3 —端制有侧板连接孔31和圆弧槽32; 所述的侧板连接孔31经螺钉4与固定板1相连接,圆弧槽32的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31 的中心处;圆弧槽32向连接侧板3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33,滑槽33经螺钉4与滑移 板2相连接,并且该滑槽33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31的中心成一直线。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固定板l制有凸起的第一凸体ll,并且该第一凸体ll与 圆弧槽32相配套定位。连接侧板3另一端制有定位孔34,滑移板2制有凸起的第二凸 体21,第二凸体21与定位孔34相配套定位。 一般情况下,第一凸体11和第二凸体21 均为圆形搭子;所述的定板1制有与侧板连接孔31相尺寸配套的第一孔体12,相应地, 滑移板2也制有第二孔体22,滑槽33的下端制有能第二孔体22相尺寸配套的螺钉孔 33a; —般第一孔体12和第二孔体22均为螺纹孔,并与相对应的螺钉4相螺纹旋接。第一孔体12中心与固定板1内侧边的距离值加上第二孔体22与滑移板2内侧边的 距离值之和等于圆弧槽32的半径值,可实现连接侧板3的转动收縮。连接侧板3为呈 对称布置的二个,并且所述的圆弧槽32均贴近于连接侧板3的外侧边。连接侧板3上 刻有用于指向的箭头体3a,表示运动的实际方向。本技术实施例的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如图2所示,先将滑移板2与连接侧板3的螺钉4旋松;步骤二如图3所示,推动滑移板2往上移动; 步骤三如图4所示,将滑移板2往上推动到位;步骤四如图5所示,将两侧的连接侧板3向内推动,并旋转;步骤五如图6所示,将两侧的连接侧板3向内推动旋转,并运动到位;结束整个背板的结构收縮运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配置机械刚性强的两条平行板件,能充分保证与墙体连接 的牢固性;在该两板之间配设具有滑槽结构的连接侧板,能有效控制上下两板的滑移, 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同时该连接侧板设计有两板收縮到位后的旋转功能, 使连接侧板旋转后与上下两板平行,使用便捷,提高了整个背板包装空间的缩小力度。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 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1、组合背板结构,包括固定板(1)和滑移板(2),所述的固定板(1)与滑移板(2)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侧板(3)一端制有侧板连接孔(31)和圆弧槽(32);所述的侧板连接孔(31)经螺钉(4)与固定板(1)相连接,所述圆弧槽(32)的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31)的中心处;所述的圆弧槽(32)向连接侧板(3)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33),所述的滑槽(33)经螺钉(4)与滑移板(2)相连接,并且该滑槽(33)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31)的中心成一直线。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合背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板(l)制有凸起的 第一凸体(ll),并且该第一凸体(11)与圆弧槽(32)相配套定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背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侧板(3)另一端制 有定位孔(34),所述的滑移板(2)制有凸起的第二凸体(21),所述的第二凸体(21)与定 位孔(34)相配套定位。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背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凸体(ll)和第二 凸体(21)均为圆形搭子;所述的固定板(1)制有与侧板连接孔(31)相尺寸配套的第一孔 体(12),相应地,所述的滑移板(2)也制有第二孔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背板结构,包括固定板(1)和滑移板(2),所述的固定板(1)与滑移板(2)之间配设有至少二件连接侧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侧板(3)一端制有侧板连接孔(31)和圆弧槽(32);所述的侧板连接孔(31)经螺钉(4)与固定板(1)相连接,所述圆弧槽(32)的圆心位于侧板连接孔(31)的中心处;所述的圆弧槽(32)向连接侧板(3)的另一端延伸制有滑槽(33),所述的滑槽(33)经螺钉(4)与滑移板(2)相连接,并且该滑槽(33)的中心与侧板连接孔(31)的中心成一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龙
申请(专利权)人:梁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