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的灭弧装置通常由连接动静触头对与灭弧室的跑弧道、灭弧栅片组和排气道组成。参阅附图1所示,在电路产生短路的情况下,短路电弧首先在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产生,随后在U型电流路径产生的电磁力作的用下往灭弧方向移动,电弧转移到跑弧道后,在电磁力和高温气压的作用下被加速并进入灭弧栅片组内燃烧降温熄灭,这是小型断路器灭弧装置的基本工作过程。但是现有的灭弧装置往往容易产生以下三个缺陷:1、电弧无法顺利进入引弧板,使得动触头11被电弧烧损,导致电路无法接通;2、在磁力不足时电弧会在两个触点和引弧板之间来回跳动,并持续燃烧直至引弧板12燃烧殆尽,从而使断路器损毁;3、电弧在电磁力和高温气压(不稳定)的作用进入灭弧栅片组后继续移动至栅片组末端13产生背后击穿现象,而背后击穿导致电弧持续燃烧,短路能量无法被抑制,断路器产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利将电弧引到灭弧室中并将其灭掉的新型断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电弧板、U型电弧板、引弧板、静触头和动触头,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外壳内部左侧设有由电弧板上下间隔分布组成的灭弧栅片组,电弧板的右上方设有静触头,U型电弧板插设在电弧板之间,且U型电弧板位于静触头与引弧板之间,静触头的右侧设有动触头,引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引弧板的最高点比动触头的触点高,且动触头上的触点与引弧板之间的距离为0.1~5mm,静触头与引弧板之间的间隙从上往下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电弧板、U型电弧板、引弧板、静触头和动触头,外壳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外壳内部左侧设有由电弧板上下间隔分布组成的灭弧栅片组,电弧板的右上方设有静触头,U型电弧板插设在电弧板之间,且U型电弧板位于静触头与引弧板之间,静触头的右侧设有动触头,引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接,引弧板的最高点比动触头的触点高,且动触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王慧德,高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国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