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2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包括齿轮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的末级齿轮传动副包括外啮合的手柄轮和驱动轮,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啮合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之后半齿齿面经过减胶处理并在该减胶后的齿面上形成凸出减胶处理前的标准齿面的调节尖齿,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齿厚较标准齿厚加宽,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设有细齿纹路,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分开后,手柄轮啮合末齿的调节尖齿与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的细齿纹路做相对滑动摩擦运动。它具有如下优点:完全杜绝了由于齿轮传动装置行程与断路器手柄行程不匹配造成的分合闸不良,避免出现崩齿或合闸不到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配用电智能化的发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已经逐步开始推广智能费控断路器的运用了,针对这个领域的市场各厂家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小型智能重合闸断路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小型重合闸断路器还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现有的重合闸产品,其齿轮传动的行程在设计上是可以完全对断路器进行分合闸的,但是在批量生产时由于尺寸的偏差,每台断路器或多或少其分合闸行程都会有少许变化,现有产品的齿轮传动系统设计的行程固定,容错性差,所以在批量产品中就会出现少数几台分合闸不良的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操机构操作寿命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齿轮崩齿或者合闸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断路器手柄分合闸的齿轮传动装置,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相连,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手柄相连,齿轮传动装置的末级齿轮传动副包括外啮合的手柄轮和驱动轮,手柄的一端固定在手柄轮的转动中心;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啮合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之后半齿齿面经过减胶处理并在该减胶后的齿面上形成凸出减胶处理前的标准齿面的调节尖齿,该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齿厚较标准齿厚加宽且齿顶沿齿顶圆弧面相应延伸,该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设有细齿纹路,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分开后,手柄轮啮合末齿的调节尖齿与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的细齿纹路做相对滑动摩擦运动。一实施例之中:该调节尖齿位于手柄轮啮合末齿靠近齿顶圆的齿面上。一实施例之中:该调节尖齿具有一个,且为三棱柱状齿,其一条齿棱能与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接触摩擦。一实施例之中:该驱动轮啮合末齿齿顶面的细齿纹路包括多条沿着齿宽方向延伸、沿着齿顶圆弧方向间隔布设的条状齿。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将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进行减胶处理,且在减胶后的齿面上凸设调节尖齿,调节尖齿凸出标准齿面,使得手柄轮合闸行程增大,将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进行齿厚加宽,在齿顶面上设粗糙面(细齿纹路),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分开后,手柄轮啮合末齿的调节尖齿与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的细齿纹路做相对滑动摩擦运动,由于手柄轮啮合末齿做了减胶处理变得较为容易切削,所以产品在做了数次分合闸操作后,手柄轮啮合末齿过盈部分就会被磨削掉,当手柄轮行程与断路器手柄行程一致时,手柄轮啮合末齿与驱动轮啮合磨齿齿顶面之间的压力就消失了,摩擦不再存在,这时齿轮传动装置的行程就与当前断路器手柄完全匹配了;齿轮传动装置经过这样处理后,工厂生产出来的重合闸断路器产品经过出厂前的数次磨合后,每台产品的操作机构都会自动与当前断路器完美匹配,完全杜绝了由于齿轮传动装置行程与断路器手柄行程不匹配造成的分合闸不良,避免出现崩齿或合闸不到位的情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手柄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柄轮和驱动轮的啮合示意图。图4为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手柄轮与驱动轮开始啮合瞬间)。图5为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手柄轮旋转到合闸位置瞬间)。图6为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合闸状态)。图7为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分闸状态)。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7,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断路器手柄分合闸的齿轮传动装置,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如电机)相连,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手柄相连,本实施例所述的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涡轮传动副10、连接涡轮传动副10的中继轮20及连接中继轮20的末级齿轮传动副30,末级齿轮传动副包括外啮合的手柄轮31和驱动轮32,手柄40的一端固定在手柄轮31的转动中心,动力装置通过驱动齿轮传动装置传动,带动断路器手柄40自动重合闸。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合闸啮合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311之后半齿齿面经过减胶处理(减胶处理后的轮齿齿厚变小)并在该减胶后的齿面上形成凸出减胶处理前的标准齿面的调节尖齿312,该调节尖齿312的齿宽大大小手柄轮31轮齿的齿宽,该驱动轮32与手柄轮31合闸啮合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厚较标准齿厚加宽且齿顶沿齿顶圆弧面相应延伸,该驱动轮啮合末齿321的齿顶面上设有细齿纹路322,该细齿纹路322主要是为了增加驱动轮啮合末齿321的齿顶面摩擦系数,驱动轮32与手柄轮31合闸啮合分开后,手柄轮啮合末齿311的调节尖齿312与驱动轮啮合末齿321的齿顶面上的细齿纹路322做相对滑动摩擦运动。所述标准齿面指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正常啮合的轮齿齿面,所述标准齿厚指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正常啮合的轮齿齿厚。优选地,该调节尖齿312位于手柄轮啮合末齿311靠近齿顶圆的齿面上。本实施例中,该调节尖齿312具有一个,且为三棱柱状齿,其一条齿棱能与驱动轮啮合末齿321的齿顶面接触摩擦,本案不限于该三棱柱状的调节尖齿,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尖齿。本实施例中,该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顶面的细齿纹路322包括多条沿着齿宽方向延伸、沿着齿顶圆弧方向间隔布设的条状齿;本案不限于该条状齿,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细齿。本案将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合闸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311进行减胶处理,且在减胶后的齿面上凸设调节尖齿312,调节尖齿312凸出标准齿面,使得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之间的合闸行程增大,将手柄轮31与驱动轮32合闸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321进行齿厚加宽,在齿顶面上设粗糙面(细齿纹路322),驱动轮32带动手柄轮31由分闸位置旋转至合闸位置时,驱动轮啮合末齿321和手柄轮啮合末齿311分离时,手柄轮啮合末齿311将在驱动轮啮合末齿321的粗糙齿顶面上滑动,因为手柄轮311的行程被设计为大于(一般是略大于)断路器手柄40的行程,所以此时手柄轮啮合末齿311会在一定的压力下在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顶面上滑动,由于手柄轮啮合末齿311做了减胶处理变得较为容易切削,即只有调节尖齿312与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顶面摩擦,调节尖齿312与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顶面接触面小,较为容易被切削,所以断路器产品在做了数次分合闸操作后,手柄轮啮合末齿311过盈部分就会被磨削掉,当手柄轮31行程与断路器手柄40行程一致时,手柄轮啮合末齿311的调节尖齿312与驱动轮啮合末齿321齿顶面之间的摩擦压力就消失了,摩擦不再存在,这时齿轮传动装置的行程就与当前断路器完全匹配了。齿轮传动装置经过这样处理后,工厂生产出来的重合闸产品经过出厂前的数次磨合后,每台产品的操作机构都会自动与当前断路器完美匹配,完全杜绝了由于齿轮传动装置行程与断路器手柄行程不匹配造成的分合闸不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断路器手柄分合闸的齿轮传动装置,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相连,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手柄相连,齿轮传动装置的末级齿轮传动副包括外啮合的手柄轮和驱动轮,手柄的一端固定在手柄轮的转动中心;其特征在于: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啮合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之后半齿齿面经过减胶处理并在该减胶后的齿面上形成凸出减胶处理前的标准齿面的调节尖齿,该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齿厚较标准齿厚加宽且齿顶沿齿顶圆弧面相应延伸,该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设有细齿纹路,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分开后,手柄轮啮合末齿的调节尖齿与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的细齿纹路做相对滑动摩擦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30 CN 20192166291491.一种重合闸断路器电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断路器手柄分合闸的齿轮传动装置,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装置相连,该齿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手柄相连,齿轮传动装置的末级齿轮传动副包括外啮合的手柄轮和驱动轮,手柄的一端固定在手柄轮的转动中心;其特征在于:手柄轮与驱动轮合闸啮合时的手柄轮啮合末齿之后半齿齿面经过减胶处理并在该减胶后的齿面上形成凸出减胶处理前的标准齿面的调节尖齿,该驱动轮与手柄轮合闸啮合时的驱动轮啮合末齿齿厚较标准齿厚加宽且齿顶沿齿顶圆弧面相应延伸,该驱动轮啮合末齿的齿顶面上设有细齿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德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国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