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道泵与壁挂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122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流道泵与壁挂炉,其中,双流道泵用于壁挂炉,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电机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叶轮,设置在电机结构上,位于第一流路内;第二叶轮,设置在电机结构上,位于第二流路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双流道泵,通过设置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利用一个电机结构同时带动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的旋转,实现一个泵体双流路的循环,进而节省了泵体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零冷水的壁挂炉而言,仅采用一个双流道泵既可以满足壁挂炉的供热水路的循环与零冷水水路的循环,进而降低了壁挂炉的生产成本,使得壁挂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Double channel pump and wall hang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流道泵与壁挂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壁挂炉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流道泵与一种壁挂炉。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零冷水功能的壁挂炉,需要采用两个循环水泵来实现,一个循环泵实现零冷水所需的水循环功能,另一个提供热循环水的正常运行。两个泵使得空间布置很难,同时成本较高。零冷水的水路为自来水管的纯净水,热循环水是自循环的供热使用的循环水,热循环水自成循环是不能饮用和沐浴的水。因此两路水必须要实现完全隔离。常用的解决方案是两个泵组合成泵组,但两个泵还是分别进行控制,也就是还是用两个泵单独控制,只是在空间上组合在一起。也有把泵进行外置,既是循环泵布置在壁挂炉外,可以节省出较大的空间来布置其他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流道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壁挂炉。有鉴于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流道泵,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电机结构,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叶轮,设置在电机结构上,位于第一流路内;第二叶轮,设置在电机结构上,位于第二流路内。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双流道泵,通过设置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利用一个电机结构同时带动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在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内的旋转,实现一个泵体双流路的循环,进而节省了泵体所占用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零冷水的壁挂炉而言,仅采用一个双流道泵既可以满足壁挂炉的供热水路的循环与零冷水水路的循环,进而降低了壁挂炉的生产成本,并能使得壁挂炉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双流道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机结构包括:定子,固定于壳体,定子的内部设有内转子区,定子的外部设有外转子区;第一转子,与定子相适配,位于外转子区,第一叶轮设置在第一转子上;第二转子,与定子相适配,位于内转子区,第二叶轮设置在第二转子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上固定一个定子,其中,定子的内部为内转子区,定子的外部为外转子区,第一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外部,形成外转子,带动第一叶轮旋转,第二转子设置在定子的内部,形成内转子,带动第二叶轮旋转,进而实现单定子带动双转子旋转的设计,并且,第一转子在定子外部旋转,第二转子在定子外部旋转,使得电机结构整体小巧,节约了电机结构的占用空间,进而使得减小了双流道泵的体积,且采用单一定子,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转子包括第一旋转体与设于第一旋转体上的第一磁芯,第一叶轮位于第一旋转体上,跟随第一旋转体旋转;和/或第二转子包括第二旋转体与设于第二旋转体上的第二磁芯,第二叶轮位于第二旋转体上,跟随第二旋转体旋转。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子包括第一旋转体与第一磁芯,第一磁芯在定子的外侧受定子的作用,驱动第一旋转体旋转,由于第一转子为旋转件,因此,采用在第一转子上设置具有磁性的磁芯,使得第一转子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或,第二转子包括第二旋转体与第二磁芯,第二磁芯在定子的外侧受定子的作用,驱动第二旋转体旋转,由于第二转子为旋转件,因此,采用在第二转子上设置具有磁性的磁芯,使得第二转子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旋转体与第一叶轮为一体式结构;和/或第二旋转体与第二叶轮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一体式结构第一旋转体与第一叶轮,保证了第一旋转体与第一叶轮的连接强度,与转动的同步率,取消了第一旋转体与第一叶轮的装配步骤,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或,采用一体式结构第二旋转体与第二叶轮,保证了第二旋转体与第二叶轮的连接强度,与转动的同步率,取消了第二旋转体与第二叶轮的装配步骤,提升了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包括:第一定位结构,穿设于第一叶轮与第一旋转体,第一转子以第一定位结构为转轴旋转;和/或第二定位结构,穿设于第二叶轮与第二旋转体,第二转子以第二定位结构为转轴旋转。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壳体的第一定位结构由第一叶轮穿入第一旋转体,实现对第一叶轮与第一转子的定位,在转子旋转时,以第一定位结构为转轴旋转,该设计保证了第一叶轮与第一转子旋转的稳定性,和/或,通过壳体的第二定位结构由第二叶轮穿入第二旋转体,实现对第二叶轮与第二转子的定位,在转子旋转时,以第二定位结构为转轴旋转,该设计保证了第二叶轮与第二转子旋转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离合结构,设置在壳体上,连接在第一叶轮与第一转子之间,和/或第二叶轮与第二转子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叶轮与第一转子为分体式结构,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以实现独立控制第一叶轮的转动,和/或第二叶轮与第二转子为分体式结构,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离合结构,以实现独立控制第二叶轮的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定子包括:安装部,与壳体相适配,安装于壳体上;定子主体,与安装部相连接,定子主体的内部为内转子区,定子主体的外部为外转子区。在该技术方案中,定子包括安装部与定子主体,定子主体通过安装部固定在壳体上,实现定位,定子主体的内部为内转子区,用于容纳第二转子旋转,定子主体的外部为外转子区,用于容纳第一转子旋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件,设置在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和/或第二密封件,设置在壳体与第二转子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密封件密封壳体与第一转子之间的间隙,保证了以避免电机结构内部进水而影响工作,并且,也能起到定位作用,使第一转子的旋转更平稳,和/或,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壳体与第二转子之间的间隙,保证了以避免电机结构内部进水而影响工作,并且,也能起到定位作用,使第二转子的旋转更平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叶轮为离心叶轮;和/或第二叶轮为离心叶轮。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叶轮采用离心叶轮和/或第二叶轮采用离心叶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壁挂炉,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流道泵。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壁挂炉,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流道泵,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双流道泵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流道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如图1所示的双流道泵的右视图;图3示出如图1所示的双流道泵的剖视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双流道泵,10壳体,12第一定位结构,14第二定位结构,16固定部,20电机结构,22定子,222安装部,224定子主体,24第一转子,26第二转子,32第一叶轮,34第二叶轮,40连接线,52第一流路的进流口,54第一流路的出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n电机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n第一叶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结构上,位于所述第一流路内;/n第二叶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结构上,位于所述第二流路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
电机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一叶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结构上,位于所述第一流路内;
第二叶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结构上,位于所述第二流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结构包括:
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定子的内部设有内转子区,所述定子的外部设有外转子区;
第一转子,与所述定子相适配,位于所述外转子区,所述第一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子上;
第二转子,与所述定子相适配,位于所述内转子区,所述第二叶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子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包括第一旋转体与设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的第一磁芯,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跟随所述第一旋转体旋转;和/或
所述第二转子包括第二旋转体与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上的第二磁芯,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上,跟随所述第二旋转体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道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体与所述第一叶轮为一体式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叶轮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林梁国荣倪双跃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