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120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包括清灰箱体、吊挂组件、除尘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清灰箱体的截面为半圆环状,放置于钢结构部件上,所述清灰箱体上设有高压气进口和低压气出口;所述吊挂组件用于吊挂所述清灰箱体,并拖动其在钢结构部件的表面移动;所述除尘组件与低压气出口连通,所述滑动组件与清灰箱体固定连接,包括与钢结构部件滑动接触的滚动装置;所述清灰箱体通过高压气进口提供高压吹扫风,将钢结构部件上的灰尘通过低压气出口进入除尘组件,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在钢结构部件上滑移清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清灰装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层高、大跨度钢结构部件进行清灰除尘,且能够防止清灰过程中的灰尘逸散。

A stable and sliding ash cleaning device for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建筑领域中,钢结构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建筑用钢结构部件能够以预制件的形式提供超高的项目建造速度和优良的施工质量。目前,体育馆、车站、机场、会展中心等中大型建筑项目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钢结构主体。此类建筑一般均具有较大的层高和跨度,且通常呈开放或半开放式的结构,例如体育馆通常为仅有一个顶棚和单侧墙壁的半开放式结构。在雾霾等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空气中的灰尘极易在钢结构主体上沉积并集聚。目前,对于沉积在钢结构主体上的灰尘并无有效的处理方法,同时,考虑到此类建筑的规模,通常均对沉积的灰尘不作处理。基于结构稳定性和抗腐蚀能力的要求,一般的钢结构部件在预制过程中或在组装完成后均进行了耐火和耐腐蚀处理,例如涂层处理。因此,通常灰尘的集聚不会对钢结构主体的稳定性或耐腐蚀能力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也是目前对于此类积灰关注度较低的主要原因。然而,现实中,在钢结构主体上沉积的并非仅仅是颗粒状灰尘。在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存在杨絮、柳絮污染的问题;而钢结构主体上的灰尘由于长期的集聚和滞留,往往吸附有较多的有机质、气溶胶等污染物进而增加了其对杨絮、柳絮的捕获、固定能力;因此,现实中,钢结构主体上沉积的污染物通常为颗粒状灰尘和絮状物的混合体。而杨絮和柳絮均为极易燃的材质,其在建筑物主体上的大量集聚极易造成严重的消防隐患。另一方面,体育场、车站、机场等通常是人流聚集的场所,当灰尘大量沉积而始终未被处理时,其沉积于脱落将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例如观看比赛时的呐喊声、火车进出站的声音或汽笛声、飞机起降的声音等声波易引起已大量聚集的灰尘的振动进而部分脱落。而灰尘的此种脱落是非预期的,将造成场所内部空气环境的污染;加之此类积灰的长期滞留,其通常均吸附了大量的有害气体或重金属污染物,会比常规粉尘或雾霾颗粒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至少基于以上两种实际问题,有必要研发能够有效清除钢结构主体上的积灰的装置,同时不影响所述钢结构建筑的日常运行,例如在清灰的过程中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目前,大型的钢结构建筑项目均采用圆柱状钢结构部件,而这类圆柱状钢结构部件无法对常规除尘装置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清灰装置使用压缩气体对钢结构主体上沉积的灰尘进行吹扫,一般的,对于安装之前的钢结构部件的除尘和清洁,例如涂刷防火涂料前铁锈、灰尘的清除过程而言,由于此时钢结构部件尚未被组装,且通常被放置在地表,其清洁除尘比较容易,可选择的清灰方式也较多。例如可采用水冲洗、刷洗、高频振打(如超声振打)等手段。但本专利技术针对的清洁对象是已完成组装建设的钢结构主体,而非单个的钢结构部件,其悬空高度大,施工困难;且本专利技术还期望能够达到不影响建筑功能正常运营的效果。在这一预设前提下,上述的水冲洗、刷洗、和高频振打均不能有效适用,例如水冲洗会产生大量的泥水,而这些在钢结构建筑顶部产生的泥水很难有效收集,会严重污染钢结构建筑内部的环境,甚至会在钢结构建筑内部形成“泥水雨”,影响钢结构建筑功能的正常运营,且清洗后的水垢极易在钢结构主体表面残留;而由于钢结构主体施工空间较为有限,通常不能满足刷洗过程的需要;超声振打能够有效的将铁锈、灰尘等从钢结构部件表面振离;但振动会沿钢结构主体传递,而使得大面积的钢结构主体表面的灰尘同时脱落;这样的大面积、同时脱落的灰尘很难进行有效的收集,因而会飘散在钢结构建筑的室内,造成室内污染;另外,振打产生的振动存在松动钢结构部件间的连接件的风险,因而不宜被采用。为实现前述的压缩气体吹扫和对吹扫产生的高含尘气体的有效收集,本专利技术所述提供的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主要包括如下组件: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包括清灰箱体、吊挂组件、除尘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清灰箱体的截面为半圆环状,放置于钢结构部件上,所述清灰箱体上设有高压气进口和低压气出口;所述吊挂组件用于吊挂所述清灰箱体,并拖动其在钢结构部件的表面移动;所述除尘组件与低压气出口连通,所述滑动组件与清灰箱体固定连接,包括与钢结构部件滑动接触的滚动装置;所述清灰箱体通过高压气进口提供高压吹扫风,将钢结构部件上的灰尘通过低压气出口进入除尘组件,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在钢结构部件上滑移清灰。优选地,所述清灰箱体的内部包括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设有封闭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所述高压气进口设于高压腔上部表面上,所述高压腔的所述低压腔设有封闭的上部表面和中央开口的下部表面,所述低压气出口设于低压腔的上部表面上,所述高压腔下部表面设有喷嘴,其通过喷嘴与低压腔连通,高压吹扫气从高压气进口进入高压腔,并从喷嘴离开所述高压腔,直接喷射于钢结构部件的灰尘表面,并进入低压腔,从低压气出口被吸出。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与钢结构部件的轴线夹角不大于30度,且喷射方向与所述清灰箱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喷嘴的最下端与所述钢结构部件的灰尘表面存在间隙。优选地,所述间隙组成为,在所述低压腔的下部表面内侧分别设置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钢结构部件接触,所述突出部沿所述清灰箱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突出部和与所述喷嘴相对的清灰箱体的端板下端设有密封条。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个半环管和两个1/4环管,所述半环管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动力气接口,所述半环管的两端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动力气接口,两所述1/4环管分别从所述半环管的两端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半环管的内部,两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的外圈上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半环管的内壁接触,且能够实现滑动气密密封;所述半环管的两端内部处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1/4环管的外壁接触,在能够实现滑动气密密封,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为封口结构,两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不能接触,在两所述第一密封环之间的半环管处形成第一动力腔,所述第一动力强与所述第一动力气接口气体连通,所述半环管和1/4环管的外币之间形成第二动力腔,所述第二动力腔与第二动力气接口气体连通;每个所述第一、第二动力气接口上均通过阀门构件分别连通高压动力气源和大气环境。优选地,所述半环管的内圈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有半环轴承,所述半环轴承的内圈设有若干与钢结构部件的表面滚动接触的滚珠,所述1/4环管的未插入端分别套设一个滚珠架。优选地,所述滚珠架包括套接段和滚珠段,所述套接段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1/4环管套接的套接孔,另一端设有用于套接所述滚珠段的滑槽,所述滚珠段与所述滑槽套接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另一端卡接有一个与所述钢结构部件滚动接触的滚珠,所述滑槽通过弹簧与所述凹槽的底端连接,所述套接段与所述滚珠段的套接端部分别设有凸块。优选地,所述半环管设置在低压腔内,所述低压腔底端面上分别设有圆孔,所述半环管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低压腔底端面的圆孔处,所述第一动力气接口伸出所述清灰箱体的上部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灰箱体、吊挂组件、除尘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清灰箱体的截面为半圆环状,放置于钢结构部件上,所述清灰箱体上设有高压气进口和低压气出口;所述吊挂组件用于吊挂所述清灰箱体,并拖动其在钢结构部件的表面移动;所述除尘组件与低压气出口连通,所述滑动组件与清灰箱体固定连接,包括与钢结构部件滑动接触的滚动装置;所述清灰箱体通过高压气进口提供高压吹扫风,将钢结构部件上的灰尘通过低压气出口进入除尘组件,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在钢结构部件上滑移清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灰箱体、吊挂组件、除尘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清灰箱体的截面为半圆环状,放置于钢结构部件上,所述清灰箱体上设有高压气进口和低压气出口;所述吊挂组件用于吊挂所述清灰箱体,并拖动其在钢结构部件的表面移动;所述除尘组件与低压气出口连通,所述滑动组件与清灰箱体固定连接,包括与钢结构部件滑动接触的滚动装置;所述清灰箱体通过高压气进口提供高压吹扫风,将钢结构部件上的灰尘通过低压气出口进入除尘组件,并在滑动组件的作用下,在钢结构部件上滑移清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箱体的内部包括高压腔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设有封闭的上部表面和下部表面,所述高压气进口设于高压腔上部表面上,所述高压腔的所述低压腔设有封闭的上部表面和中央开口的下部表面,所述低压气出口设于低压腔的上部表面上,所述高压腔下部表面设有喷嘴,其通过喷嘴与低压腔连通,高压吹扫气从高压气进口进入高压腔,并从喷嘴离开所述高压腔,直接喷射于钢结构部件的灰尘表面,并进入低压腔,从低压气出口被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与钢结构部件的轴线夹角不大于30度,且喷射方向与所述清灰箱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喷嘴的最下端与所述钢结构部件的灰尘表面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组成为,在所述低压腔的下部表面内侧分别设置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钢结构部件接触,所述突出部沿所述清灰箱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突出部和与所述喷嘴相对的清灰箱体的端板下端设有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滑行的建筑钢结构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个半环管和两个1/4环管,所述半环管的中部外侧设有第一动力气接口,所述半环管的两端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动力气接口,两所述1/4环管分别从所述半环管的两端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半环管的内部,两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的外圈上固定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半环管的内壁接触,且能够实现滑动气密密封;所述半环管的两端内部处固定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1/4环管的外壁接触,在能够实现滑动气密密封,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为封口结构,两所述1/4环管的插入端不能接触,在两所述第一密封环之间的半环管处形成第一动力腔,所述第一动力强与所述第一动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勇徐旭彭影星郑超马怀章彭浩沈兴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