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9107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随景变色油墨涂布于太阳能玻璃面板上,先低温预热,再用紫外光照射进行光固化,最后采用IR红外线加热进行后固化,得到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随景变色油墨的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7~30份光敏聚合物、8~20份光活性单体、1~5份光敏剂、30~55份耐候性树脂、1~10份固化剂、1~15份珠光颜料、0~3份附着力促进剂、0~3份紫外光吸收剂、0~1份消泡剂。制备得到的随景变色玻璃面板中涂层与太阳能玻璃面板之间的附着力好,涂层的耐湿热、耐盐雾以及耐候性均合格。

A production method of dual curing color changing solar glass pa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面板表面装饰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利用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包括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几种类型。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占市场主流,而薄膜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光伏电池刚刚进入商业化阶段。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传统结构,从外往内由钢化玻璃、EVA胶膜、高转换效率的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EVA胶膜和背板组成,采用铝合金边框固定。由于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呈深蓝色或黑色,所以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也呈深色。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应用场合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其中,集中式太阳能光伏电站,将所发电能直接输送到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电,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的特点;分布式太阳能光伏电池,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和运行,倡导“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分布式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主要安装在住宅、厂房、商用建筑的屋顶和玻璃幕墙,且主要分布在城区和近郊,目前这种深蓝色或黑色硅晶太阳能光伏电池外观与周边的环境极不协调,仅有发电功能,无法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审美需求,甚至造成了城市光污染,限制了分布式硅晶太阳能屋顶、幕墙的市场推广。太阳能屋顶或幕墙玻璃作为建筑物室外环境的一部分,必须满足发电功能与艺术装饰双重需求。光伏组件正在走向高功率、低成本化、艺术化,成为美丽环境的一部分,装饰性太阳能屋顶及幕墙已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装饰性太阳能屋顶及幕墙的制备方法为在蓝黑色硅晶底材上涂布一层能呈现出亮丽的视觉艺术效果,不降低透光率,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同时满足玻璃面板上的彩色图案能够经得起长期户外耐候的苛刻要求的油墨层。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耐候性好的树脂对底材的附着力差,涂层容易从底材脱落的;附着力好的树脂的耐候性差,图案保持时间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上述方法操作步骤简单,制备得到的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中涂层与太阳能玻璃面板之间的附着力好,涂层表面可形成透明的户外耐候保护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随景变色油墨涂布于太阳能玻璃面板上;低温预热,加热涂布了随景变色油墨的太阳能玻璃面板。低温预热使涂层中表面张力较小的耐候性树脂以及溶于耐候性树脂中的固化剂迁移或漂浮在涂层表面,同时让涂层中少量的溶剂挥发干净;表面张力较大、附着牢度优异的光敏聚合物、光活性单体、光敏剂及珠光颜料“下沉”到玻璃表面;UV光固化,紫外光照射经低温预热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光固化。紫外光照射下涂层内物质发生辐射聚合或辐射交联等光固化反应,涂层进行固化干燥,形成粘附层,巧妙地解决了耐候性树脂对玻璃附着力差的问题;加热后固化,加热UV光固化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后固化,使涂层中耐候性树脂的活性基团与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形成具有超长耐候性能的氟碳表面保护层,对彩色图像中的珠光颜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UV固化涂层对玻璃的附着牢度、耐水性能、耐湿热等性能,最后得到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所述随景变色油墨的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7~30份光敏聚合物、8~20份光活性单体、1~5份光敏剂、30~55份耐候性树脂、1~10份固化剂、1~15份珠光颜料。珠光颜料,是由数种金属氧化物薄层包覆云母构成的,改变金属氧化物厚度与种类,就能产生不同的珠光效果。同时珠光颜料具有高折光指数和良好的透明度使其在透明的介质中,创造出与珍珠光泽相同的效果。光敏聚合物、光活性单体、光敏剂以及珠光颜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辐射聚合或辐射交联等光固化反应,涂层进行固化干燥,形成与底材附着力好的粘附层;耐候性树脂以及固化剂加热反应生成耐候性好、高硬低收缩、流平性好、耐擦伤性的透明氟碳表面保护层,在几乎不影响透光率的同时上述随景变色油墨涂层还能呈现出亮丽的视觉艺术效果。把本专利技术的随景变色油墨印刷在不同颜色的底材上,所观察到的图案颜色各不一样,人眼观察到的产品颜色,会随着底材颜色的深浅变化而发生改变。印刷在透明玻璃或透明塑料片材上的干涉珠光图案几乎观察不到颜色,呈现透明状,不会影响透光和光电转换效率;印刷在白色底材上看到的图案就是白色,这是底材的反射色;印刷在深色底材上的珠光图案,观察到的表面颜色是涂层中的多层珠光晶片及镀层的反射光的干涉叠加结果,而看不到底材的颜色,这是所有普通颜料和金属颜料所没有的光学特性。本专利技术的随景变色油墨除了用于太阳能玻璃产品的装饰,还可用于其他玻璃产品的表面印刷,如家电玻璃面板、手机玻璃装饰等。本专利技术的随景变色油墨适合于印刷各种玻璃基材,包括超白玻璃,普通玻璃、物理钢化玻璃、化学固化玻璃及陶瓷/玻璃复合材料等。本专利技术的随景变色油墨还可以印刷在陶瓷、金属及透明塑料基材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预热的温度为50-120℃,加热时间为1~20min。温度太高,涂层干燥速度太快,耐候性树脂迁移不充分,影响最终产品的户外耐候性及涂层对玻璃的附着牢度,同时还会导致光敏剂热分解,进而影响变色油墨的光固化性能;温度太低,油墨粘度较大,迁移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涂层中的溶剂无法挥发干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V光固化的紫外光波长为300~420nm,紫外光照射的能量为150~600毫焦/平方厘米。紫外光照能量太小,涂层固化不彻底,表面硬度低,耐水性等综合性能差;光照能量太大,固化膜发脆,涂层会发生黄变,还会导致太阳能超白玻璃泛黄,从而影响透光率和光电转换效率。不同的印刷厚度,不同的涂层颜色,固化涂层所需的UV光能量各不一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后固化的温度为80~200℃,加热时间为3~20min。加热温度越高,固化时间越短,温度太高会导致涂层老化、泛黄,反之,固化不充分,涂层的综合性能不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温预热的温度为60-110℃,加热时间为3~8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后固化的温度为120-180℃,加热时间为7~1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还包括玻璃面板清洗步骤,将随景变色油墨涂布于太阳能玻璃面板上之前,在玻璃面板上喷淋1~3%中性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经机械抛刷、自来水冲洗、去离子水清洗,最后90~130℃热风干燥。清洗后随景变色油墨在玻璃面板上的附着会更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随景变色油墨的涂布厚度为15~30μm。上述涂布厚度过厚会导致涂层中表面张力较小的耐候性树脂无法到达涂层表面,表面张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随景变色油墨涂布于太阳能玻璃面板上;/n低温预热,加热涂布了随景变色油墨的太阳能玻璃面板;/nUV光固化,紫外光照射经低温预热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光固化;/n加热后固化,加热UV光固化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后固化,得到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n所述随景变色油墨的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7~30份光敏聚合物、8~20份光活性单体、1~5份光敏剂、30~55份耐候性树脂、1~10份固化剂、1~15份珠光颜料、0~3份附着力促进剂、0~3份紫外光吸收剂、0~1份消泡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随景变色油墨涂布于太阳能玻璃面板上;
低温预热,加热涂布了随景变色油墨的太阳能玻璃面板;
UV光固化,紫外光照射经低温预热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光固化;
加热后固化,加热UV光固化后的太阳能玻璃面板,进行后固化,得到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
所述随景变色油墨的成分及其重量份包括7~30份光敏聚合物、8~20份光活性单体、1~5份光敏剂、30~55份耐候性树脂、1~10份固化剂、1~15份珠光颜料、0~3份附着力促进剂、0~3份紫外光吸收剂、0~1份消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预热的温度为50-120℃,加热时间为1~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光固化的紫外光波长为300~420nm,紫外光照射的能量为150~600毫焦/平方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重固化型随景变色太阳能玻璃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后固化的温度为80~200℃,加热时间为3~2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王军候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玻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